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傳奇富豪「玩脱」了,觸發財信商業帝國連鎖破產

2025-02-07 17:15

出品 | 鳳凰網風財訊

作者 | W=T=T

蛇年節后剛開工,地產界和金融界就迎來一個大消息。

財信發展(000838.SZ)發佈公告稱,其控股股東財信地產及間接控股股東財信集團,在撤回預重整申請后,已向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正式提交破產重整申請。

同日,財信發展公告稱,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將於2月5日發佈網絡拍賣公告,擬分三批拍賣財信地產質押的財信發展7243.46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6.58%。

財信發展爲財信地產的上市平臺,母公司為財信集團,由盧生舉直接控股40.9%、間接控股14.1%,為實質第一大股東;另由廣東歐昊集團控股45%,歐昊集團具有碧桂園資本背景。

財信發展公告顯示,「公司與財信地產及財信集團為不同主體,具有獨立完整的業務及自主經營能力,上述事項不會對公司日常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財信地產及財信集團的破產重整申請是否被法院受理,以及未來能否通過重整實現重生,仍存在不確定性。

這已經不是「財信系」的第一次破產申請。

2024年10月,財信集團的全資子公司重慶融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重慶融達」)的破產申請,由重慶第五中級人民法院正式受理,該申請由恆豐銀行重慶渝北支行提出。

財信集團曾是持有「金融全牌照」的商業帝國,盧生舉甚至赴美擬收購芝加哥證券交易所;財信地產則是地產界「重慶五虎」之一,緊隨龍湖、金科、東原、華宇,從西南走向全國進行佈局,一度躋身「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

伴隨房地產洗牌、金融調整,財信系的「連鎖破產」拉開序幕,其創始人盧生舉被質疑套現移民這個傳奇富豪的商業帝國將何去何從

傳奇富豪盧生舉的「全牌照帝國」

盧生舉在地產和金融領域,都留下了「傳奇富豪」的印記。

坊間資料顯示,盧生舉1980年高中畢業后便進入大足縣鐵器加工廠任採購員,那時他14歲。1982年走出大足的盧生舉在重慶和涪陵地區從事貿易工作,1992年開始擔任涪陵國企「蜀東實業發展公司」的經理,該公司后改製爲民企,由盧生舉全資控股。

小縣城、採購員、國企,這是盧生舉的普普通通「前半生」,和他轟轟烈烈的「后半生」形成鮮明對比。

僅僅花了約20年時間,在各路人馬資源的扶持下,盧生舉以「財信」的新身份,風馳電掣佈局了一個跨越地產、環保、金融等產業,基本實現「金融全牌照」的商業帝國。

這一階段,盧生舉還有一個廣泛流傳的成名事件——

十年前,中國企業強勢出海,被戲稱為「啥都敢買、買啥的都有」。但那時候,敢舉牌美國證券交易所的,還是隻有盧生舉一人。

2016年-2018年的兩年多時間,重慶財信牽頭的財團都在發力收購芝加哥證券交易所。雖然最終美國證監會以多達76頁的行政令否決了交易。但盧生舉帶着重慶財信,在當時的美國市場刻下了中國資本「豪橫」的印記。

可能更讓美國資本圈沒想到的是,這位盯上了150歲芝交所的中國商人,在舉牌前第6年才堪堪取得上市身份。2010年,重慶財信成為國興地產的實控人,握得一家上市公司。

而在房地產界,2010年,盧生舉才第一次在重慶立起一個地標項目「重慶財信城市國際」。據當地流傳,這塊地「重慶渝北區龍溪街道金龍路600號土地」是2006年底盧生舉與季偉得到雷德明等人幫助,逼退競標對手才得以獲得。雷德明則是八九十年代重慶最大的黑幫團伙成員,2009年落馬被判刑。

