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CFPB的監管凍結:隨着監管的削弱,這些ETF可能會獲利

2025-02-12 03:39

消費者金融保護局被凍結。工作人員已被告知停止所有工作,據報道,該機構在華盛頓的總部已被關閉。

雖然這一史無前例的舉動引發了人們對消費者權益的嚴重擔憂,但它也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潛在的機會。如果更寬松的監管轉化為更高的利潤率,對銀行、發薪日貸款機構和信用報告機構有大量敞口的ETF可能會受益。

另請閲讀:Bessent凍結消費者金融保護局的工作,將針對摩根大通、美國銀行和Capital One的訴訟擱置

銀行業和金融業ETF:最大受益者?

大銀行經常與CFPB在從透支費到消費者貸款實踐等一系列問題上發生衝突。隨着監管機構的退出,主要金融機構可能會看到合規成本降低,潛在利潤增加。

希望從這一監管轉變中獲利的投資者可以考慮銀行風險敞口較大的ETF,例如:

另請閲讀:美國貸款人就限制透支費用向消費者金融監管機構提起聯合訴訟

金融科技與另類借貸:風險但有希望

CFPB一直是發薪日貸款人和金融科技公司的眼中釘,經常打擊掠奪性放貸行為。由於執法被擱置,像LendingClub(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LC)這樣的公司可能會減少監管方面的麻煩。這使得專注於金融科技的ETF值得關注,例如:

根據倡導者的説法,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成立的CFPB一直是一個必要的監管機構,對金融機構進行檢查。

例如,CFPB已經為受欺詐或掠奪性做法影響的消費者追回了超過175億美元。

它還制定了限制透支費和降低信用卡滯納金的規定,旨在保護消費者免受過高收費的影響。

與此同時,批評者--尤其是銀行業的批評者(即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認為這是一種監管負擔。

現在,該機構突然下達指令,要求員工「停職」並停止所有工作,該機構的未來不確定。

閲讀下一頁:

照片:快門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