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2-17 19:32
來源:投資家
作者 | 投資與悦讀
一個人如果能夠控制自己的激情、慾望和恐懼,那他就勝過國王。
-約翰·米爾頓
2014年,埃隆·馬斯克在南加州大學商學院的畢業演講上,留下了一場5分鍾的精彩分享,他將自己對工作和人生的思考總結為五個要點,其中一點説到了他的決策方式:
「也許你聽我説過,要從物理學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是第一性原理。即不要進行類比推理。你把事情細分到你可以想象的最基本元素,然后你從那里開始推理,這是確定某件事是否有意義的好方法。
這種思考不容易,你可能無法對每件事都這麼思考,因為這很花精力。但是如果你想創新知識,那麼這是最好的思考方法。這個框架是由物理學家提出並發展的,他們因此找出了反直覺的事情,比如量子力學。所以這是非常有效、非常強大的方法。無論如何,一定儘可能這樣去做。」
這不是馬斯克第一次在公眾面前提及他極力推崇的決策框架:第一性原理。
01第一性原理如何發揮作用
此前在TED的採訪中,馬斯克對這個概念給到過更具體地解釋,他説:「有一種好的思維框架,那是物理學的東西,有點兒像第一原理推理,第一這件事情,我們就也去做。這樣思考決策產生的結果是隻能產生細小的迭代發展。第一性原理思維的思考方式是用物理學的角度看待世界的方法,也就是説一層層剝開事物的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質,然后再從本質一層層往上走。這要消耗大量的腦力。」
具體來説,第一性原理如何在實際決策中發揮作用?
以馬斯克的真空膠囊高鐵為例,如果用比較思維或者經驗思維設計新型火車產品,多數人的想法是在現有的功能上做提升,讓動力更強勁,流體力學更好。但是如果用第一性原理分析產品需求,就要回到運輸工具的本質目的:將較多的貨物從A點運輸到B點,這纔是最初製造火車等運輸工具的目的,並非一定要用牽引力才能實現升級。在第一性原理的支撐下,馬斯克提出採用磁懸浮加低真空的模式,打造真空膠囊高鐵。
馬斯克認為,第一性原理就是迴歸事物最根本的本質,從基本的原理和常識出發進行推理,摒棄基於經驗或類比的假設,直抵問題核心。
02用第一性原理思考
著名傳記作家艾薩克森在《埃隆·馬斯克傳》中也多次提及「第一性原理」這個概念。他在書中第一次提到,是在馬斯克剛開始涉足太空探索領域時。
當時他的第一個計劃是要建造一個小型火箭,把老鼠送上火星。
但是后來馬斯克開始擔心,如果我們最后目睹的只是一隻小老鼠在小飛船上慢慢死去、讓人哭笑不得的畫面,那可就不妙了,所以他后來想到了把一個小型温室送到火星上去。温室會降落在火星上,同時把火星上綠色植物生長的照片傳回地球。
他認為公眾會為此感到非常興奮,以至於他們會迫不及待地希望向火星發射更多飛船,完成更多任務。這個計劃被稱為「火星綠洲」,馬斯克估計他只需花費不到3 000萬美元就能完成這個任務。
他用手頭的錢就足夠了,最大的挑戰是造出一枚可以將小温室帶到火星的廉價火箭。事實證明,有一個地方可以讓他以低廉的價格搞定一枚火箭——俄羅斯。
馬斯克準備去一趟俄羅斯,看看是不是真能買到一些發射槽或者火箭。但這次旅程比預想中還要糟糕。其中有一次,馬斯克開始談到讓人類成為多行星物種的必要性,這位俄羅斯人向他們噴了口水。
2002年年初馬斯克又去一次俄羅斯。這一次,馬斯克的主要目的是去買兩枚第聶伯運載火箭,它是一種經過改裝的老式彈道導彈。但他越跟人交涉,人家賣得越貴。最后他覺得自己已經談下來了,為兩枚第聶伯火箭支付1800萬美元,但后來對方説不行,是每枚1800萬美元。馬斯克説:「我當時氣不打一處來,但當我為此憤怒的時候,我就開始重新規劃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
