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2-13 10:09
(來源:西部證券研究發展中心)
本期內容
【量化】指數化配置系列研究(2):行業動量策略的CTA思維
【社會服務】華住集團-S(1179.HK)首次覆蓋報告:中國第二大酒店集團,會員為核穿越周期
【有色金屬】銅行業動態跟蹤點評:國資龍頭礦企有望持續受益,關注冶煉端去產能進程
【北交所】北交所市場點評——20250212:六連陽后震盪整固,科技主線韌性凸顯
內容詳情
【量化】指數化配置系列研究(2):行業動量策略的CTA思維
本文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行業輪動研究視角,將行業視為交易品種,根據歷史價格變化,構建時間序列上的趨勢跟蹤策略。該策略沒有規定具體的調倉周期和持倉數量,僅根據買入/賣出信號調整組合。2015.01-2024.10,策略年化收益率19.51%,年化波動率和最大回撤分別為18.38%和17.13%,夏普比率1.06,各方面均顯著優於市場指數。
【報告亮點】
將行業視為交易品種,根據歷史價格變化,構建時間序列上的趨勢跟蹤策略,不規定具體的調倉周期和持倉數量。
行業優選策略的年化收益率為19.51%,年化波動率和最大回撤分別為18.38%和17.13%。
策略具備「倉位自動管理和低勝率-高盈虧比」兩大顯著特點。
主要邏輯一、利用通道突破原理捕捉行業趨勢。
核心是利用行業指數的歷史價格數據,構建價格波動的通道,並根據當前價格和通道的位置關係預判未來走勢。具體地,當價格突破通道上軌時,可能預示指數將走強,此時便可買入建倉;反之,當價格突破通道下軌時,可能預示指數將走弱,此時則可賣出平倉。
主要邏輯二、基於通道突破構建的行業優選策略業績表現優異。
2015年以來,行業優選策略的年化收益率為19.51%,年化波動率和最大回撤分別為18.38%和17.13%;夏普比率和Calmar比率分別為1.06和1.14;年化CAPMalpha為16.94%(=0.07%*242),t值為4.20;年度收益率大於0的佔比雖然只有60%(=6/10),但錄得負收益的4個年份的最大跌幅僅3.21%(2022年),展現出較強的絕對收益屬性。
主要邏輯三、依據指數的信號來交易對應的ETF。
從ETF標的指數與行業指數的相似度、ETF規模、和成立時間三個維度篩選行業ETF,構建ETF輪動組合,買入/賣出信號源自對應指數。採用目標波動率下的波動率倒數加權,假設交易成本為單邊萬一,但不設置調倉閾值。2015年以來,ETF輪動組合累計收益率為412.18%,年化收益率為18.00%,年化波動率為16.77%。
本報告使用歷史數據測算完成,存在模型失效風險;本報告涉及基金僅作為測算樣例,不構成投資建議;本報告根據客觀數據統計分析,不作為對未來走勢的判斷和投資建議。
【社會服務】華住集團-S(1179.HK)首次覆蓋報告:中國第二大酒店集團,會員為核穿越周期
華住集團是中國第二大酒店集團,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旗下所有酒店數量為10845家,根據美國《HOTELS》雜誌公佈的「2023全球酒店集團排名」,公司位列全球第五。截止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累計實現營收178.7億元,yoy+9.6%,實現歸母淨利潤30.0億元,經調整EBITDA55.7億元,yoy+8.5%。
酒店行業連鎖化、中高端化趨勢持續驗證,連鎖品牌競爭優勢明顯。連鎖化方面,根據中國飯店協會數據,我國酒店連鎖化率從2019年的26%提升至2023年的41%(客房數量口徑)。中高端化方面,根據中國飯店協會數據,2015年我國中高檔酒店客房佔比僅為8.9%,2023年提升至41.4%。連鎖化和中高端化趨勢下,行業龍頭有望持續受益。
強會員體系與高品質酒店產品交相輝映,共同構築私域流量壁壘。會員方面,根據公司2023年年報,華住會會員規模已達2.28億,全年會員貢獻間夜佔比高達73%。產品方面,核心品牌不斷迭代升級,根據公司官網數據,截至2024Q2,漢庭3.5版本及以上門店佔比從2020年剛推出時的11.8%提升至36.3%,全季4.0及以上(2018年推出)門店佔比達71.2%。
國內市場加密、下沉,國際市場初露頭角。對於國內市場,公司積極開發低線級城市,目標覆蓋全國2000個城市(截至2024Q3已覆蓋1334個)。對於國際市場,依託華住國際(原德意志酒店集團)品牌及自有品牌,佈局東南亞、歐洲、非洲市場。
盈利預測
預計公司2024-2026年實現營收238.5/256.1/271.1億元,同比增長9.0%/7.4%/5.9%,實現歸母淨利潤40.5/47.8/53.7億元,同比增長-0.8%/18.0%/12.2%。考慮到公司為中國第二大酒店集團,管理體系完善高效,數字化建設領先行業,會員體系搭建完善,積極拓展國內下沉市場與海外市場,業務規模有望持續擴大。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門店擴張不及預期;酒店需求疲軟;其他風險。
【有色金屬】銅行業動態跟蹤點評:國資龍頭礦企有望持續受益,關注冶煉端去產能進程
核心觀點
事件:2月11日,工信部等十一部門聯合印發《銅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到2027年,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明顯提升。銅原料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力爭國內銅礦資源量增長5%—10%,再生銅回收利用水平進一步提高。技術創新水平不斷提升,突破一批銅資源綠色高效開發利用關鍵工藝和高端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能力明顯增強。培育一批銅產業優質企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礦端:持續強調銅原料保障能力,紫金礦業、西部礦業等龍頭礦企有望持續受益。據《方案》,25-27年我國銅行業一項重要任務為強化國內原料保障基礎,推動國內資源增儲上產。一方面紮實推進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新增一批可供開發的銅礦資源儲量。另一方面積極開展現有礦山深部邊部找礦,延長礦山服務年限。同時也繼續推進西藏、新疆、雲南、黑龍江等重點地區銅礦資源基地建設,新建一批大中型銅礦山。在做好生態環境保護、保障安全生產前提下,加快銅礦開發項目、環評等審批進程,加快推進在產項目擴能、新項目建設。此外,《方案》也提到了將培育全球領軍大型銅企業集團,提升銅採選、冶煉環節集中度。紫金礦業、西部礦業等國資龍頭礦企有望持續受益。一方面作為國資企業,在西藏、新疆等資源豐富地區擁有較強的資源獲取能力,另一方面紫金礦業、西部礦業在也擁有豐富高海拔礦山採選技術和生產管理經驗,為后續潛在資源開發提供了有力保證。
