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開年就卷,L3級自動駕駛迎來落地元年?

2025-02-14 18:56

2025年,自動駕駛技術也迎來了新的起點。

2月13日,鴻蒙智行官宣,尊界技術發佈會將於2月20日舉行,據瞭解,尊界S800將實現L3級別的自動駕駛。此外,近期,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發文稱:2025年年中將推出V6全新大版,也就是準L3能力高階自駕;2025年底將推出真L3級別軟件(需要車端硬件數倍提高芯片算力和存儲)和硬件冗余能力的自動駕駛。

這些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發展目標,必然讓汽車行業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然而,當前各大車企的自動駕駛技術離L3級別還有多遠?2025年自動駕駛能否大規模實現L3級別?

作者:沈   陽

製圖:喬寒雲

新年一開工,多家車企就向外宣佈了在自動駕駛技術上的最新進展。何小鵬發佈開工信稱:2024年中國高階智駕的滲透率已經突破了10%,相信以大模型為主的AI,將加速推向高階自動駕駛。「當前,全球自動駕駛正在迎來新的拐點,為此,我們在硬件、芯片、軟件、大模型、產品方面都已經做好了前沿佈局。今年下半年小鵬將率先實現L3級別全場景自動駕駛。」

2月9日,長安汽車在智能化戰略「北斗天樞2.0計劃」發佈會上宣佈將把激光雷達搭載至10萬元級別的車型,並且計劃2026年實現全場景L3級自動駕駛,2028年進一步實現全場景L4級功能。

2月10日,比亞迪舉辦了智能化戰略發佈會,宣佈其全系車型將搭載高階智駕技術,讓全民智駕成為可能,其中天神之眼 C首批上市21款車型,覆蓋7萬級到20萬級。

比亞迪方面向中國經濟時報·中時財經表示,比亞迪實現全民智駕的底氣在於比亞迪新能源車的累計銷量已經超過了1100萬,其中超過40%的車型都搭載L2及以上的駕駛輔助,每天有上百萬比亞迪用户在使用,覆蓋從城市到鄉鎮、從日常到極端的多種場景,比亞迪用脱敏后的數據構建起中國最大的車雲數據庫,依託大模型,深度挖掘海量駕駛數據藴藏的駕駛模式與決策邏輯。

北京中質華興工程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專家顧問張翔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中時財經採訪時談道:「端到端的大模型需要大量的數據進行投喂和學習,如果一家車企它的汽車保有量越大,投喂的數據就越多,從這個角度來説,銷量大的車企在這方面更有優勢。」

PART 2

實現L3級,技術挑戰不小

艾瑞諮詢發佈的《2024年中國智慧交通發展趨勢報告》顯示,當前,國內量產乘用車的自動駕駛等級正從L2向L3+級別過渡,預計未來,隨着自動駕駛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和成本的不斷降低,自動駕駛汽車的滲透率有望繼續提高,市場規模也將保持20%以上速度持續快速攀升。

浙商證券研報表示,L2 級自動駕駛系統本質上仍屬於輔助駕駛範疇,而L3級自動駕駛在特定條件下則能夠真正實現自動駕駛,支持車輛自主完成變道、轉彎等操作,駕駛員可以雙手完全離開方向盤,僅在系統發出請求時進行接管,這一技術突破不僅讓駕駛員在行駛過程中能夠自由地處理工作,還徹底解放了駕駛員的注意力,使汽車從單純的交通工具轉變為移動的生活空間與智能終端。

談及技術挑戰,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技術中心副主任張廣厚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中時財經採訪時表示,L3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的核心在於能夠在特定條件下實現完全自主駕駛,但同時也對技術的可靠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是要有成熟可靠的行駛環境感知能力,要能夠實現多傳感器融合模式下極端天氣、複雜路況等環境精準感知能力;二是要有精準、實時的決策與控制算法支撐,要具備在複雜交通場景下,根據實時感知的環境信息,快速、準確地進行路徑規劃和行為決策的能力;三是要有穩定、可靠的通信和導航系統,保障網絡和數據安全。」張廣厚指出。

此外,張翔也談道:「現實的交通場景與理想的交通場景有一定差距。交通場景越簡單,L3級別的自動駕駛就越容易實現,但現實的交通場景非常複雜,每個司機的駕駛行為和開車風格都不一樣,自動駕駛汽車跟有司機的車在同一個道路上行駛時要預測司機的開車行為和風格,這是比較困難的。」

據乘聯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1—12月新能源乘用車L2級及以上的輔助駕駛功能裝車率為55.3%;到2024年前10個月,新能源乘用車L2級及以上的輔助駕駛功能裝車率已經達到了67.1%。

張廣厚分析稱,總體看,國內車企自動駕駛基本處於L2普及、L3落地、L4探索階段。L2級別自動駕駛已有較高的普及率,多家車企已獲得L3自動駕駛技術車輛的道路測試牌照,並在特定條件下實現自動駕駛功能,L4級自動駕駛技術仍處於研發和測試階段。

此外,浙商證券報告中提到,L3級自動駕駛的質變在於駕駛主體以及責任劃分。特定條件下駕駛員可以脱離駕駛任務,由系統接管,車企或將承擔L3事故責任。

目前,特斯拉、華為、蔚來、小鵬、理想等車企推出領航輔助駕駛功能,車輛具備獨立判斷行駛條件與自動變道超車等能力,可根據導航自動行駛,已經可以滿足L3的主要功能要求,但在法律意義上還不屬於真正意義上的L3。這些系統並不允許用户完全離開駕駛,且發生事故后責任主體仍然為用户。

不過,此前業內大多預測稱2025年是L3級自動駕駛元年,就目前來看,2025年自動駕駛能否大規模實現L3級別?

對於這個問題,張廣厚分析認為:「2025年自動駕駛大規模實現L3級別難度較大,從車企看,大部分車企L3級別自動駕駛處於試點試驗完善階段,同時L3級別自動駕駛面臨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法律法規層面的問題短期內難以有效解決,2025年大規模實現不具備條件。」

不過,張翔表示:「自動駕駛到L3級別有幾個技術路線,第一個是不斷訓練模型和投喂數據,如果以這種方式2025年還實現不了;第二個就是在汽車上安裝先進的傳感器,以彌補算法不成熟的地方,目前很多50萬元、80萬元甚至100萬元以上的中國品牌車輛可以實現在車輛上安裝大量傳感器,所以今年L3級別的自動駕駛是有可能在高端車上實現。」

(轉自:中時財經)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