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光線傳媒8天漲264% A股影視行業ESG表現尚處起步階段

2025-02-16 18:05

  每經記者 黃宗彥    每經編輯 張海妮    

  得益於春節檔《哪吒2》不斷創下票房紀錄,開年第一牛股光線傳媒(SZ300251,收盤價34.73元,市值1019億元)股價繼續狂飆——8個交易日股價漲264.43%,市值突破1000億元。然而,A股影視行業其他公司的表現卻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每經品牌價值研究院盤點了該行業ESG表現,注意到影視行業的ESG實踐仍處於起步階段,在ESG信披和ESG評級方面,均有很大提升空間。

  在ESG信披方面,A股24家影視上市公司中,有13家發佈了ESG相關報告,但僅3家發佈了專門的ESG報告,其余均為社會責任報告;在ESG評級方面,根據每經—中財大ESG行動派數據平臺,評級結果為C(含C+、C、C-)和D(含D+、D、D-)的公司佔絕大多數,A(含A+、A、A-)僅有1家,B(含B+、B、B-)4家。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ESG研究院副院長、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王凱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A股尚未對所有上市公司做出強制披露要求,影視行業上市公司可能尚未充分認識到ESG的積極作用,缺乏披露動力。此外,雖然三大證券交易所和財政部先后出臺了相關披露準則和指南,但這些多為一般性框架,對於影視行業這類具有特殊性的企業,缺乏針對性的披露指引。企業可能不願投入成本去探索適合自身的特色指標,導致目前披露情況不佳,以至於評級結果不夠理想。

  根據證監會二級行業分類,光線傳媒所屬行業為廣播、電視、電影和影視錄音製作業,業內A股公司共24家。其中,有13家發佈了ESG相關報告,但僅有3家發佈了專門的ESG報告,其余公司(含光線傳媒)均發佈的是社會責任報告。

  對此,王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表示,目前,A股尚未對所有上市公司做出強制披露要求,影視行業上市公司可能尚未充分認識到ESG的積極作用,缺乏披露動力。此外,雖然三大證券交易所和財政部先后出臺了相關披露準則和指南,但這些多為一般性框架,對於影視行業這類具有特殊性的企業,缺乏針對性的披露指引。企業可能不願投入成本去探索適合自身的特色指標,導致目前披露情況不佳。

  2024年A股影視行業ESG信披及評級情況

  以光線傳媒2023年度社會責任報告為例,儘管報告提及了環境、社會和治理三個部分,但不論是內容豐富程度還是呈現形式(沒有圖片)以及透明度和可信度,都還有較大提升空間——當前報告只有14頁,且大部分內容為社會責任板塊,涉及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和舉措只有1頁半的篇幅,並缺少關鍵績效的披露。

  在ESG評級結果方面,根據每經—中財大ESG行動派數據平臺,評級結果為C(含C+、C、C-)和D(含D+、D、D-)的公司佔絕大多數,A(含A+、A、A-)僅有1家,B(含B+、B、B-)4家。

  王凱認為,該行業ESG評級結果不夠理想的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方面,評級結果與披露情況密切相關。近年來,隨着相關政策推進和市場呼籲,ESG相關報告中的數據逐漸豐富,但仍存在缺失。由於缺乏數據,評級機構在賦分時,若企業未披露相關信息,只能給予較低分數。其他評級機構在方法論上可能也有相似性,因此整體評級結果不佳。

  另一方面,即使企業披露了相關信息,但在一些關鍵指標上的具體表現可能仍有所欠缺,導致最終得分較低。對於影視製作行業而言,評分可能在社會方面丟分較多。例如,如果影視產品在社會上引發負面評價,就會影響整體評分。

  值得一提的是,三大證券交易所在去年發佈了《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並在今年1月份發佈了《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編制指南》,在「指引」和「指南」的幫助和要求下,A股公司將在今年迎來ESG信披質量的首次全面升級。這對廣播、電視、電影和影視錄音製作業的ESG信披實踐無疑是一個重大挑戰。

  王凱認為,該行業作為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ESG實踐方面具有獨特屬性。首先,行業需要關注傳統議題,如資源能源消耗、員工管理、風險規避等,這些是所有行業都需要重視的。同時,其特色議題還需要結合行業自身業務特點。

  比如,在環境方面,影視拍攝過程中的碳足跡管理是一個重要議題。拍攝現場的能源管理雖與其他行業類似,但具體到影視業務流程中,需要考慮如何優化能源使用。此外,影視拍攝中使用的道具和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計劃,也是行業繞不開的話題,這就體現出該行業在環境方面與傳統行業的差異。

  社會責任方面,該行業的特殊性在於其產品受眾廣泛,如《哪吒2》的高票房顯示了其廣泛的觀眾羣體。因此,相關公司不僅要強調員工和供應商的實質性議題,還需關注產品對社會的影響。例如,影視作品應宣傳正能量,同時在創作自由度與社會價值導向之間找到平衡。此外,影視產品的分級制度也是一個重要的議題,公司需要根據觀眾年齡段宣傳不同的價值觀,進而做出科學合理的作品分級體系。

  最后,公司治理方面,該行業除了需要關注傳統的企業治理和風險防範問題,還要格外重視知識產權保護議題。比如,企業需要確保自身不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同時,保護自主知識產權。這理應成為相關公司的重要治理議題。

  近日,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所領導的「政府效率部」運用AI技術調查聯邦部門開支的新聞引起熱議。據瞭解,埃隆·馬斯克運用AI技術審查政府部門的支出,極大提高了過去人工統計的工作效率。

  同樣,在ESG實踐方面,也有不少專家呼籲將AI技術引入ESG工作,比如通過優化能源管理、提升資源利用效率、降低碳足跡等方式,為環境責任的履行提供支持;在社會責任方面,AI助力內容創作的多元化和正能量傳播,同時提升公眾監督效率;在公司治理中,AI能夠強化風險管理和合規性,提升決策效率和透明度,從而全方位賦能ESG實踐,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王凱看來,將AI技術引入影視行業的ESG實踐,可以產生多方面的影響。

  比如,在環境方面,AI技術的應用減少了現場拍攝的需求,可以用虛擬背景代替實景,可以直接降低拍攝過程中的碳足跡。即使在傳統拍攝環節,通過AI技術進行能耗管理,也能減少資源和能源的消耗。此外,人工智能技術還被應用於影視製作的全流程,從拍攝到后期製作,再到宣傳發行,也可以大幅提升效率。

  同樣,AI技術對社會相關議題也能產生積極影響。例如,《哪吒2》在製作過程中大量使用了AI技術,相比傳統技術,製作效果更加逼真,產品質量提升,社會認可度也更高。這種技術的應用不僅提升了影片的吸引力,也增強了其社會影響力,從而更好地發揮了社會效益。

  在公司治理方面,人工智能技術的引入帶來了機遇和挑戰:一方面,它提高了治理效率,促使企業更加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另一方面,由於人工智能技術的共享性,信息安全成為企業需要重點關注的風險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大模型本身可能消耗大量能源,這需要企業進行權衡,以確保技術應用的可持續性。同時,影視企業在使用人工智能技術合成內容時,必須確保知識產權符合法律規定,避免引發負面輿情。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資料圖)

責任編輯:何俊熹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