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比亞迪推動智駕功能普及,全民智駕時代開啟 | 投研報告

2025-02-12 10:43

平安證券近日發佈汽車行業點評:比亞迪推動智駕功能普及,全民智駕時代開啟, 以下為研究報告摘要: 比亞迪舉辦智能化戰略發佈會,發佈了天神之眼A/天神之眼B/天神之眼C三套智駕技術方案,並宣佈比亞迪全系車型將搭載「天神之眼」智駕解決方案,2025年首批搭載天神之眼智駕解決方案的21款車型也正式上市。

平安證券近日發佈汽車行業點評:比亞迪推動智駕功能普及,全民智駕時代開啟。

以下為研究報告摘要:

比亞迪舉辦智能化戰略發佈會,發佈了天神之眼A/天神之眼B/天神之眼C三套智駕技術方案,並宣佈比亞迪全系車型將搭載「天神之眼」智駕解決方案,2025年首批搭載天神之眼智駕解決方案的21款車型也正式上市。

平安觀點:

比亞迪天神之眼智駕下沉至10萬元以下車型,高速NOA功能全面覆蓋20萬元以下市場。比亞迪此次智能化戰略發佈會重點介紹了其天神之眼C智駕系統,其感知系統包括12個攝像頭、5顆毫米波雷達以及12顆超聲波雷達,在功能方面,天神之眼C可以實現高速NOA、智能泊車、以及城區記憶領航(根據發佈會介紹,城區記憶領航功能預計在25年底通過OTA實現)。根據汽車之家公佈的車輛配置信息顯示,此次上市的21款車型中,除秦Plus DMi、海豹05DMi以及海鷗三款車型的最低配未搭載天神之眼智駕系統外,其他版本車型均搭載了天神之眼C智駕系統,部分高配車型搭載了天神之眼B智駕系統。天神之眼C所實現的功能大多智駕車企均已實現,但天神之眼C更大的意義在於使得高速NOA功能實現了20萬元以下車型的全覆蓋,目前搭載天神之眼C價格最低的車型僅為7.88萬元(海鷗次低配車型)。

比亞迪城市NOA功能暫未下放至20萬元以下車型。根據汽車之家公佈的車型配置信息顯示,比亞迪此次發佈上市的21款車型中,部分車型的高配版本搭載了天神之眼B智駕系統(具備城市NOA功能),主要包括宋L EV、漢、唐、海豹、海獅07EV的高配車型。而從售價區間來看,此次發佈的21款車型中搭載天神之眼B的配置版本售價普遍在20萬元以上。這意味着比亞迪城市NOA功能短期內可能不會下放到20萬元以下,作為對比,行業頭部智駕公司小鵬汽車的城市NOA功能在2025年將下沉至15萬元左右。

比亞迪智駕示範效應強,競爭對手必須快速跟進,智駕功能尤其是高速NOA有望快速普及。雖然從智駕功能釋放維度看比亞迪是跟隨者,但比亞迪是推動整個行業智駕滲透率快速提升的重要推動者。作為新能源龍頭,比亞迪在每年年初的戰略對全行業發展影響大,2023年的「油電同價」,2024年的「電比油低」,再到2025年的「全民智駕」。10-20萬元市場是比亞迪的優勢市場,目前比亞迪在該價格帶內已全系搭載天神之眼C智駕系統,具備高速NOA功能,該價格帶內的其他車企或將迅速跟進,以應對新的競爭,智駕相關產業鏈公司將受益。

頭部智駕車企梯隊依然穩固,「車位到車位」功能已逐步釋放。我們認為比亞迪在2025年的智能化戰略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加速高速NOA智駕功能的滲透,對於更高階的城市NOA,華為、理想、小鵬等頭部智駕公司的領先優勢依然明顯,目前頭部智駕車企已逐步實現「車位到車位」的功能推送,接下來頭部智駕車企將逐步提升綜合接管里程,根據理想汽車的規劃,到25年、26年,理想的綜合MPI(城市+高速單次接管里程間隔)將提升至500公里、甚至1000公里以上。而到2025年底或者2026年部分場景可能邁入無人駕駛試點或者商用階段。

投資建議:比亞迪此次智能化戰略將加快智能駕駛滲透率的提升,使得智駕成為各級別車型潛在用户購買時考量的重要因素,缺乏智駕功能的車輛相對競爭力進一步快速下降,行業智駕滲透率將快速攀升,利好智駕產業鏈公司,如車端智駕芯片、攝像頭/激光雷達等傳感器、智駕域控制器製造商等,推薦保隆科技(攝像頭模組)、德賽西威(域控制器)、華陽集團,建議關注地平線機器人(車端智駕芯片)、比亞迪電子、舜宇光學科技、聯創電子、速騰聚創等。整車方面,從智駕體驗釋放的維度,頭部智駕車企梯隊依然穩固,推薦賽力斯(華為系)、理想汽車、小鵬汽車、長安汽車(華為系),比亞迪通過智駕功能下沉將提升自身產品競爭力,推薦比亞迪,具備智駕自研能力的競爭對手有望快速跟進,推薦長城汽車、吉利汽車,建議關注小米集團、零跑汽車。

風險提示:1)比亞迪智駕功能實際體驗不及預期;2)搭載智駕功能的車型單車成本可能上升,導致車企的盈利能力下滑;3)頭部智駕車企可能無法長期保持領先優勢,或者智駕的領先無法轉化為有效的銷量提升。(平安證券 王德安,王跟海)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