在因俄羅斯人離譜的出價感到氣憤時,他開始應用第一性原理進行思考,深入基礎的物理學情境,一步步在頭腦中構建火箭發射的模型。他因此發展出了一個概念,叫「白痴指數」,用來計算某個製成品的成本比其基本材料的成本高多少。
如果一個產品的「白痴指數」很高,那麼一定可以通過規劃設計出更有效的製造技術來大幅降低它的成本。火箭的「白痴指數」就非常高。馬斯克開始計算其中的碳纖維、金屬、燃料和其他材料的成本:採用目前的製造方法,成品的成本至少比材料的成本多出50倍。
人類如果要去火星,必須徹底改進製造火箭的技術。依靠二手火箭,特別是來自俄羅斯的二手火箭,無法推動航天技術發展。因此,在返程的飛機上,馬斯克就拿出電腦,開始用電子表格拉清單,詳細列出製造一枚中型火箭的所有材料和成本。
03從事物的本質出發不被過往的經驗所束縛
馬斯克對於「第一性原理」的推崇,還體現在對於成本的把控上。
馬斯克對成本控制極為關注,這不僅是因為他要花他自己的錢,更是因為把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對實現他的最終目標(殖民火星)來説至關重要。
航空航天領域的零部件供應商提供的部件價格不能讓他滿意,他質疑這些價格,因為這些部件的價格一般要比汽車行業的類似零部件高出10倍。他對成本的關注,以及他天生的控制慾,讓他產生了這樣一種想法:儘量多在公司內部製造零部件,而不是從供應商那里購買,這是當時火箭產業和汽車行業的通行做法。
穆勒回憶說,有一次SpaceX需要一個閥門,供應商要價25萬美元。馬斯克説他們心太黑了,並對穆勒説我們應該自己製造。他們在幾個月內就以很低的成本完成了這項工作。
另一家供應商負責提供一種能使上級發動機的噴管旋轉的驅動器,報價12萬美元。馬斯克説這東西並不比車庫門開關複雜多少,於是他要求手下的一名工程師以每個5000美元的成本把它造出來。為穆勒工作的年輕工程師傑里米·霍爾曼發現,洗車系統里用於混合清洗液的閥門改造后就可以與火箭燃料一起工作。
還有一家供應商,交付了一批裝在燃料箱頂部的鋁製整流罩,隨后就抬高了下一批產品的價格。「這就像油漆工給你的房子刷了一半漆后坐地起價,要你花3倍的價錢才肯刷完后一半,埃隆可不吃這一套。」馬克·容科薩説道,他是馬斯克在SpaceX關係最親密的同事。馬斯克説這樣敲詐他的人跟在莫斯科賣火箭的家伙沒什麼區別,他對容科薩説:「我們自己做。」
於是裝配設施中增加了一個新的部分來打造整流罩。幾年后,SpaceX在內部就完成了70%的火箭零部件製造工作。當SpaceX開始生產第一批默林火箭發動機時,馬斯克問穆勒這東西有多重,穆勒説大約1000磅。馬斯克説,特斯拉Model S的引擎重約4000磅,製造成本約3萬美元。「如果特斯拉的引擎重量是你的發動機的4倍,為什麼你的發動機要花那麼多錢?」
其中一個原因是,火箭零部件的製造受到軍方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規定的數百種規格與要求的制約。在大型航空航天公司,工程師們嚴格遵守這些金科玉律,馬斯克則離經叛道,他要求工程師質疑這些規格要求,這后來成為他五步工作法當中的第一步,在公司內部這一步被稱為「質疑」,這也是他開發產品時的口頭禪。
每當工程師把某項「要求」作為做某事的理由時,馬斯克就會質問他們:誰提出的這個要求?如果工程師回答「軍方要求」或「法律要求」,都不能讓他滿意,馬斯克堅持要讓他們說出提出這些要求的人員姓名。「我們討論如何鑑別發動機的水平、如何判定燃料箱是否合格時,他會問大家:‘為什麼我們必須這樣做?’」
蒂姆·布扎説,他曾是波音公司員工,后來成為SpaceX負責發射與測試任務的副總裁,「我們會説:‘軍事規格標準里要求的。’他又會問:‘誰起草的?為什麼這麼要求?’」
馬斯克時時刻刻反覆叮囑大家,所有要求都應該被當成建議,不可變更的金科玉律只有那些物理學定律約束下的條件。也就是他説的,從事物的本質出發,不被過往的經驗所束縛,避免和周邊的同類事物過度類比,透過重重的迷霧,看到事物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