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再度拉昇,AI+醫療驅動港藥放量大漲!高純的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大漲超2.5%!

2025-02-14 11:07

港股再度拉昇!三大主要指數均漲超2%,恆生科技漲超3%,醫療保健業漲超5%領跑各行業。

DeepSeek風起雲涌,AI+醫療成市場焦點,上周恆瑞醫藥發佈公司內部全面推進DeepSeek應用的通知,AI在醫藥行業的應用前景受到關注。今日,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盤中大漲2.5%,成交額已超6000萬元,較前幾日大幅放量。資金看好創新葯,港股通創新葯ETF已連續8日「吸金」,近60日獲淨流入超2億元。

image

指數成分股中,藥明生物、泰格醫藥漲超8%,晶泰控股、金斯瑞生物科技、百濟神州漲超6%,康方生物、藥明康德、藥明合聯漲超5%,信達生物、石藥集團漲超3%。

對於AI+醫療,政策早有佈局,去年11月《衞生健康行業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參考指引》發佈,為「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創新應用指明瞭方向。自2016年起,我國便開始圍繞AI出臺相關宏觀政策,2024年,國家和地方層面的政策更是密集發佈。接下來3月初將召開重要會議,商業醫保落地方案、基藥目錄修訂等相關主題熱度提升,創新葯或將藉助商業醫療保險的覆蓋,獲得更好的支付條件

【機構:醫療保健板塊在理論上是AI的最大應用領域】

機構認為,醫療保健板塊在理論上是AI的最大應用領域,2030年全球市場規模預計達到1553億美元,但當前AI醫療的場景變現還處在探索早期,大部分公司都沒有找到商業模式。

借鑑海外經驗看,美國AI檢測診斷公司Tempus股價20天實現翻倍,今年以來上漲近150%,預計2024年營收約 6.93億美元,2025年營收約12.3億美元,既有體量又有速度,商業模式初步成功,並擁有醫保支付代碼。據《Big Ideas 2025》報告,預測AI將徹底改變多組學工具、藥物研發、分子診斷,並顯著改善藥物的經濟回報。東吳醫藥認為,Tempus思路清晰,通過測序及檢測業務積累數據,為后續跟人工智能的接入做沉澱,從這個模式來看所有的基因測序公司及檢測類公司都是一個龐大的醫療數據中心,這一商業模式為傳統測序及檢測類公司提供轉型思路。

圖:依據AI醫療三大趨勢,對AI醫療公司的梳理

image

機構認為,AI藥物研發仍是最主要的AI醫療應用市場,但現階段難度較大,尚未取得突破性進展。生成、預測和優化分子的模型可探索近乎無限可能的藥物組合。從數據看,應用AI進行藥物研發能實現降本增效。AI將使藥物開發成本降低4倍,並將研發投入的回報提高5倍,AI藥物的商業價值將比標準藥物高20倍,比同類最佳的精準藥物高2.4倍。

【關注中國硬核創新葯力量,新質生產力代表,認準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

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100%佈局創新葯產業鏈,前十大權重合計佔比近70%,龍頭屬性突出!

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特點鮮明:

更純粹的創新葯(高達84%的創新葯權重佔比,全市場醫藥類指數中最高);

最低估的創新葯(截至2月13日,指數市銷率處於近5年27%分位點);

底層資產是港股,可以T+0交易!

關注中國硬核創新葯力量,新質生產力代表,認準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場外聯接(A類:021030;C類:021031)!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文中個股僅作為指數成份股客觀展示,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投資人應當閲讀《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港股通創新葯ETF(159570)屬於中等風險等級(R3)產品,適合經客户風險等級測評后結果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資者。標的指數並不能完全代表整個股票市場。標的指數成份股的平均回報率與整個股票市場的平均回報率可能存在偏離。以上產品投資於境外證券市場,基金淨值會因為所投資證券市場波動等因素產生波動。境外投資產品風險包括市場風險、匯率風險等。本文出現信息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閲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