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信證券智能駕駛投資框架2025:「智駕平權」 的兩條投資主線

2025-02-12 15:46

中信證券發佈研報稱,2025年國內中高階智駕滲透率有望翻倍,帶動350億增量市場。芯片、控制、傳感、連接四大產業鏈環節均將從中受益,其中芯片、控制器的市場彈性較大且格局清晰。考慮到2026年自主車廠有望跟進智駕平權戰略,未來兩年行業景氣度持續向好。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比亞迪供應鏈和芯片國產化兩條投資主線。

中信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智駕產業鏈:中高階智駕滲透率有望2025年翻倍,國內千億空間,350億增量市場

1)產業概況:智駕產業鏈硬件層面有智駕芯片、控制器、傳感器、連接器四大環節,隨着智駕方案功能等級的提升,其各環節價值量均會快速增長,高階方案相比低階方案價值量可有十倍以上提升。

2)產業變化:隨着中階智駕方案的降本和標準化,以比亞迪為代表的自主車廠開始推動高速NOA功能在低價格帶車型上量產,帶動行業滲透率翻倍增長,市場空間快速擴容。

3)滲透率測算:用Bottom-up的方法測算,預計國內高速NOA滲透率將從2024年11.3%增長到2025年26.3%,城市NOA將從2024年6.1%成長至2025年10.9%。

4)彈性測算:預計智駕產業整體規模有望從2024年705.9億元增長至2025年的1056.0億元,同比增長49.6%。

產業鏈價值分配:四大環節均受益,芯片、控制器彈性較大、格局清晰

芯片:國產替代是智駕芯片行業的核心發展邏輯。高階智駕芯片是其中的增量市場,該行測算其2025年國內出貨量有望超890萬片,同比增長93%,市場空間達到125億元,同比增長74%。

控制器:智駕產業的整機環節,低階產品由海外供應商主導,高階產品國產化率較高。2025年國內預計出貨量約1700萬套,同比增16%,其中行泊一體域控613萬套,同比增長超140%。控制器整體市場空間超547億元,同比增長58%,行泊一體域控佔比約84%。

激光雷達:國內車企搭載城市NOA功能的車型幾乎標配激光雷達,激光雷達行業僅四家供應商,未來份額有向兩家頭部企業集中的趨勢。該行測算2025年國內出貨量有望超270萬台,同比增長超75%。

攝像頭:中高階智駕方案中必不可少的傳感器,且相比低階方案單車配套數成倍提升。行車攝像頭是主要增量市場,預測2025年出貨量有望達到4976萬顆,同比增長超70%,市場空間超120億元,同比增長約65%。

高速連接器:高速連接器與傳感器在數量上一一對應,行業國產化率較低,高階智駕單車價值量有望提升500元。預計2025年用於智駕功能的高速連接器國內市場空間超115億元,同比增長41%。

投資展望:2025年關注比亞迪供應鏈、芯片國產化兩條主線,2026年關注自主車廠跟進

1)比亞迪供應鏈:預計公司2025年將為高階智駕市場貢獻200萬輛左右增量,貢獻高速NOA銷量中過半的增量和城市NOA銷量中三分之一的增量,產業鏈2025年核心收入彈性將圍繞比亞迪產業鏈控制器、高階智駕芯片、連接器三大環節展開。

2)芯片國產化:地平線智駕芯片新產品料將在2025年量產,其性能、性價比已優於海外產品,定點獲取超百款。

3)持續性:2025年比亞迪推動的智駕平權是產業鏈景氣度上行的起點而非終點。預計2025年高速NOA自主車廠銷量佔比不足50%,在2026年其他自主車廠跟進比亞迪戰略后,銷量佔比有望上升至55-60%,行業滲透率將繼續上行至37%-42%,產業維持高景氣。

投資策略:

智駕產業鏈將迎來自2021-2022年行情后的第二波投資機會,即在中高階智駕方案成熟且降本后由自主車企推動的「智駕平權」,使中高階智駕功能向中低價格帶車型滲透,並帶動行業滲透率快速翻倍增長。從Bottom-up的測算方式來看,當前智駕產業尤其是圍繞中高階智駕功能的產業鏈具備較高確定性和配置價值。

風險因素:AI技術發展不及預期風險;自動駕駛算法迭代進度不及預期風險;自動駕駛落地法律合規性風險;消費者接受度不及預期風險;行業競爭加劇的風險;供應鏈擾動風險;乘用車銷量不及預期風險。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