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除了「天神之眼」,比亞迪正在海外掀起另一場風暴 | 鈦媒體焦點

2025-02-11 14:37

智能駕駛曾經一度被視為比亞迪整個體系的最大短板,現在這家公司試圖改變這一切。

2月6日,比亞迪發佈預告稱,將提升「天神之眼」智駕能力的覆蓋面,以達到「讓每一個人都能暢享高階智駕」的目標。上述海報內容公佈之后,2月6日比亞迪A股盤中漲停,市值增長超800億元。2月7日,比亞迪A股股價繼續上漲,兩日市值累計上漲已超千億元。

2月10日晚,比亞迪宣佈全系車型將搭載「天神之眼」高階智駕技術。按照比亞迪的規劃,此后上至售價24.98萬元的宋L EV,下至售價6.98萬元的海鷗,共計21款比亞迪品牌車型都將推出可實現包括高快領航、城市記憶領航等在內的高階智駕功能。

至此,比亞迪算是補齊了此前一直被詬病的短板,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超出了市場預期——讓售價不到7萬的車型也擁有了智能駕駛功能,這是以往從未有過的情況。同時,比亞迪也在對外釋放出一個新的信號:在價格戰越打越激烈的中國汽車行業,比亞迪開始用新的方式參與競爭。

不過,如果將這次發佈會看成是比亞迪針對中國市場的一次進攻號角,那可能也不是這家公司的全部野心。

2024年,比亞迪的全年累計銷量高達427.21萬輛,同比增長老人41.26%,再次拿下全球新能源車銷冠。其中,乘用車銷量為425.04萬輛,同比增長41.1%;乘用車海外銷量達41.72萬輛,同比增長71.9%,但佔比亞迪乘用車總銷量比例不到10%。

同期,根據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祕書長張永偉預測,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可達1300萬輛,2025年銷量將在此基礎上增長30%至1650萬輛,在總銷量中佔比超過50%。

此前主管部門制定的行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35年新能源汽車要成為新車市場主流,即新車滲透率超過50%。這意味着,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提前十年達成了目標,在此過程中市場競爭的殘酷程度可見一斑。

按照機構預測,市場對比亞迪今年的銷量預測普遍在550萬輛左右。當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經接近50%后,比亞迪2025年想要拿到更多的增量,海外市場將是這家公司更樂意去努力的方向。

而更便宜的智能駕駛汽車,則是比亞迪海外戰略中,除去激進的定價策略之外,又一把新的武器。比亞迪,也正着手在海外市場掀起一場新的風暴。

例如,比亞迪上個月才正式進入韓國市場,主打車型為Atto 3(中國版本為元PLUS)。一個月過去后,韓國已成為中國大陸以外購買比亞迪元PLUS的最便宜的地方。在新加坡,比亞迪現在是最暢銷的汽車品牌。

此外,比亞迪也是泰國消費者的首選電動車品牌。在巴西,情況也一樣。2024年,比亞迪在巴西的乘用車和商用車銷量比福特高出50%。而在歐洲,雖然受制於歐洲對電動汽車徵收了17%的額外關税,但比亞迪仍成爲了2024年歐洲最暢銷的中國汽車製造商。

根據歐洲各國汽車協會的數據,上個月,比亞迪在英國、西班牙、愛爾蘭和葡萄牙等市場的銷量超過了特斯拉。

其中,比亞迪在英國、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月銷量同比增長了551%、734%和207%,而特斯拉在這三個國家的銷量則同比減少了8%、76%和29%。1月份,比亞迪的國際出貨量增長了83%,達到66,336輛,創下了月度新高。同期,據當地行業組織的數據,特斯拉1月份在德國的銷量下降了60%,在法國的銷量則下降了63%。

市場有觀點認為,今年海外交付量也將大幅增長,這要歸功於上個月投入運營的第四艘比亞迪貨船。據報道,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運輸船,可容納約9,200輛汽車。

比亞迪曾表示,預計2025年的銷量將達到500萬至600萬輛。如果比亞迪希望實現海外銷量比去年增加一倍以上的目標,那麼在2025年有一個良好的開端至關重要。

現在,比亞迪的「天神之眼」為這家公司開了一個還不錯的頭。可以預見的是,激進的定價策略和更便宜的智能駕駛,將讓比亞迪2025年在海外的各個地區和市場,給予它唯一的對手——特斯拉更大的壓力。(本文首發於鈦媒體APP,作者 | 饒翔宇 編輯 | 鍾毅)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