冶煉端:由產能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提升轉變,關注冶煉端去產能進程。過年幾年,國內銅冶煉產能不斷擴張,而礦端供給增量相對有限,因此冶煉環節出現了相對過剩,銅加工費也持續走低,行業競爭格局惡化。據此次《方案》,未來將推動銅冶煉發展由產能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提升轉變,嚴格落實產業、環保、能效、安全等相關政策要求,新改擴建銅冶煉項目應對照《工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杆水平和基準水平(2023年版)》標杆水平實施。新建礦銅冶煉項目原則上需配套相應比例的權益銅精礦產能。同時堅決淘汰落后工藝。引導產能向具有資源能源優勢及環境承載力的地區有序轉移,推動低效產能退出,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不再新增銅冶煉產能。銅冶煉去產能或正在路上,銅冶煉行業競爭格局也有望改善。在供給持續緊張的背景下,如未來冶煉廠有所減產,或將進一步刺激銅價上漲。
投資建議
我們認為礦端供給緊張邏輯一直都在,若未來冶煉廠有所減產,或將進一步刺激銅價上漲。此外強調提升銅原料保障能力預計也將有利於紫金礦業、西部礦業等國資優質龍頭礦企,重點推薦紫金礦業、西部礦業等。
風險提示
全球宏觀經濟波動、政策風險、礦企經營不確定性的風險、地緣政治衝突等。
【北交所】北交所市場點評——20250212:六連陽后震盪整固,科技主線韌性凸顯
核心觀點
行情回顧:1)指數層面:當日北證50收漲1.2%,成交額達350.5億元,較昨日減少72.3億元。2)個股層面:當日北交所264家公司中183家上漲,4家平盤,77家下跌,2家漲停。其中漲幅前五的個股分別為:燦能電力(+30.0%)、雅達股份(+29.9%)、派諾科技(+16.4%)、國子軟件(+15.4%)、春光藥裝(+14.2%),跌幅前五的個股分別為:朗鴻科技(-8.7%)、舜宇精工(-7.7%)、流金科技(-7.2%)、浙江大農(-6.9%)、中草香料(-6.4%)。
新聞匯總:1)豆包向推理算力又「砍了一刀」,新模型架構最高降本83%:據豆包大模型團隊消息,字節跳動豆包大模型Foundation團隊近期提出一種全新的稀疏模型架構——UltraMem,該架構在保證模型效果的前提下,推理速度較傳統的MoE架構提升2-6倍,推理成本最高可降低83%。2)暢銷減肥藥驚現重大副作用,研究發現Ozempic等藥物或可致失明。3)WLF宣佈推出「戰略代幣儲備」計劃,支持比特幣、以太坊等加密貨幣,減輕市場波動,投資DeFi項目,建立資本充足的儲備。
重要公告:1)同惠電子:公司擬使用不超過人民幣17,000萬元的閒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購買中誠信託理財產品,預計年化收益率2.80%;2)星圖測控:公司擬使用不超過人民幣1.24億元的閒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用於商業航天測控服務中心及站網建設(一期)項目、基於AI的新一代洞察者軟件平臺研製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等;3)太湖遠大:公司公告,股東俞華傑質押600,000股,佔公司總股本1.1789%;4)華原股份:公司近日取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一項《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投資建議
今日北證50收漲1.2%,報1,265.07點,節后累計漲幅達19.57%,尾盤半小時放量拉昇凸顯資金承接力。北交所在六連陽后呈現強勢整固,科技主線從Deepseek主題向雲計算、AIDC電力基建、半導體等細分領域擴散,尾盤資金搶籌或凸顯對趨勢的信心。建議圍繞AI算力、半導體國產替代、自主可控等方向深耕,優先配置業績能見度高、估值合理的細分龍頭,同時利用市場波動優化持倉結構。短期需警惕流動性邊際變化,但中期看,北交所科技板塊的「小盤成長高彈性+流動性溢價」雙擊邏輯仍將延續。
政策監管風險,北交所政策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風險。
證券研究報告:《晨會紀要》
對外發布日期:2025年2月13日報告發布機構:西部證券研究發展中心
馮佳睿(S0800524040008)fengjiarui@research.xbmail.com.cn
鄭玲玲(S0800524060001)zhenglingling@research.xbmail.com.cn
李雯(S0800523020002)liwen1@research.xbmail.com.cn
劉博(S0800523090001)liubo@research.xbmail.com.cn
滕朱軍(S0800523110001)tengzhujun@research.xbmail.com.cn
李柔璇(S0800524100003)lirouxuan@research.xbmail.com.cn
曹森元(S0800524100001)caosenyuan@research.xbmail.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