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煤炭開採行業點評:換個角度看2025年煤炭增產空間

2025-02-07 15:14

事件。2024 年全國規模以上分省區原煤產量排名公佈,同時各省也陸續釋放了2025 年煤炭行業生產目標信號。

2024 年全國煤炭生產情況。2024 年全國規模以上企業累計生產原煤47.59 億噸,2023 年同期累計生產46.58 億噸,同比增長2.2%;其中,內蒙古、新疆、陝西、貴州和甘肅2024 年原煤生產增量位於前五位,增量分別為0.86 億噸、0.84 億噸、0.19 億噸、0.14 億噸、0.07 億噸。在總量增長背景下,2024 年仍有六個省份出現產量下滑。其中,山西受安監影響,產量受損最為嚴重,2024 年產量同比減少0.88 億噸;黑龍江、雲南、安徽、河北、江西五省產量合計同比減少0.31 億噸。

從結構上來看:

內蒙產量超越山西成為產量第一大省:山西省24年受安監影響產量下滑0.88億噸,而內蒙不減反增,同比增長0.86 億噸,超越山西成為全國產量第一大省。

新疆產量持續釋放,增速居全國首位:2024 年,新疆原煤產量首次超過5 億噸,達5.41 億噸,同比增長0.84 億噸,增速高達18.4%,居全國首位。

西部寧夏、甘肅等省份產能釋放明顯加快:隨着資源勘探推進以及建設煤礦穩步進行,西部寧夏、甘肅等省份產能釋放明顯加快。寧夏產量由23 年0.99億噸增長到24 年1.04 億噸,成為億噸級產煤大省;繼2023 年雲南超過黑龍江進入前十后,2024 年甘肅一舉超過前兩者,進入前十。

煤炭生產集中度進一步提高:晉陝蒙新四大主產區2024 年煤炭產量合計38.9 億噸,產量集中度為提升至81.7%(2023 年為81.3%)。

2025 年原煤生產增量空間有限。根據各省兩會工作會議2025 年煤炭生產目標以及2024 年各省生產情況,2025 年,主產省山西、內蒙古基本工作目標統籌安全穩定供應和綠色低碳轉型等,沒有着重強調煤炭增產任務,考慮到2024 年晉陝蒙三省煤炭產量同比僅增長0.5%,亦側面表明了產能剛性或逐漸成為共識,主產省(不含新疆)增產瓶頸凸顯。新疆2025 年工作目標全力打造國家大型煤炭供應保障基地、穩步推進煤田火區治理等,亦未着重強調煤炭增產任務,但考慮到2025 年作為「十四五」收官之年,中東部、東北、西南等地潛在開發資源相對有限,國內煤炭供給或繼續呈現西部擴張,2025 年新疆煤炭產量繼續保持增長態勢,根據新疆煤炭交易中心測算,25 年新疆產量有望達到5.7 億噸,同比增約2923 萬噸。2025 年仍有部分省份有增產計劃,主要集中於陝西省增約1996 萬噸,甘肅省增約359 萬噸,此外考慮到山西省25 年 受安監影響因素消除,結合25 年山西省13 億噸的產量目標,我們預計山西省2025 年或有3126 萬噸左右煤炭產量回補,故綜上,理想狀況下,我們估算2025 年全國煤炭主要增產省份合計貢獻增量約0.85 億噸。除了增產,還要考慮因資源枯竭、非主產區的小煤礦、及存在安全隱患及長期停產停工的礦井等去產能情況,參考近年來非主產區產量下滑情況,我們預計2025 年山東、安徽、青海等地區仍處於產量下滑周期,預計減少產量約2500~3000 萬噸。綜上,在主產區均能順利完成產量目標的理想情況下(不考慮表外轉表內、增產不增量等現象),2025 年產量淨增量僅5500~6000 萬噸,同比增長約1.2~1.3%,增速較2024 年繼續放緩。

投資策略。我們一直強調「本輪煤炭板塊上漲核心在於價格的可持續性,而非價格彈性」。重點推薦困境反轉的中國秦發,績優的電投能源中國神華陝西煤業新集能源中煤能源淮北礦業昊華能源晉控煤業。此外,重點關注未來存在增量的華陽股份甘肅能化。啟動增持回購的淮北礦業、平煤股份

風險提示:煤炭產量超預期,煤炭需求不及預期,假設測算可能產生的誤差風險。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