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技術派|六代機提速、無人機迭代……空軍武器發展趨勢如何?(下)

2025-02-10 07:25

高超音速飛機或成「黑馬」

高超聲速飛機通常指採用吸氣式動力、最大飛行速度5馬赫以上、可在臨近空間長時間進行高超聲速巡航飛行的飛機。由於此類飛行器具有高速、水平起降、可重複使用等特徵,因此有着巨大的軍事運用前景。

2024年3月,美空軍採購項目副主管戴爾·懷特中將在眾議院軍事委員會接受質訊時透露,空軍研究實驗室正在將其高超聲速研究方向從當前的導彈轉向可重複使用的高超聲速偵察機。

近年來美國軍方和軍工巨頭已經提出了多個高超聲速飛機路線圖、概念方案及相關發展計劃等,包括DARPA和美國空軍在2007年提出的馬赫數6級 HTV-3X「黑雨燕」高超聲速飛機驗證機、美國空軍2011年提出的馬赫數4~5級高超聲速作戰飛機、DARPA在2016年啟動的先進全狀態發動機(AFRE)高超聲速飛機發動機地面驗證項目等。

SR-72高超聲速飛機設想圖。

其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製的SR-72「黑鳥之子」高超聲速作戰飛機較為引人注目。洛馬公司於2013年首次透露了SR-72研製計劃,2017年公開表示具備研製驗證機的技術條件。相關資料顯示,SR-72雙發隱身無人機本身擁有完整的偵察統並可在臨界空間攜帶新型武器,集情報收集、偵察、監控、打擊等諸多功能於一體。SR-72全長約為30.5米,最大起飛質量為80噸,能以馬赫數6巡航飛行,是SR-71戰略偵察機的兩倍,航程4800千米,有效載荷約2.5噸。

從公佈的效果圖看,SR-72採用了翼身融合且與發動機高度一體化的氣動佈局形式,雙發腹部進氣,主體脊背較為突出且從機身中部一直延伸至機身后段,后掠角三角翼也較大,單垂尾。 在動力方面,SR-72將在機身兩側靠內的位置裝備兩臺並聯碳氫燃料渦輪基衝壓組合(TBCC)發動機。據報道,SR-72可能在2025年亮相。

特種飛機開始更新換代

特種飛機是空軍裝備序列中的關鍵裝備,包括預警機、偵察機、電子戰飛機和加油機等多種類型,各自具有獨特的功能和重要性。

E-7預警機配備了相控陣雷達。

2024年8月,美國空軍與波音軍用飛機公司(隸屬於波音國防太空安全公司)簽署了一份價值25.6億美元的執行合同,用來生產首批2架E-7A「楔尾」空中預警機,美國計劃採購26架該型預警機。今年,1月22日,美國波音公司宣佈,用來為美國空軍制造第1架E-7A「楔尾」預警機的機身已經通過鐵路運抵華盛頓州倫頓的裝配廠。該機使用波音737客機平臺,配備了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開發的L波段有源相控雷達,最大探測距離600公里,並同時能追蹤多達180個目標,並引導戰鬥機攔截其中的24個。

俄羅斯在2024年開始接收首架A-100預警機,與A-50預警機相比,A-100預警機採用了新型雷達和電子設備,探測距離、自動化程度和指揮能力都有較大程度提高。但在2024年,在俄烏衝突中,至少有一架俄羅斯A-50預警機被防空導彈擊落,無論是誤擊還是烏軍擊落,都在提醒即使活動在后方也不是安全無虞,新型預警機需要更強的自衞能力和指揮控制能力。新型預警機在智能化、網絡協同化、無人化等方面將進行深度發展,重視微波與光學探測相結合。

2024年8月,美國新一代電子戰機EA-37B「呼叫羅盤」已交付空軍,根據美國空軍的公告,未來將投入10架EA-37B服役,以替換14架年限較長的EC-130H。據稱,這款新型電子戰飛機專為大國競爭設計,主要擔負對敵方指揮通信、雷達、作戰數據鏈等系統實施遠距離電子干擾、壓制和欺騙任務,可配合預警機、電子偵察機等對敵方實施信號偵察、通信干擾和防空壓制。新型電子戰飛機將使用性能更好的電子設備,具備更強的偵察和干擾能力,尤其是對相控陣雷達的干擾能力。

