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楊德龍:多家外資投行積極看多中國科技創新及優質資產 A股和港股迎來牛市第二波行情

2025-02-17 21:20

  周一滬深兩市呈現出震盪反彈走勢,其中人形機器人再次領漲,帶動了整個AI板塊的崛起。DeepSeek R1模型的出現改變了全球投資者對中國科技股的看法。近期科技股行情愈演愈烈,包括A股的人形機器人以及港股的科技互聯網等板塊均出現了大幅上漲。國際著名投行高盛指出,DeepSeek及其他中國人工智能模型的出現改變了全球對中國科技競爭力和成本效益的看法,中國科技的增長前景改善及可能的信息提振將提升中國股票的公允價值15%至20%,並可能帶來超過2000億美元的投資組合資金流入。恆生科技指數和中證1000指數在關鍵指數中更具高科技和人工智能代表性,主題上偏好數據、雲服務以及軟件應用程序。高盛的觀點代表了國際投行的主流觀點。

  人形機器人是「AI+消費」最好的應用。上周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促進「人工智能+消費」,這無疑是人形機器人發展的重要政策支撐點。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和最大的消費市場,將科技與消費結合將產生一批偉大的公司。就像當年互聯網並非在我國首先出現,但因我國人口眾多,很快擁有世界上最多的網民,互聯網與消費的結合產生了一批偉大的互聯網巨頭。

  AI並非率先在我國出現,但「AI+消費」可能會產生一批偉大的公司。馬斯克甚至樂觀預計到2040年,機器人的數量可能會超過人類。我國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已經佔據很大優勢,擁有世界上70%的工業機器人。正如芒格生前在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上所説,他參觀了中國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的工廠,對其自動化程度感到震撼,工業機器人是其最好的應用。現在從工業機器人發展到人形機器人,即從工廠到家庭,勢必會帶來行業的爆發性機會。雖然我們不知道哪家企業能夠成功,但投資賽道是比較好的方式。

  高盛預計,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將使中國公司未來十年的每股收益每年提高2.5%。高盛將MSCI中國指數的12個月目標位從75點提高到85點,將滬深300指數12個月目標位從4600點提高到4700點,預計兩個指數的上行空間分別為16%和19%。此前,匯豐、德銀、美國銀行、摩根士丹利等大行密集發聲,對中國科技產業的發展前景表示看好,對中國市場表現出信心。匯豐環球私人銀行相關人員表示,人工智能初創公司DeepSeek的技術突破體現了中國大語言模型邁向深度推理階段,其創新能力引起市場高度關注,可能影響全球AI行業格局。這不僅是一項矚目的科技事件,也可能是一項重要的宏觀事件,讓投資者注意到中國的科技創新在全球舞臺上的競爭力正在增強,或可成為中國進一步促進民營企業技術創新的催化劑,有望帶來更多科技領域的創造性突破,提振投資者對中國股市的信心。

  德銀同樣對中國市場保持樂觀,在報告中表示全球投資者今年將認識到中國製造業和服務業的競爭力優勢,中國的顛覆性創新力正在重塑產業競爭格局,預計中國股票的估值折價將逐步消失,甚至產生估值溢價。

  美國銀行策略師團隊預測,2025年初美國股市的持續上漲趨勢停止后,其全球市場領先優勢將進一步減弱。今年以來,巴西、德國、英國、中國等多國股市回報率已超過標普500指數,建議投資者做多中國股市。

  摩根士丹利則在報告中提到,全球投資者開始重新評估中國在科技和人工智能領域的可投資性,鑑於全球投資者對中國股票的配置倉位較少,預計短期內這一勢頭將持續下去。

  國外投行紛紛看好中國資產,無疑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可能會帶來中國資產估值修復的機會,帶來較好的投資價值。建議投資者保持信心和耐心,從中長期來看,中國優質資產將會獲得更多機會。人形機器人和自動駕駛技術這兩個領域中國具有領先優勢,以及包括無人機等在內的領域將受益於AI技術的進步,AI的應用將帶動軟件和硬件方面的投資機會。投資者可以通過佈局相關的優質龍頭股以及優質基金來抓住機會。從全年來看,中國資產將會出現估值修復。我在2025年十大預言中提到,在政策不斷加碼以及居民儲蓄向資本市場大轉移的推動下,中國股市包括A股和港股將會迎來牛市的第二波、第三波行情。通過佈局優質基金是抓住市場機會的重要方式,主動基金在2025年將會迎來大發展的機會。從今年以來第三方統計的數據來看,重點佈局人形機器人的主題基金,2025年將是主動股票型基金大發展的一年,建議投資者積極抓住機會,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作者系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基金經理)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