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國前六大動力電池企業拿下全球67%市場份額,縮水的日韓系如何接招?

2025-02-16 13:58

  儘管增速在放緩,但全球動力電池市場仍然保持增長態勢。韓國市場調研機構SNE Research近日發佈的2024年動力電池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全年,全球動力電池裝車總量為894.4GWh,和上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長27.2%。

  近年來的增速高點出現在2021年,當年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同比翻倍。隨后自2022年開始,增速重新落后兩位數,增幅也逐年縮小。

  該研究機構發佈的榜單顯示,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前十的企業分別為寧德時代比亞迪、LG新能源、中創新航、SK On、松下、三星SDI、國軒高科億緯鋰能欣旺達

  儘管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總體呈上升趨勢,但不同地區存在差異。SNE Research分析指出,中國企業一直以在中國國內市場的強勢地位為基礎,不斷擴大全球市場份額。而在美國和歐洲市場不確定性越來越大的情況下,韓系電池企業有必要制定戰略應對措施,以確保市場佔有率。

  從市場份額來看,榜單中排名前十的中國企業在全球的總市佔率進一步擴大,達到67.1%,上年這一數據為63.4%;同時也意味着,來自韓系、日系的動力電池廠商份額在縮水。

  同時,去年全年,除去中國市場的海外市場動力電池裝機量約為361.4GWh,同比增長13.1%。這一裝機量佔到全球份額的約40.4%,換言之,中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裝機市場。

2024年1-12月全球動力電池廠商裝車量(單位:GWh)來源:SNE Research 2024年1-12月全球動力電池廠商裝車量(單位:GWh)來源:SNE Research

  中企全球市場份額擴大,「寧王」地位穩固

  SNE Research統計榜單顯示,2024年1-12月,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排行前十企業中,共有6家中國動力電池廠商,韓國企業3家,日本企業僅剩松下1家。中國動力電池企業總體市佔率持續攀升,達到67.1%。

  寧德時代已8年蟬聯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榜首。去年全年,「寧王」實現了339.3 GWh的動力電池裝機量,同比增長31.73%。全球市場佔比為37.9%,超過第二至第五名市場份額的總和。這意味着,全球每銷售3輛新能源車,就有1輛搭載寧德時代電池。寧德時代也是全球唯一一家動力電池使用量超過300GWh的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在SNE Research發佈的除中國市場的海外市場動力電池裝機量榜單中,寧德時代首次超越LG新能源,成為非中國市場的市佔率第一。在2023年的這份排名中,寧德時代以0.1GWh的微弱差距落后於LG新能源。

  另外,在此前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佈的2024年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排名榜單中,寧德時代同樣以246.01GWh排名第一,國內市佔率為45.08%,領先排名第二的比亞迪超過20個百分點。

  綜合上述三份排名榜單來看,寧德時代首次拿下動力電池全球、中國、海外市場全部三份榜單的第一。

  SNE Research在分析中指出,在中國國內市場,極氪、問界、理想汽車等主要中國主機廠都使用了寧德時代的電池。不僅如此,目前特斯拉、寶馬、奔馳、大眾、現代汽車等全球主要整車製造商的電動汽車也都採用了寧德時代的電池。SNE Research稱,寧德時代還將目光投向了巴西、泰國、以色列、澳大利亞等海外市場,預計將迅速擴大全球市場份額。

  而就全球市場份額排名第二、同時產電池和電動汽車的比亞迪,SNE Research分析提到,比亞迪憑藉多樣化的車型組合和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在市場上獲得了巨大人氣。

  根據比亞迪最新披露,過去的2024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為427萬輛,同比提升了41.26%。SNE Research分析稱,比亞迪通過進軍亞洲和歐洲市場,在中國國內市場之外迅速擴大了市場份額。2024年全球,比亞迪動力電池裝車量為153.7 GWh,同比增長37.5%。全球市佔率較前一年提升1.3個百分點至17.2%,位列全球第二位。

  在進入前十榜單的6家中國廠商中,中創新航排名從全球第六上升到了全球第四,也是榜單中唯一一家排名較前一年出現上升的企業。與此同時,被其取代的松下從原來的第四下滑至第六。中創新航2024年共實現39.4 GWh的動力電池裝車量,佔全球市場份額的4.4%,從這一數據來看較前一年下滑0.4個百分點。

  就2024年海外市場動力電池裝機量前十榜單來看,中國目前佔有四席。除排名第一的寧德時代(27.0%)外,分別為排名第六的比亞迪(4.1%)、第八的孚能科技(2.1%)、第十的中創新航(1.9%)。

  日韓企業市場不斷縮水,如何應對行業變量?

  中國動力電池製造商開疆拓土的同時,日韓企業市場不斷縮水。

  市場上此前所稱的「韓系三傑」LG新能源、SK On、三星SDI在2024年1-12月的全球電動汽車電池市場佔有率為18.4%,同比減少了4.7%。

  在全球前十榜單中,LG新能源以同比增長1.3%(96.3GWh)位居第三。SK On以12.4%(39.0GWh)的增長率位居第5位。三星SDI則出現了負增長,全球裝機量為29.6GWh,同比下滑10.6%。

  SNE Research分析指出,三星SDI電池使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歐洲和北美主要汽車主機廠對其電池的需求減少。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從裝車量同比增速來看,除了三星SDI和松下出現負增長外,LG新能源也是勉強保持正增長,而前十榜單的其余各家還保持着雙位數增長。不僅如此,LG新能源的市場份額下滑也是最大的,降幅達2.7個百分點。

  分析指出,松下主要向特斯拉供應電池,其增長放緩的主要原因是特斯拉Model 3的銷量在2024年初下降,以及特斯拉在2024年全年的銷量下降。但分析也認為,松下將推出向特斯拉供應的先進電池2170和4680,有望迅速奪回以特斯拉為中心的北美市場份額。

  分析強調,在美國和歐洲市場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大的情況下,韓系電池企業有必要制定戰略應對措施,以確保市場佔有率。特別是,最近美國《通脹削減法案》(IRA)的變化極有可能成為整個電池行業的一個主要變量。為此,電池企業應該考慮供應鏈多元化、降低成本、技術革新等多種戰略。

  在過去的2024年,中國電池製造商在亞洲(不包括中國)和新興市場的市場份額有所擴大。為此,SNE Research在分析中建議,各電池企業根據地區制定不同的戰略。特別是,印度和東南亞市場被認為是未來擴大電動汽車分銷的關鍵地區。

  「目前的電池企業要想在未來引領全球電池市場,就必須超越單純地擴大產能,以差異化技術和建立可持續供應鏈為基礎,具備核心競爭力。在不斷變化的全球市場環境下,電池企業應該制定長期戰略,尋找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

責任編輯:江鈺涵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