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2-10 17:06
來源:Y趣理説
2月8日,富國低碳環保混合基金發布公告,宣佈曹文俊將不再擔任該基金的基金經理,離任日期為2025年2月8日。變更后基金經理為湯啟。
據wind數據顯示,曹文俊在任期內基金累計虧損-13.98%,表現不盡如人意。此番調整,也被外界解讀為曹文俊的「減負」之舉。湯啟是否扭轉局面,仍有待市場檢驗。
01
輝煌不再,曹文俊「水逆」不斷
曹文俊「水逆」不斷,富國基金還能託付嗎?
作為富國基金權益投資部總監助理兼高級基金經理,曹文俊曾是行業內頗具資歷的老將,履歷一度亮眼。但是近年來他的業績表現卻讓人大跌眼鏡,富國基金還值得信賴嗎?
曹文俊自2005年踏入投資圈,先后在申萬宏源研究所、申萬巴黎(現申萬菱信)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從事研究工作。在交銀施羅德期間,他還擔任過「周期組組長」,深耕周期行業,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
2013年,曹文俊在交銀施羅德正式「出道」擔任基金經理,管理交銀趨勢混合,表現相當亮眼,任職期間(2013.08-2016年)總回報高達108.05%,讓他迅速躋身行業前列。
加入富國基金后,業績「滑鐵盧」
2017年,曹文俊加入富國基金,本以為會延續他在交銀的輝煌,但現實卻恰恰相反。從管理規模到產品業績,全面下滑。
截至目前,曹文俊管理9只基金,規模也是經歷一波縮水,合計管理規模僅為44.13億元。
兩隻「門面產品」難掩整體頹勢
在其富國基金任職的10只基金中,有8只呈現負收益,堪稱「虧損專業户」。
儘管整體表現不佳,但曹文俊手中也有兩隻「扛把子」產品,勉強維持着他的名聲——富國優質發展A和富國轉型機遇,任職回報均超過60%。不過,這兩隻產品成立時間較早,市場環境和基金經理的實際操作空間與現在大不相同,已難以代表他當前的管理能力。
在虧損產品中,富國天旭均衡混合、富國趨勢優選混合、富國金安均衡精選混合和富國穩健策略6個月持有混合這四隻基金尤為慘烈,任職回報均虧損超過20%。
更讓投資者無語的是,這些產品都是在市場高位時發行的。例如,表現最差的富國穩健策略6個月持有A成立於2021年2月,正好踩在上證指數近9年的高點。這種在市場高位瘋狂發產品的操作,難免讓人質疑富國基金的戰略決策。
曾經的「明星基金經理」如今深陷業績泥潭,富國基金的投研體系和產品策略顯然需要深刻反思。對於投資者來説,選擇基金時或許更需要慎之又慎,畢竟,歷史輝煌並不等於未來保證。
02
業績低迷,老將不再穩健
業績持續低迷,富國基金老將也難逃「滑鐵盧」
儘管大盤在近期展現出「洗心革面」的走勢,市場情緒逐漸回暖,各類基金的業績也迎來了一波洗牌。受去年9月24日那波行情的推動,超過七成主動權益基金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回血,部分產品甚至走出了低谷。
市場回暖,富國基金卻依舊「躺平」?
在整體回暖的大環境下,富國基金的表現卻並不盡如人意。根據Wind數據顯示,富國基金旗下多數產品自成立以來仍然處於虧損狀態,回血一波,依舊還在填坑。
更令人意外的是,在這些虧損嚴重的產品中,竟然包括了多位資深老將管理的基金。無論是管理規模龐大的產品,還是從業時間超過十年的資深基金經理,都未能倖免於難。其中,曹文俊的多隻產品也赫然在列,進一步暴露了富國基金在主動管理能力上的短板。
基金業績持續下挫,不僅反映出部分基金經理在投資決策上的問題,更暴露出富國基金在人才選拔和公司治理方面的不足。
作為一家俱備一定市場影響力的老牌公募,富國基金顯然未能有效應對市場波動,也沒有在管理層面及時作出調整,導致業績長期低迷。
面對這樣的困局,富國基金如何調整投研策略、優化基金經理團隊,成為當下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而對於投資者來説,選擇產品時也不得不更加謹慎,畢竟,老將不一定代表穩健,規模大也不等於回報好。
03
牛市靠得住,熊市失靈?
富國基金缺「靈魂人物」?朱少醒真的扛得住嗎?
説起富國基金的權益類產品的頂流基金經理,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朱少醒。
作為富國基金的副總經理兼權益投資部總經理,朱少醒無疑是公司的「門面擔當」。
不過,隨着市場震盪加劇,朱少醒真的是富國基金的「靈魂人物」嗎?
被譽為「中國巴菲特」名號響亮,但牛市靠得住,熊市呢?
朱少醒在基金圈可不是一般人物,從業近20年,因出色的業績一度被稱為「中國巴菲特」。但是這個稱號在牛市里聽着風光,到了熊市就有點尷尬了。
他只管理一隻基金——富國天惠精選成長,但這隻基金的分量可不輕。規模高達256.59億元,不僅是富國基金主動權益產品里最大的,在整個行業也排得上號。
這隻基金自2005年成立以來,一直由朱少醒親自管理,時間上這在行業里確實算是個少之又少的存在。不過,進入2022年之后,市場震盪讓朱少醒扛不住了。
面對市場的整體下跌,朱少醒的操作和市場表現接近。牛市能賺,熊市就守不住?如果一位被稱作「中國巴菲特」的基金經理,也只能依靠牛市吃紅利,那他的抗壓能力和真正的投資實力,難免讓人打個問號。
眼下,市場的每一次牛熊切換,都成了富國基民的「贖回信號」。當大家看不到明確的希望時,選擇離場就成了最直接的反應。但僅憑朱少醒一個人的力量,真的能撐起整個權益產品線嗎?
或許,富國基金真的需要一個能在牛熊市都穩得住的「靈魂人物」,而不僅僅是靠牛市時的光環來吸引投資者。對於基民來説,信任的建立容易,維持卻很難,尤其在市場震盪的當下,更需要看到真正的抗壓能力和穩定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