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高股息逆市走強,價值ETF(510030)收漲0.51%,日線四連陽!外資機構:中國股市或將更具吸引力

2025-02-11 20:16

今日211,大盤震盪回調之際,高股息再度出手護盤。聚焦高股息+低估值大盤藍籌股的價值ETF510030幾乎全天紅盤震盪,終場內價格逆市收漲0.51%,日線四連陽。

成份股方面,汽車、銀行、通信、交通運輸等板塊部分個股漲幅居前。截至收盤,上汽集團大漲4.57%建設銀行3.49%中國電信工商銀行中國銀行招商輪船等漲超2%中遠海控農業銀行中國海油北京銀行多股漲超1%

消息面上,近期,多家外資機構發聲,看好中國股市,包括高盛、德意志銀行等頭部機構密集發佈了積極看多的觀點。

德意志銀行亞太區公司研究主管馬力勤日前在報告中稱,2025年或將成為全球投資界重新認知中國國際競爭力的關鍵一年。馬力勤認為,中國企業的全球化進程有望使估值折價逐漸消失,並有望在未來扭轉為溢價。中期來看,國際投資者將加速增配中國資產,預計A股及港股在中期或將延續漲勢。

美國銀行策略師建議投資者關注中國股票,認為2025年初美國股市上漲趨勢停止后,其全球市場領先地位或將進一步減弱,而中國股市或將更具吸引力。

盛近期在研報中稱,在中性預期及樂觀預期下,MSCI中國指數今年或均有較大程度漲幅,整體中國股票市場的增長亦值得期待。

就高股息風格而言,部分國內機構亦發聲看好,江海證券指出,考慮到上市公司加大分紅力度的趨勢在加強,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政策對高股息公司的吸引力也更大,高股息驅動的紅利投資底層邏輯沒有改變,高股息紅利資產或仍是長期配置上的核心選擇方向之一。

從估值方面來看,Wind數據顯示,截至昨日收盤,價值ETF510030)標的指數180價值指數市淨率0.84倍,位於近10年來30.33%分位點的相對低位,中長期配置性價比凸顯。

展望后市,華泰證券認為高股息支撐因素仍存:

1)政策催化下有確定性增量資金。節前六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其中提到抓緊推動第二批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改革試點、要求險資每年需將新增保費的30%用於投資A股、其偏好的高股息資產將迎來確定性長線增量資金;

2)性價比仍在。對於追求絕對收益的資金而言,中證紅利股息率(發佈方口徑)與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差值持續突破2022年以來常態區間,截至26日,位於2022年以來最高值;

3)為應對外部擾動的防禦品種。當前美國加關税政策力度、節奏演繹預測難度高,仍是不可忽視的風險事件,低β高股息是較好的防禦配置。綜合來看,當前高股息交易性機會來自於科技資產的交易過熱,配置性機會來自於符合確定性增量資金偏好,或可逢低佈局。

價值投資,選擇價值!價值ETF510030)緊密跟蹤上證180價值指數,該指數以上證180指數為樣本空間,從中選取價值因子評分最高的60只股票作為樣本股,覆蓋21中字頭個股!上證180價值指數成份股均為低估值+高股息大盤藍籌股,包括中國平安招商銀行、工商銀行等金融板塊龍頭股,以及基建、資源等板塊龍頭股,成份股股息率高,在波動行情中具有較好的防禦屬性。

注:需要特別提醒的是,近期市場波動可能較大,短期漲跌幅預示未來表現,基金投資可能產生虧損。請投資者務必根據自身的資金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理性投資,高度注意倉位和風險管理。

本文圖片、數據來源於Wind、滬深交易所、華寶基金等,截至2025.2.11。風險提示:價值ETF被動跟蹤上證180價值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02.6.28,發佈日期為2009.1.9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適時調整,其回測歷史業績預示指數未來表現。文中提及個股僅為指數成份股客觀展示列舉,不作為任何個股推薦,不代表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投資方向。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閲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華寶基金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人應當認真閲讀《基金合同》、《招募説明書》、《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選擇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的產品。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根據基金管理人的評估,價值ETF的風險等級為R3-中風險,適合適當性評級C3(平衡型)及以上投資者。銷售機構(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銷機構和其他銷售機構)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對以上基金進行風險評價,投資者應及時關注基金管理人出具的適當性意見,各銷售機構關於適當性的意見必然一致,且基金銷售機構所出具的基金產品風險等級評價結果不得低於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風險等級評價結果。基金合同中關於基金風險收益特徵與基金風險等級因考慮因素不同而存在差異。投資者應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情況,結合自身投資目的、期限、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能力謹慎選擇基金產品並自行承擔風險。中國證監會對以上基金的註冊,並不表明其對該基金的投資價值、市場前景和收益做出實質性判斷或保證。基金投資須謹慎。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