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2-11 20:00
轉自:上觀新聞
近來,紮根張江的AI製藥「獨角獸」晶泰科技接連傳來好消息:在英國劍橋晶體數據中心舉辦的全球物質結構預測大賽中拔得頭籌;公司自研的AI大分子藥物發現平臺與跨國生物製藥公司再籤新合作;與新加坡多家知名機構聯手打造新一代全鏈路智能化材料研發平臺。
物質結構預測可大幅提高新材料發現的速度,晶泰科技一直是這條賽道上的領跑者。2016年,公司在輝瑞舉辦的藥物晶體結構盲測比賽上以100%的預測準確率一鳴驚人,從此開啟了與全球頂尖藥企合作的序幕。目前,全球排名前20的跨國藥企中,有16家與晶泰建立了穩定合作。
但晶泰的目標遠不止製藥。作為一家以量子物理「第一性原理」和人工智能(AI)技術驅動的企業,它像一節自由生長的晶體,不斷萌發出技術與千行百業的「接口」,已有多個涉及化工、能源和新材料的產業合作正在開展,未來藴含無限可能。
MIT物理學家創辦「從0到50」新模式公司
「如果用0到100的座標來定位一家企業在產業鏈上的位置,那麼晶泰科技可能位於0-50的區間。」作為一家難以用傳統模式定義的新興科技公司,晶泰科技副總裁王明泰用這樣的比喻描摹公司輪廓。
具備「從0到1」的基礎研究實力,是晶泰得以快速發展的原因之一。公司的三位創始人温書豪、馬健和賴力鵬都曾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從事理論物理研究,在校期間,他們就暢想成立一家以基礎科學理論與前沿技術共同驅動的科技公司,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
也是在那段時間,他們意識到自己正處於「從原子開始重構世界」的時代風口上。在計算機和AI的加持下,人們有能力為微觀世界建模,科學家能夠像牛頓歸納出力學三大定律一樣,書寫原子世界的運行規律,而我們的宏觀世界正是由原子搭建而來。
懷揣着「做大事」的理想,三位理論物理學家於2015年創辦晶泰科技。在公司董事長温書豪看來,獨特的物質結構會形成獨特的材料、帶來獨特的性質,誰能精準預測結構,誰就像掌握了新材料發現的鑰匙。
出於這種認識,晶泰科技打造了一把這樣的鑰匙——基於量子物理第一性原理的物質結構預測算法,不僅可以精準計算、預測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也能在AI發展早期、缺少數據的情況下,產生更多更高精度的虛擬數據。有了這把鑰匙,就能夠鏈接無限廣闊的場景——既可以設計治病救人的藥物,也可以研發解決能源傳遞瓶頸的室温超導材料,甚至可以探索量子計算機的底層器件材料……
建立量子物理、AI與機器人的「技術飛輪」
物理學家往往擁有看透事物本質的眼光。現在回望,晶泰科技十年發展的每一個重大選擇都「恰到好處」。
創立初期,晶泰科技面臨着「做藥企還是做藥企合作伙伴」的選擇,他們選擇了后者。這樣一來,可以「輕裝上陣」,充分發揮平臺型創新技術優勢,廣泛賦能藥物研發各環節,提升新葯研發效率和成功率。
而后,他們又規劃打造自己的機器人實驗自動化工作站集羣。在「自研還是集成」的選擇面前,他們選擇「從第一行代碼寫起」的全自研模式。2023年,全球最大的生物醫藥機器人「叢林」落户上海,機器人代替人類雙手,智能調度系統堪比人類大腦,可自主完成擰開試管、粉末稱重、精準加料、液體移液、磁力攪拌等一系列動作。
如今,越來越多AI製藥企業開始着手興建自己的機器人濕實驗室,提前「落子」機器人賽道的晶泰科技已具備先發優勢。機器人實驗過程中產生和記錄的更高質量標準化實驗數據,都將成為AI模型優化迭代的「燃料」。
「自此,晶泰科技三要素——量子物理、AI與機器人組成的‘技術飛輪’開始加速旋轉,並逐漸賦能生物醫藥以外的領域。」公司首席執行官馬健透露,不久前,晶泰科技與入選「世界品牌500強」榜單的協鑫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為其提供新能源材料研發的訂單化服務,協鑫將按照項目研發進度,以里程碑方式向晶泰支付研發費用。
「副產品」數據或將成為未來最大「彩蛋」
去年,晶泰於港交所成功上市,被譽為「中國AI製藥第一股」。説到未來,公司副總裁王明泰透露,常規業務之外,還將有不少「彩蛋」。
眼下,「誰能拿到高質量、低成本的數據,誰就能佔得未來發展先機」已成業內共識。晶泰科技以標準化數據「投喂」進而實現算法模型的持續迭代,已形成「正反饋」。在公司內部舉辦的垂類應用模型與一線員工的物質結構預測比賽中,AI的預測成功率已多次優於人類。
在全球佈局上,晶泰科技持續擴大合作版圖。2023年,公司與禮來合作研發首創新葯,合作預付款及里程碑總收益達2.5億美元,刷新中國AI製藥單管線金額紀錄。目前,他們正與新加坡國立癌症中心、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等科研機構就腎透明細胞癌、非小細胞肺癌等未被滿足的臨牀需求合作研發創新葯物;與MIT共同推進「AI+機器人」平臺驅動的科學智能研究;與強生公司旗下楊森生物技術公司及多家國際藥企簽署大分子藥物發現AI平臺商業授權協議。
公司官網上,晶泰已將自己定位為「創新型研發平臺」,並孕育着新的蝶變。「數據還有更多潛力可挖。」王明泰説,今天作為「副產品」的數據或將成為晶泰明天的主打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