無論黑白,在上一個20年,盧生舉的發展可謂一路「狂飆」。

據鳳凰網風財訊盤點,盧生舉及旗下公司仍是恆大人壽、重慶農商銀行(渝農商行601077.SH)、安誠財險、華澳信託、銀灃基金等金融公司的股東。

財信一度是恆大人壽的第二大股東,僅次於恆大集團;也曾是華泰保險、聚興小貸、中墾租賃等公司的股東,掌握銀行、‌證券、‌保險、信託、基金、金融租賃、小貸等金融牌照。

財信的地產業務也一度遍及重慶、成都、天津、石家莊、連雲港、常州等城市。甚至在2015年,由於地產業務帶動財信發展股價高漲了60倍,市盈率高達200倍,吸引了金科地產創始人黃紅雲的入股成為前十大股東,引發市場猜測不斷。

玩脱的「財信系」將何去何從?

財信發展自2015年營業收入突破6億元關卡后便一路增長,至2020年營收已超過60億元,2021和2022年公司營收持續下跌,但由於2022年公司淨利潤扭虧為盈且持續盈利,外界並未深究其風險。

甚至2021年,盧生舉還找來了實力買家,天眼查顯示當年8月,重慶財信註冊資本金由11.16億元增至20.29億元,而新增的9.13億元資本來自廣東歐昊集團。

天眼查顯示,歐昊集團的實控人為張棟樑,其通過直接控股以及「廣東亨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間接持股來控股歐昊集團。而廣東亨至投資的註冊地址為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的碧桂園總部。廣東亨至投資的另一位大股東趙琳琳則是碧桂園旗下「鳳悦酒店管理(廣東)有限公司」附屬企業「悦喜珍之寶餐飲管理(江蘇)有限公司」的董事長。

歐昊集團持股6%的股東廣東赫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註冊地址也是碧桂園總部,且該司創始人康文哲長期任職碧桂園。歐昊集團副總裁李雪峰也被曝光在碧桂園工作。

此外,2022年重慶財信將所持上市公司財信發展1.16億股股票協議轉讓給兩名自然人——賈啟超、宋葉。此二人也被媒體報道稱身后都能看到碧桂園的影子。

鳳凰網風財訊注意到,一系列增持和轉讓的操作,讓不少人忽略了,2022年盧生舉已經開始撤退。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2023年間盧生舉已通過轉讓和減持等方式套現近18億元。

彼時據重慶媒體黃桷樹財經報道,盧生舉妻子陳靜疑似已經辦理移民手續。其在公開註冊信息中名字已變更為英文「KELLY CHEN」。

直到2022年底,財信系的雷開始爆出水面。

當年12月17日,京東拍賣平臺發佈公告,中國長城資產重慶分公司將拍賣持有的重慶財信房地產開發集團債權資產,債權總額6.13億元,其中債權本金5.57億元。

2023年,華澳信託投資於世茂相關產品暴雷,9.57億本金及利息違約。后華澳信託與世茂溝通以廈門市思明區演武西路188號20-35層辦公、601單元、1903單元、1905單元、1906單元持有型辦公房地產「抵債」。當年華澳信託的營收同比下滑53.95%,淨虧損4.31億元,連續大幅虧損。

財報資料顯示,華澳信託的業務結構中房地產佔比最大。截至2023年末房地產類信託資產仍達98.8億元,佔比42.81%,位居首位。2021年末這一比例則達45.5%。

財信系唯一的上市平臺財信發展,股價已跌至2.47元(截至2025年2月7日收盤),總市值27.18億,相較2016年高峰時超過200億元的總市值,市值已經縮水超過86%。

而始終低調得甚至無法在公開場合找到一張單人照片的盧生舉,已悄無聲息地卸掉了很大一部分風險,如今他已在公開場合隱遁數年、蹤影成迷。

公開信息顯示,截至目前,盧生舉直接關聯的股權凍結3條,對應約11.2億元人民幣;盧生舉相關起訴的涉訴金額約25億元。這筆債,何時能平,只有天知道。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