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2-13 19:36
出品 | 鳳凰網風財訊
作者 | W=T=T
2月13日,一則消息得到多家外媒報道並在金融圈盛傳。
據報道,美國金融巨頭貝萊德BlackRock(又名黑巖)旗下一家基金因未能支付「上海兩棟寫字樓項目」的貸款,擬將該寫字樓交予給渣打銀行。
貝萊德作為1988年成立的國際金融巨頭企業,由於多次幫美國政府處理銀行危機,被稱為「華爾街清道夫」。
消息人士稱,上述貝萊德旗下基金部門因決定不再參與渣打銀行牽頭的銀團貸款,不再支付資金。該基金在2018年購買上海兩棟寫字樓,獲得了約7.8億元人民幣的貸款。
實際上,該貸款於2023年到期,貸款人已經將貸款展期一年,擬定於今年9月底到期,但貸款方拒絕第二次延期。
據悉,該寫字樓項目位於上海普陀區長風板塊,為長風生態商務區E棟和G棟辦公樓,總辦公面積約27805平方米。
據周邊中介介紹,該片區寫字樓租金不景氣很久了,一來是板塊商務寫字樓量大,二來是大環境緊張競爭很激烈,部分區位條件較差的寫字樓空置率肉眼可見得高,物業打折的各種優惠持續不斷。
而據此前報道,2024年1月22日貝萊德曾謀求以30%的折扣出售上述上海寫字樓項目。2018年貝萊德從保德信地產接手該物業時價格約12億元人民幣,這筆交易可謂大打折扣。但最終物業依然未能成功出手。
彼時,貝萊德發言人迴應稱,此事項與貝萊德基金、貝萊德建信理財無關。貝萊德致力於持續推進在中國的長期發展戰略。
不過就在2024年9月,一則被視為是貝萊德總裁聊天記錄的圖流傳網絡,該總裁大罵「A股就是個垃圾市場」。至少在中國股市,這家金融巨頭公司已經關閉中國主題基金,決定退出。
資料顯示,目前貝萊德集團在中國境內還控股貝萊德建信理財(中外合資),全資擁有貝萊德海外投資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后者主要開展從境內募資投向海外的合格境內有限合夥(QDLP)業務。以上兩家公司與前述貝萊德境內實體無關。
根據貝萊德建信理財披露,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共有8個系列110只公募及1只私募理財產品(存續),管理規模約123億元人民幣,投資產品類別涵蓋固收、權益、混合、養老三支柱、境內外資產分散化配置。
房地產市場的低迷調整期,對於部分國際機構而言是影響,但在另一些金融大拿眼中,這也正是機會所在。
例如美國頂級投資公司BlackStone黑石集團,在2024年8月再出手,完成對東百集團旗下四個倉儲物流項目的股權收購,涉及資金2.79億元。黑石集團自2018年開始便持續加碼中國物流資產。當年10月24日黑石集團董事長蘇世民在與央行副行長朱鶴新的會晤中,就全球市場投資機遇展開了深入交流。
黑石集團持續在全球尋找優質投資機會,中國一直是其最重要的投資目的地之一。蘇世民曾在其《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書中表示:「世界的未來在中國!」
黑石之外,全球最大機構投資者管理資本之一的睿星資本Greystar在2024年12月正式收購上海輕工國際大廈,擬改造成高品質租賃社區,鞏固其在國內長租公寓市場的佈局。
全球最大另類資產管理公司之一的博楓資產管理Brookfield成功收購了上海靜安區一處租賃住宅項目,這是其在上海佈局的第二個租賃住宅項目。博楓資產管理表示將持續尋找新的投資機會,擴張在中國租賃住宅領域的版圖。
此外,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以合資公司的形式投資中國一線城市核心優質長租公寓;鐵獅門與星獅地產旗下輝盛國際共同收購了深潤大廈的長租公寓樓層……國際知名企業機構持續在中國房地產的調整階段,尋找優質物業資產。
作為全球最大的房地產市場之一,中國物業擁有其底層價值,只不過價值高低會隨行就市波動。而往往「大佬過招」,就在於準確把握周期、抓住低谷,獲取符合預期甚至超預期的回報。所以,坑與被坑,區別與其説是物業本身,不如説是手藝有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