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穎通再次衝刺港股:手握愛馬仕等大牌香水授權 年入18.64億元

2025-02-10 21:58

《科創板日報》2月10日訊(記者 徐賜豪),中國香水巨頭上市之路,迎來新進展。

港交所官網披露,香水及美粧品牌管理企業穎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穎通)日前更新招股書,繼續推進港交所主板上市進程,BNP Paribas(法國巴黎銀行)和中信證券擔任聯席保薦人。

去年7月18日,穎通控股首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但由於6個月的有效期已滿,其上市申請在1月20日被標記為「失效」。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按2023年零售額計算,穎通是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及澳門綜合市場第三大香水集團,也是前五名中唯一的香水品牌管理公司。招股書顯示,穎通目前管理的外部品牌總數為66個,包括Hermès(愛馬仕)、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等。

若其成功上市,或將成為「中國香水第一股」。

2024財年營收18.64億元,愛馬仕代理商

穎通曆史可追溯至1987年。彼時,穎通旗下的穎通遠東開始將國際香水品牌引入中國內地。1992年,穎通與國際香水巨頭InterParfums(依特香水)建立合作關係,后者為Guess、萬寶龍、Jimmy Choo和Coach等品牌的代理商,時至今日,InterParfums仍為穎通的前五大供應商之一。

2005年起,穎通成為愛馬仕香水的內地代理。據招股書披露,截至2025年2月4日,穎通控股管理的外部品牌總數為66個,包括愛馬仕(Hermès)、梵克雅寶(Van Cleef & Arpels)等,涵蓋護膚品、彩妝、個人護理產品、眼鏡及家居香氛等領域。

image

目前,穎通的業務涵蓋全球的香水、護膚品、彩妝、個人護理產品、眼鏡及家居氛圍品牌。財務數據方面,招股書顯示,2022財年-2024財年(截至3月31日止年度),穎通的收入分別是16.75億元、16.99億元、18.64億元,同期淨利潤為1.71億元、1.73億元、2.06億。

報告期內的毛利率分別為51.4%、50.4%及50.3%,淨利率分別為10.2%、10.2%、11%。

目前來看,香水是其主要收入來源。2022財年-2024財年,穎通的香水品類收入佔比分別為89.3%、88.5%和81.7%。

以截止2024年9月30日止6個月的數據為基準,其營收構成中,香水佔比高達83.1%,彩妝佔比10.5%,護膚品佔比5.7%,而眼鏡產品則佔比為0.7%。

護膚、彩妝佔比均有所提升。以彩妝為例,報告期內營收分別為6463萬元、6793萬元、1.93億元、1.12億元,佔總營收的比例為3.9%、4.0%、10.4%、10.5%。護膚業務的營收分別為7322萬元、8713萬元、1.143億元、6047萬元,佔總營收比例為4.4%、5.1%、6.1%、5.7%。

在遞表前,穎通由創始人劉鉅榮夫婦通過穎通國際有限公司分別間接持股90%和10%,夫婦二人合計持股100%。

2022年至2024年,穎通向控股股東劉鉅榮夫婦分紅分別為1.28億元、1.89億元和3.14億元,累計分紅6.31億元。

品牌「提直降代」,穎通能否破局?

值得注意的是,穎通存在供應商方面的高度集中與依賴。招股書披露,2022財年至2024財年期間,穎通向五大供應商的採購額分別達到了約8.1億元、6.98億元和7.71億元,這一數字佔據了其同年總採購額的85.1%、84.0%及81.6%。

其中,對最大供應商的依賴尤為明顯,採購額分別約為3.07億元、2.3億元和3.73億元,佔比高達32.3%、27.7%及39.5%。

穎通面臨的供應商集中問題,不僅體現在採購額的佔比上,更潛藏着失去重要供應商的風險。近年來,上游奢侈品牌紛紛開始「提直降代」,即提升直營比例、降低代理商依賴。法國奢侈品巨頭古馳的母公司開雲集團已宣佈創立美粧部門,而梵克雅寶的母公司歷峰集團也組建了高級香水與美粧部門。這一趨勢對穎通控股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穎通在招股書中坦言,若無法保有品牌商的授權,或未能維持與現有品牌授權商的關係,以及無法與新的品牌授權商展開合作,均可能對其業務、經營業績及前景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事實上,穎通已經遭遇過這樣的困境。2022年12月,穎通與一家主要品牌授權商的協議到期,而該品牌商隨后決定自行經營,導致穎通失去了一個年收入高達4.25億元的重要收入來源,佔當年總收入的25.5%。

面對這一挑戰,穎通開始嘗試從渠道商向品牌商轉型。自1999年起,穎通就開始運營自有品牌,包括眼鏡和香水等產品。然而,儘管自有品牌成立時間較早,但推出的產品數量有限,因此貢獻的收入也相對較低。2022-2024(截至3月31日年度),穎通自有品牌的收入分別為100萬元、530萬元和1700萬元,分別佔總收入的0.1%、0.3%和0.9%。截至到2024年9月30日為止的6個月,自有品牌產生的收入為650萬元,在總收入中的佔比為0.6%。

上海夏至良時諮詢管理公司的高級研究員、大消費行業分析師楊懷玉指出,穎通當前面臨的挑戰主要包括供應商依賴度高、自營品牌薄弱等。加之國際品牌和本土品牌的競爭加劇。顯然,穎通控股計劃通過本次IPO融資進一步轉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