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2-07 04:14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記者 李靜 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近期,人形機器人行業接連迎來利好消息,產業鏈多家上市公司紛紛透露了相關佈局,概念板塊在A股市場上的表現也持續活躍。多家機構表示,人形機器人產業即將進入快速發展期,已正式迎來商業化元年,市場空間廣闊,看好板塊后續投資機會。
產業將進入快速發展期
春節過后的首個交易日,包括AI大模型、人形機器人等在內的多個概念迎來開盤大漲,當日同花順人形機器人概念指數大漲3.52%,板塊內超九成個股上漲,多隻概念股漲停。今年以來,同花順人形機器人概念指數已累計漲超15%,板塊內30多隻個股累計漲超20%,震裕科技、五洲新春、安培龍等個股累計漲幅超過50%。
近段時間,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利好消息頻出。繼OpenAI重啟機器人研究併發出招聘后,美國當地時間2月4日,AI機器人公司Figure創始人宣佈終止與OpenAI合作,Figure在全自主研發的、完全端到端機器人AI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未來30天內,公司將向外界展示「人形機器人上從未見過的東西」。此外,在2025年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人形機器人亦是焦點,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勛帶着14臺機器人上臺亮相;特斯拉CEO馬斯克也透露,計劃在2025年生產數千台人形機器人,2026年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產量將增加10倍。
國內來看,包括華為、比亞迪、小米、小鵬等企業早已紛紛入局機器人賽道,同時,智元、宇樹、樂聚、優必選等國內多家機器人等主機廠商正加大出貨力度。如1月24日,智元機器人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稱,2024年公司生產的通用具身智能機器人已經實現1000台累計下線。目前優必選已與比亞迪、吉利、富士康等知名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其生產的Walker S1系列人形機器人已進入上述企業的工廠「打工」。
「近年以來,全球及中國主流科技及製造巨頭紛紛開始佈局機器人產業,近期迎來密集期。2025年放量較為明確,有望迎來新一輪密集催化期。」中信證券稱,2024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出貨數量將達到2000台以上,目前主流廠商在手訂單累計已超過1萬台,預計202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出貨將達到1萬至2萬台。
多家上市公司透露相關佈局
記者注意到,從近期的上市公司公告以及投資者互動平臺來看,上市公司正在紛紛佈局,加速切入人形機器人賽道。
祥鑫科技近期公告稱,公司與廣東省科學院智能製造研究所簽署了《合作協議書》,雙方決定聯合共建「祥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科學院智能製造研究所人形機器人關鍵零部件聯合技術創新中心」,雙方將共同研發人形機器人智能化解決方案,打通人形機器人從研發到生產的全鏈條。
2月5日,針對投資者提問的「公司生產的家庭陪護機器人產品銷售情況如何」問題,機器人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回覆稱,公司的養老康復機器人在部分康復醫院和養老機構實現示範應用,公司也將持續開發醫療康養領域新產品,以滿足市場新應用。
產業鏈上多家企業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透露了公司相關佈局。如三花智控表示,人工智能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公司已對機器人機電執行器方面展開持續研究和產品開發工作。肇民科技稱,公司目前積極與客户共同開發人形機器人精密零部件新品,相關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奧比中光表示,目前公司已就相關產品/方案與部分人形機器人客户進行適配,並持續提升技術研發及運營效率,以期不斷提高在人形機器人等新興場景的市場佔有率。
昊志機電(維權)透露,公司研發的力矩傳感器主要用於機器人整機上,作用於末端,識別力和扭矩,目前公司產品已應用於按摩機器人,且已形成批量銷售。同時,公司已於2024年11月設立子公司「廣州市昊志機器人有限公司」,該子公司主要承接公司機器人事業部業務,負責機器人核心功能部件以及RV減速器等機器人領域功能部件研發、生產、銷售等業務,截至目前,上述相關產品均已形成銷售。公司將持續關注機器人領域發展情況並積極開拓公司產品在機器人行業的市場。
還有公司正在積極募集資金切入人形機器人賽道。中堅科技去年底發佈的經修訂的定增預案顯示,公司新增募投項目——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化項目,總投資額為30384.25萬元,項目建成后,公司將年產各類人形機器人結構件、執行器、傳感器及電子皮膚等產品共計101萬件。
機構看好板塊投資機遇
多家機構表示,人形機器人產業化大趨勢明確,看好人形機器人的后續投資機遇。其中,興業證券在研報中表示,在今年值得關注的十大產業趨勢中,人形機器人方面,海外巨頭量產指引積極,國內多元玩家積極入局。2025年人形機器人產業鏈有望從主題投資進入盈利兑現階段,得益於中國製造業加成下的成本控制優勢,以及國內多元化應用場景下商業化閉環具備,國內機器人整機廠商有望受益於成本端和需求端的雙重優勢,從而逐漸在國際上展現出競爭力。同時,國內外機器人逐漸步入量產階段,帶動全產業鏈受益。關注產業鏈價值量較大的零部件環節,如電機、滾珠絲槓、減速器、傳感器等。
中信證券認為,人形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全球主要整機廠商陸續開始出貨,人形機器人迎來商業化。目前行情並非特斯拉一家引領,2025年放量較為明確,有望迎來新一輪密集催化期。同時,泛AI應用的行情主線仍將延續,機器人是其重要的分支賽道之一,看好板塊后續機會。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機構對於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相關企業關注度不斷增加,且正在加速針對板塊進行調倉佈局。同花順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包括基金公司、券商、陽光私募、險資等諸多投資機構正在積極調研人形機器人板塊,已有兆威機電、奧比中光、匯川技術約30只概念股受到機構調研,機器人領域的佈局成為機構關注重點。其中,1月13日以來,小模數齒輪行業龍頭企業豐立智能連續多日迎來機構登門,包括中金公司、財通證券資管、廣發基金等共計240家機構對該公司的業務情況等進行了關注與問詢。
同時,不少機構已對機器人概念進行加倉。如三花智控此前1月7日發佈的大股東持股情況公告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0日,公司登記在冊的十大大股東持股情況方面,相較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得到了科威特政府投資局、全國社保基金一零二組合、中歐時代先鋒股票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的繼續加倉或新進重倉。另外,從基金四季報來看,機器人概念股也獲得多位基金經理重倉持有。如長盛軸承為金鷹基金張展華管理的金鷹中小盤精選A前十大重倉股第一位,同時也被格林基金劉贊管理的格林高股息優選A、格林鑫利六個月持有C也在去年四季度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