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美估值PK:中國互聯網公司的重估空間有多大?

2025-02-15 21:02

近期,港股、中概股集體起飛!

中國資產特別是科技企業的「價值重估」行情火熱,而瑞銀這樣的投行直接指出,中國科技股14倍的市盈率對比美股25倍,存在差距!

那麼漲到現在,中國互聯網公司到底貴不貴,還能漲多少?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但本着分享的意義分析一二,水平有限莫見怪。

首先我們來看看截止2月14日美國四大互聯網龍頭的情況。

我們利用AI輔助,生成了如上表格。除了每家公司的動態市盈率、主營業務之外,我們還專門凝練了他們在AI領域佈局的情況。

可以看到,在動態市盈率方面,谷歌22.5倍、META29.9倍、微軟32.7倍、亞馬遜40.9倍。

如果只看這四大巨頭,平均市盈率超過31倍。

這里谷歌市盈率明顯更低,ChatGPT認為其因為過度依賴廣告業務增速放緩、AI不確定性,創新業務相對滯后等是主要原因。

DeepSeek看法相似,核心廣告業務空間不大了,多元化和創新業務不足。

那麼為何亞馬遜市盈率更高?雲計算高速增長,創新業務。

DeepSeek觀點類似,長期價值創造能力被市場認可,容忍短期高估值。

那麼我們可以總結一下,對互聯網科技巨頭,有三大估值影響因素

1、增長。主營業務如果偏傳統,那麼增速下降,市場認可度就低。

2、多元化。在單一業務上比例過高,存在失敗的風險。

3、創新業務。對於雲計算、AI、智能穿戴、無人駕駛等領域,特別是雲計算,市場給與更高的估值。

4、其他。監管、競爭程度、長期資本支出等,也有影響。

那麼,我們也會從以上幾點來主觀評估下中國互聯網巨頭的價值空間。

我們再度總結了中國五家有代表性的互聯網龍頭企業的市盈率、主營業務和AI佈局情況,一家家聊聊。

阿里佈局電商平臺(淘寶、天貓),雲計算(阿里雲),數字支付(支付寶),物流(菜鳥網絡),並且有一線大模型通義。近期還和蘋果合作,內涵最為豐富,不虧為這波重估行情的龍頭。

如果按上面我們總結出來的標準,可參考亞馬遜、微軟。現在24倍依然不高,甚至30倍都合理。即使考慮到中國企業的特殊情況,減一點28倍應該不算貴。

騰訊雖然是巨無霸,但是可能創新業務亮點不多,估值可參考谷歌,22.9倍現在不高不低,算是被動跟隨反彈。

但是如果考慮到利潤增長可觀,25倍不算離譜。

京東為何被瑞銀認為最值?12.06倍!

而且其初心是做另外一個亞馬遜,護城河隔離對手,不過現在就是雲計算等創新業務和多元化弱,AI物流、客服等依然是服務傳統電商業務,跟着消費復甦來修復空間。

評估弱一點,15倍合適。

美團是這些巨頭最紮根傳統本地業務的,總是基本反饋消費復甦預期,也沒有很亮眼的AI佈局,市盈率28.9倍絕對不低。

美團的最大邏輯不是創新業務,考慮到利潤增長,目前價格較為合適了。

百度是中國版谷歌,同樣傳統搜索業務主導財報,新業務AI等表現乏力。不但智駕沒有大車企用,收費的文心一言還被DeepSeek搞得沒脾氣。

目前11.3倍的市盈率,缺乏新刺激因素。

綜上所述,中國互聯網企業的估值,在大幅修復之后,依然有相當的性價比,特別是普遍利潤增長。按估值要素來看,龍頭品種阿里巴巴仍然是最香的。

而創新業務較弱的企業,可能需要等待基本面因素打開被動修復的空間。

以上完全屬於個人學習分享,僅供大家參考!

周末愉快!

(轉自:木魚ETF)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