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2-17 15:02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剛過去的這個周末,一條重磅新聞被刷屏。
相信各位小夥伴也已經看到了,就是三大AMC(資產管理公司)和中證金融四大金融機構的股權劃轉至中央匯金。
老司基注意到,受利好消息影響,今天券商板塊明顯異動,信達證券觸及漲停,東興證券、中國銀河等個股領漲。
我們知道,中央匯金,那是妥妥的國家隊王牌。去年數千億資金瘋狂掃貨幾隻頭部滬深300ETF,帶動國內ETF市場迎來了歷史性跨越。
此次匯金出手,對券商板塊究竟有何深意?在高層力推合併重組打造券商航母背景下,牛市旗手何時能迎來第二次爆發?
大動作,劍指超級航母?
老司基發現,根據公告,財政部此前持有的中國信達58%、長城資產73.53%、東方資產71.55%股權將無償劃轉至中央匯金。劃轉完成后,中央匯金直接控股的券商牌照數量將從4張(中金、銀河、申萬宏源、中信建投)激增至7張,新增東興證券、信達證券和長城國瑞證券。與此同時,中證金66.7%股權也劃歸匯金,進一步鞏固其金融國家隊的地位。
市場人士指出,這一大動作背后的深意有三:
一是,管辦分離,財政部「退位」市場化改革;
二是,AMC迴歸主業,券商牌照整合箭在弦上。三家AMC旗下券商長期面臨「定位模糊、資源分散」的困境。劃轉后,信達證券、東興證券等或將脱離AMC體系,納入中央匯金的券商整合版圖。
三是,打造「國家隊」券商航母。中央匯金旗下既有中金、銀河等頭部投行,也有中信建投、申萬宏源等綜合券商,若進一步整合AMC系券商,將形成覆蓋投行、資管、財富管理的全牌照巨無霸。
毫無疑問,中央匯金旗下券商數量增加后,可能會推動證券行業的新一輪併購潮,這將進一步提升市場對券商板塊的預期。
老司基覺得,目前A股春季攻勢在科技板塊帶動下正緩慢推進中。蓄勢已久的牛市旗手,或將在利好催化下迎來大風口,引發自去年9月24日以來的第二波暴走行情。
券商板塊VS各大寬基指數近期走勢對比
Wind數據顯示,去年9.24行情中,券商板塊一馬當先,一個多月時間大漲68%,大幅領先同期各大寬基指數漲幅。自11月8日創下反彈新高后,券商板塊進入持續調整,至今年1月13日低點,跌幅達到22%,領跌各大指數。截至2月14日,券商板塊2025年以來下跌3%,走勢也明顯弱於同期寬基指數。
多重催化,第二波大漲近啦?
從短期影響來看,市場普遍預期中央匯金接手后,將推動資源整合與業務協同,提升券商的運營效率和市場競爭力。如,信達證券和東興證券在股權劃轉消息公佈后今天立馬大漲,顯示出市場對整合預期的積極反應。
從長期影響來看,此次股權劃轉被視為強化金融風險處置能力的重要舉措,市場可能將其解讀為不良資產處置將獲得更多資源支持,從而增強投資者對券商板塊的信心。后續,隨着資源整合和業務協同的推進,券商的盈利能力有望提升,進而推動估值修復。
老司基認為,在打造券商航母的背景下,當前券商板塊的投資價值較為突出,值得我們重點關注。
一是,業績修復與估值提升。2024年,券商業績在低基數效應和市場回暖的雙重推動下,呈現出明顯的修復趨勢。近期多家公司公佈2024年業績預告或快報,從披露業績快報的11家券商來看,2024年歸母淨利潤均同比增加。如華林證券預同比增速超9.7倍,第一創業、紅塔證券、東興證券等公司2024年業績有望超1倍。此外,中信證券、國泰君安、中國銀河、招商證券等公司2024年淨利潤超100億元,業績增長成為主旋律。
當前,券商指數整體PB(市淨率)估值仍處於歷史低位,為1.46倍,處於歷史估值百分位的29%,低於歷史上71%的時間。低估值疊加業績修復預期,為券商板塊提供了較高的安全邊際和估值修復空間。
中證證券公司指數(399975)歷史估值走勢圖
二是,政策支持與行業整合。在「深改12條」背景下,政策持續發力推動資本市場改革,支持頭部券商通過兼併重組等方式做大做強,打造航母級券商。這不僅有助於提升行業集中度,還能為頭部券商帶來估值溢價。可以預見,加上此次股權轉讓大動作,併購重組仍是2025年券商行業的重要主線。行業整合將優化資源配置,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
三是,市場活躍度與業務彈性。近期,A股市場日成交額持續處於高位,市場情緒和交投活躍度顯著改善。老司基看了一下,截至今天(2月17日),滬深兩市成交額連續第8個交易日突破1.5萬億,全天成交金額近2萬億,已接近去年9.24行情高峰水平了。這直接利好券商的經紀業務和兩融業務,特別是那些經紀業務和兩融業務收入佔比較高的券商。后續,隨着市場行情的持續回暖,自營業務也有望繼續為券商板塊貢獻可觀收益。
四是,長期發展與戰略機遇。政策明確支持頭部券商做強做優,通過兼併重組等方式提升競爭力。這將推動券商行業進入新一輪高質量發展階段,頭部券商有望在政策紅利下進一步拉開競爭優勢。
綜上,當前券商板塊具備較高的投資價值,我們可以關注以下幾大方向,一是低估值頭部券商,二是高彈性中小券商,三是有併購重組預期的券商,特別是央國企券商牌照的整合機會。對個股研究不深的小夥伴,可以通過場外指數基金或券商ETF參與佈局。
大風已至,坐等起飛。
(轉自:老司基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