空中加油機方面,2024年,洛·馬公司臭鼬工廠在5月和11月分別公佈了有人和無人兩型隱身「下一代空中加油系統」(NGAS)概念圖。其中有人機採用內埋式雙發佈局,無人(可選有人)機主翼為后掠翼。美空軍計劃將KC-135加油機打造成無人機母機,設想1架飛機可搭載100架無人機。同時,美國空軍計劃在2025年測試KC-135加油機的自主飛行能力,以減少機組人員的工作量。

彈藥朝着高超聲速、低成本等多方向發展

現代戰爭通常從空襲開始,突然性大,破壞力強,範圍廣泛,過去20多年,亞音速巡航導彈、深入敵后的隱身戰機以及防區外空地導彈是開戰之初的「踹門者」,隨着高超聲速導彈的出現,這種武器也加入了上述武器的行列。現有的導彈防禦系統難以攔截高超聲速武器,這在俄烏衝突中已經被證明。高超聲速武器飛行速度大於馬赫數5(約1600米/秒),具有飛行速度快、彈道難以預測等特點,具備很強的突防性能和打擊性能,已經成為諸多國家爭相研製的高端武器。

「匕首」高超聲速導彈多次在俄烏衝突中實戰使用。

2024年3月,美國空軍在關島成功進行了一次「空射快速響應武器」(ARRW,即AGM-183A空射高超聲速導彈)測試。雖然此次試射獲得成功,但對於被打入「冷宮」的AGM-183A導彈項目來説意義不大。2023年3月,美國空軍宣佈AGM-183A導彈項目下馬。目前,美國空軍已經將精力放在吸氣式高超聲速導彈項目上——HAWC項目。在空射高超聲速導彈領域捷足先登的俄羅斯則在批量「匕首」導彈的同時,還將該導彈集成在蘇-34戰鬥轟炸機上,進一步擴展導彈的載機適應性。

「高超聲速攻擊巡航導彈」項目成為美國空軍的「新寵」。

空射高超聲速導彈成為空軍防區外遠程打擊的新寵,「舊愛」——亞聲速防區外空地導彈也沒有被拋棄。2024年9月,美國洛·馬公司展出了AGM-158「聯合空對地防區外導彈」(JASSM)的最新改進型號——AGM-158XR。導彈射程據稱增加至1800千米,增加了近兩倍,擁有更強的隱身能力,但價格卻降低近一半。雖然亞聲速防區外空地導彈速度上無法與高超聲速導彈相提並論,但是低空突防也有自己的優勢,可與高超聲速導彈配合作戰,進一步強化空軍的遠程縱深打擊能力。

上述武器屬於高端彈藥,價格自然也是高昂,即使財大氣粗的大國也難以持續在戰場上高強度使用。俄烏衝突也表明,面對中等實力國家的對手,即使手上擁有上千枚彈道導彈、巡航導彈等遠程精確打擊武器,也無法在戰場上持續使用。現在,越來越多國家開始重視研製價格相對低廉的遠程精確制導武器。

美國初創防務企業推出的低成本巡航導彈「梭魚-500」,射程超過900千米。

目前,美國空軍和美國國防部下屬的國防創新小組選定4家企業參與開發「企業測試載具」項目。該項目旨在開發一款成本低廉、可大規模部署的中遠程空射型巡航導彈。以安杜里爾工業公司推出的「梭魚」系列巡航導彈為例,「梭魚-250」射程超過370千米,「梭魚-500」射程超過900千米,「梭魚」導彈的目標單價是30萬美元。遠低於AGM-158導彈(價格普遍超過200萬美元)。還比如,美國空軍目前正在研製一種新型的低成本空艦導彈,這種導彈將配備相對廉價的導引頭,並具備防區外精確打擊敵方水面艦艇(包括地面目標)的能力,將導彈的目標採購價格控制在了15萬美元/枚的水平。

在空空導彈方面,射程更遠的新型超遠程空空導彈成為空戰的新寵,新型超遠程空空導彈普遍採用抗干擾能力更強的複合制導方式(主動雷達+紅外成像,可能還有被動雷達制導),作戰能力更強。導彈射程普遍超過200千米,甚至達到300千米以上,主要用於遠程獵殺對方的預警機、電子戰飛機、空中加油機等高價值特種飛機,打擊對手的空中作戰體系的關鍵節點。美國推出的AIM-120D增程彈射程達到160千米,基本完成研製的AIM-260導彈射程超過260千米,可實現所謂的「穿透型制空」。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