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2-11 15:25
繼2024年驚人的27%漲幅之后,今年迄今為止,金價已經上漲了近11%。過去16個月,黃金一直處於上漲趨勢,自2023年10月23日每盎司1809.50美元的低點以來,金價已上漲63%。自特朗普去年11月當選連任以來,金價漲勢加速,自11月15日每盎司2536.71美元的低點以來,金價上漲了16%。
在周二的亞洲交易中,現貨金攀升至每盎司2942.70美元的歷史高點,超過了周一創下的2911.30美元的上一個峰值,這是2025年以來的第八次紀錄。
隨着特朗普推出各種貿易關税,並威脅要徵收更多關税,不確定性不斷上升,投資者正轉向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特朗普最新的關税威脅引發了另一場淘金熱,將作為主要避險資產的黃金推向了新的高度,並將3000美元的里程碑價格大關帶入了人們的視野。
特朗普周日表示,他將對所有進口到美國的鋼鐵和鋁徵收25%的新關税,並補充説,他將宣佈互惠關税,將其適用於所有國家,並與每個國家徵收的關税税率相匹配。此前,特朗普還對來自最大貿易伙伴中國的進口產品徵收10%的關税,並威脅對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所有進口產品徵收25%的關税,並建議對進口汽車、計算機芯片和藥品徵收新的關税。
獨立分析師Ross Norman表示:「金價非常明確地瞄準了3000美元的水平,而且市場非常強勁。現在唯一的問題是何時會擴大規模,而不是是否會。人們本應該預期獲利回吐會出現回調,但這種情況並未出現,這反映出潛在的勢頭非常非常強勁。」
支撐黃金飆漲的「三條腿」
過去20年里,金價主要受到三個因素的推動,當這三個因素都朝着同一個方向拉動時,金價的漲幅最大。這三個驅動因素是消費者需求、央行購買和投資流動。
投資流動
人們普遍認為,關税計劃會引發美國通脹,並可能引發貿易戰,從而增加對黃金等避險資產的需求。傳統上,黃金被視為對衝通脹和地緣政治不穩定的工具。對進口關税計劃的擔憂在美國黃金期貨中體現出來,主要期貨合約的交易價格較現貨價格溢價,目前約為28美元。
其次,消息人士表示,在運往美國的黃金數量激增后,倫敦黃金市場參與者正競相從將黃金存放在倫敦的各大央行借入黃金。澳新銀行高級大宗商品策略師Daniel Hynes表示:「英國央行金庫中的黃金交易價格低於整體市場價格。這導致人們排起了長達一周的長隊,準備贖回黃金。」
全球黃金銀行正將黃金從迪拜和香港等面向亞洲消費者的交易中心運往美國,以獲得這種異常高的溢價。COMEX認證的黃金庫存為3460萬盎司,自11月底以來增長了90%以上,達到2022年6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倫敦金銀市場協會上周五也報告稱,由於運往美國的黃金激增,1月份倫敦金庫的黃金儲存量環比下降1.7%,至8535噸,價值7716億美元。
投資流動是由分散投資的願望驅動的,但也受到避險資金和對衝通脹的影響。由於這位美國總統已經展現了他的陰晴不定,這種不可預測性可能會加劇今年黃金的波動性。在這一點上,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似乎是支持黃金價格。
Westpac銀行的分析師Richard Franulovich指出,特朗普的政策令人難以預測,無論是對盟友還是對手施加關税,這些因素都提升了黃金的避險吸引力。特朗普的這些言論表明,全球金融市場面臨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大幅增加,投資者的避險需求因此增加。
全球央行需求
分析師和交易員指出,2025年全球央行的需求將保持強勁,並進一步推高價格。世界黃金協會(WGC)在一份季度報告中表示,各大央行在2024年連續第三年購買了超過1000噸的黃金。這一速度是2010年至2021年期間年均473噸的兩倍多,表明央行在推動黃金需求方面的作用越來越大。
世界黃金協會根據報告的購買量和未報告購買量的估算得出,2024年最后一個季度,特朗普贏得美國大選,各大央行的購買量同比增長54%,達到333噸。其中,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黃金消費國。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央行1月份連續第三個月增持黃金。
Exinity Group首席市場分析師Han Tan表示:「隨着中國央行在1月份恢復購買黃金,以及中國決定允許保險資金投資黃金,這些舉措似乎也增強了黃金的看漲勢頭。」
然而,鑑於央行的購買是由政策而非市場動態決定的,預測其路徑是困難的。也就是説,特朗普經常不穩定和矛盾的政策可能會鼓勵更多國家在美國國債等美國資產之外建立金融儲備,這可能會使2025年的需求保持在高位。
消費需求
另一個拉動金價的因素是消費需求,該因素目前相較上述兩大動力較不起眼。美國不斷提高的關税以及其他國家可能採取的報復措施,可能會減緩全球經濟增長,推高通脹並使貨幣政策收緊。投資者的反應是購買黃金,資金流入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最大的黃金ETF SPDR Gold Trust的持有量在2月7日躍升至2792萬盎司,較1月27日的2755萬盎司的近期低點上漲1.3%。
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和印度的消費需求可能是黃金「三隻腳」中最重要的,這兩個國家的消費需求加起來佔全球消費需求的一半多一點。2024年,中國的黃金消費需求為815.5噸,比2023年下降了10%,而印度的黃金消費需求為802.8噸,增長了5%。這兩個最大買家的總購買量為1,618.3噸,佔全球總消費需求的53%。
雖然中國和印度仍然主導着消費需求,但近年來勢頭有所減弱,這兩個國家可能正在從金價的推動者轉變為在金價回落時為需求提供支撐。
華爾街投行看好黃金后市
機構普遍預計,受貿易摩擦、地緣擔憂、各國央行持續的需求以及全球經濟增長不確定性等因素推動,黃金價格在今年內將繼續上漲。
瑞銀近期將其12個月黃金價格預測上調至每盎司3000美元。瑞銀在報告中稱:「儘管我們承認當前現貨黃金價格高於我們的公允價值估計,但黃金作為價值儲存手段和抵禦不確定性的對衝工具的持久吸引力再次得到了證明。」
花旗也調整了其黃金價格預期。該行將黃金3個月內目標價上調至3000美元/盎司,維持6-12個月目標價在3000美元/盎司不變,並將2025年平均價格預測從2800美元/盎司上調至2900美元/盎司。
高盛也設定了每盎司3000美元的黃金價格目標。高盛認為,由於美國政策不確定性持續升高,可能會長期推動央行及投資者的避險需求,這為3000美元/盎司的金價目標帶來了上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