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逼死空頭的節奏?

2025-02-12 16:38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元宵節,市場給大家發了大紅包,祝大家節日快樂。

今天有很多值得聊的點,咱們一條條説。

美股滯漲了,在等鮑威爾

進入蛇年以來,似乎再見到「相信XX,定投納指」的評論了,因為今年以來,美股科技股確實有點弱。

跟蹤7巨頭的TAMAMA指數收益已經轉負,是-1.38%,除Meta之外,其他幾家都有疲態。

特斯拉從最高點跌超33%,從去年11月12日馬斯克正式入編以來跌超6%,股價表現與巨佬的身價息息相關,扎克伯格或成最大贏家。

眼下能給7巨頭帶來強心劑的只有鮑威爾,那他在等什麼?

等通脹。

昨天鮑威爾發表講話,表示「美聯儲不急於在近期繼續降息」要等通脹數據下降、等經濟增長放緩。

而通脹又得看特朗普關税大棒的執行情況,誰也不知道特朗普+馬斯克的組合究竟能搞出什麼樣的效果,因而大家能做的就是,觀望。

這種觀望情緒會直接影響資產價格變化,表現在弱勢品種,比如去年的A股身上,就是痛苦的陰跌;而體現在強勢品種上就是滯漲,美股顯然屬於后者。

今天晚上美國公佈1月CPI數據,拋個硬幣,我猜1月CPI不及預期,晚上交易降息,美股反彈。

中債滯漲了,在等政策

除了美股,其實中債也在滯漲。

大家知道影響短端和長端債券收益率的因素是不一樣的,短債利率最直接的影響因素是央媽的政策以及資金面。

第一,假期回來,資金一直偏緊處於淨回籠的狀態。

和往年一樣,春節前爲了滿足節日期間的資金需求,央行通常會通過逆回購等操作向市場投放大量流動性。節后這些投放的資金到期,自然形成回籠壓力。

第二,大會在即,市場要對可能的政策保持敬畏。

而長債呢?

長債的影響因素是未來的經濟增速,比起短期資金、政策帶來的擾動,經濟增速放緩的確定性反而更強。

今年春節,DeepSeek和哪吒2帶來的「強預期」背后,是1月PPI繼續朝着負通脹滑落的「弱現實」。

數據維度,經濟基本面修復了嗎?

還不明顯。

所以對債券繼續欠配的機構,就選擇用「長債」保護自己,用拉長久期增厚票息和資本利得。

這是現在債市,比較糾結的地方。

歐洲不甘心,在試圖證明自己

兩大強勢品種滯漲之后,不堅定的資金會主動選擇出口,比如歐洲。

雖然歐洲總感覺是看美國臉色,包括股指也是跟着美股波動,但歐洲試圖證明自己的獨立性。

一方面,昨天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宣佈要調動2000億歐用於自己的人工智能投資,直接對標星際之門,直言AI的競爭還沒結束。

另一方面,被稱為歐洲標普500的STOXX600指數(SXXP)今年以來的回報率超過7%,領漲全球重要股指。

其實從資產配置工具的角度,我對STOXX600還挺喜歡的,畢竟打包了中美之外最重要的經濟體,長期回報的角度也很好。

特朗普上臺,中歐關係大概率邊際改善,不知道有沒有基金公司有意願上報一下這個指數,謝謝了。

A股和港股爆拉,在逼空了

歐洲之外,當然就是A股和H股。

除了「定投納指」,我好像也很長時間沒有聽到ABC策略(Anything But China)了。

現在中國資產最具代表權重股,是中芯國際和阿里巴巴。

第一,中芯國際發佈了業績快報,營收突破80億美元,淨利潤不行,但現階段利潤倒在其次,能在先進製程的良率上有突破,能繼續資本開支為接下來16/14nm訂單的放量做好準備,是更重要的。

當前中芯國際是僅次於臺積電的,全球第二大純晶圓代工廠,尤其是在臺積電斷供之后,稀缺性無可替代——

國內所有先進製程的設計公司幾乎被BIS一刀切了,只能選擇中芯國際,這就是需求側最大的確定性。

所以在業績快報上,中芯國際在2025年的資本開支計劃與2024年持平,會繼續保持高投入。

第二,阿里巴巴如今是中概龍頭的扛把子,年內收益突破36%,昨天還與蘋果傳出合作。

作為芒格老爺子生前最后一筆重要投資,以「該死的零售商」劃上句點很讓人惋惜,可作為電商股,在內需不回暖、被拼多多壓制的情況下,阿里巴巴之前確實找不到做多的理由,所以在股價表現上落后於美團和騰訊,也給不了估值。

但今年會有變化,美團一開年就面臨京東外賣的低佣金競爭,今天美團大跌4%,年內收益大幅落后於恆生科技的表現,日子可能不大好過。

阿里巴巴呢?出售銀泰百貨和高鑫零售,把「該死的零售」業務賣一賣,把子彈集中到科技業務上。

推出Qwen2.5-Max、吸引全球頂尖人工智能科學家加盟,向市場證明阿里仍然配得上科技股的估值。

更關鍵的一點,在今天的中國,做科技生意是最正確、最能享受政策呵護的,這種政策確定性帶來的安全感,太重要了。

第三,尾盤市場暴漲,我們看到彭博的消息,要幫萬科填窟窿了。

萬科和其他爆雷的地產公司不一樣的是,之前的壞學生不及格你可以説是個人能力問題,可如果好學生都考不好,只能是試卷難度問題。

考試的目的,是篩選出認真學習的學生而不是把大家都難哭,這也是必須救萬科的邏輯。

春節之后,萬科管理層迎來了國資的入主,22位核心管理層成員,15名有深圳國資背景。

2月10日,萬科發佈《關於深鐵集團向公司提供股東借款暨關聯交易的公告》,説是獲得了大股東深鐵集團28億元的借款支持。

這個借款有兩個不一般。

第一,借款利率很低,定價基準為每筆借款提款日前一工作日1年期LPR,浮動點數為減76個基點,目前為2.34%。

第二,質押率很高,將「萬物雲」的質押率設定為70%,超過30%-60%的市場慣例。

基本屬於國資兜底了,再配合今天彭博的消息,應該是拯救萬科的系列手段之一。

發現沒有,當市場弱勢的時候,往往一個利空連着一個利空,身邊全是壞消息,搞得我們異常絕望;現在似乎是進入強勢周期了,又是一個利好連着一個利好。

苦日子過久了,這種感覺真是非常陌生,又非常美妙。

風險提示及免責聲明

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本公眾號所載內容和意見僅作為客户服務信息,並非為投資者提供對市場走勢等判斷進行投資的參考。我司對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數據的準確性不作任何保證,不保證有關觀點或分析判斷在未來不發生變更,不代表我司的正式觀點。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策前應仔細閲讀基金合同、招募説明書以及在中國證監會指定信息披露媒介上發佈的正式公告和有關信息,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及風險評級,投資者應當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基金是否和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中國證監會的註冊不代表中國證監會對基金的風險和收益做出實質性判斷、推薦或保證。以上材料如需轉載,請聯繫本公眾號運營人員,謝謝支持。

(轉自:韭圈兒)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