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DeepSeek強勢刷屏港股!恆生科技指數漲近3% 人工智能概念股領跑

2025-02-06 16:36

財聯社2月6日訊(編輯胡家榮)今日港股三大指數震盪走強。截至收盤,恆生指數漲1.43%,報收20891.62點;科技指數漲2.63%,報收5059.38點;國企指數漲1.64%,報收7690.35點。

image

注:恆生指數的表現

今日港股市場迎來普漲行情,AI相關概念股全線走強,並帶動半導體、醫藥、消費電子及汽車板塊集體攀升。

值得關注的是,港股三大指數的賣空比例仍維持在較低水平。數據顯示,恆生指數、科技指數和國企指數的賣空比例分別為15.42%、16.52%和15.66%,

DeepSeek概念股領漲 高盛看好AI應用層潛力

作為近期市場焦點,DeepSeek憑藉算法與硬件的協同優化,顯著降低訓練和推理成本,其技術進展推動投資者重新評估中國AI企業的競爭力。

受此提振,心動公司(02400.HK)、地平線機器人-W(09660.HK)、閲文集團(07772.HK)、中芯國際(00981.HK)、金山雲(03896.HK)分別上漲15.87%、14.44%、7.79%、7.16%、6.10%。

image

注:DeepSeek概念股的表現

高盛最新報告指出,DeepSeek的崛起標誌着全球AI產業重心從硬件基礎設施向軟件應用層遷移。這一趨勢不僅挑戰了美國在AI領域的傳統優勢,也為中概股帶來結構性機會。報告強調,騰訊、阿里、百度等企業在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等應用層佈局廣泛,短期表現或優於硬件類標的。

半導體:算力需求長期邏輯未改

儘管DeepSeek R1通過技術優化降低了短期算力需求,但中信建投認為,隨着AI模型向深度推理階段演進,算力需求仍將呈爆發式增長。

截至收盤,華虹半導體(01347.HK)、中芯國際(00981.HK)、上海復旦(01385.HK)分別上漲7.51%、7.16%、5.83%。

image

注:半導體股的表現

醫藥股借勢AI創新

AI技術向生物醫藥領域的延伸同樣引發市場關注。截至收盤,科倫博泰生物-B(06990.HK)、百濟神州(06160.HK)、藥明康德(02359.HK)分別上漲6.72%、2.77%、3.64%。

image

注:醫藥股的表現

消息方面,百濟神州透露已將AI應用於藥物研發與生產環節,而「木頭姐」凱西·伍德近期亦強調,AI與醫療保健的結合是尚未被充分定價的投資機遇。

消費電子:AI功能催生換機潮

受AI提振還有消費電子股。截至收盤,比亞迪電子(00285.HK)、舜宇光學科技(02382.HK)、高偉電子(01415.HK)分別上漲19.58%、9.88%、8.57%。

image

注:消費電子股的表現

消息方面,市場分析機構Canalys在2月5日發佈的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增長7%,出貨量達到12.2億部,成功扭轉了連續兩年下滑的局面。

除了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整體回暖,近期DeepSeek等AI應用的爆火也為行業注入了新的增長動力。隨着AI技術的快速普及,消費者對搭載先進AI功能的智能手機需求顯著提升。

汽車股受智駕利好刺激

截至收盤,比亞迪股份(01211.HK)、理想汽車-W(02015.HK)、小鵬汽車-W(09868.HK)分別上漲11.51%、6.08%、3.79%。

image

注:汽車股的表現

消息方面,比亞迪將於2月10日19:30在深圳總部召開智能化戰略發佈會。比亞迪提出,希望通過比亞迪「天神之眼」系統,讓每一個人都能暢享高階智駕。

據媒體此前報道,比亞迪在2025年產銷規劃中,希望其中至少60%能夠搭載高速NOA及以上的智駕系統,有望拉動NOA成為10-15萬元車型的普及型配置。

此外根據乘聯會預測,2月新能源車滲透率或達41.1%,隨着假期因素消退,行業有望迎來環比改善。

個股異動

【智雲健康一度漲超19% 宣佈接入DeepSeek-R1模型】

智雲健康(09955.HK)漲3.73%,盤中一度漲超19%。該公司早間公佈,將DeepSeek-R1模型接入其專屬醫療人工智能「智雲大腦」,進一步增強數據挖掘能力並提升醫院SaaS及藥店SaaS的慢病管理效率。

【聯想集團漲超5% 市場或迎來換機潮】

聯想集團(00992.HK)漲5.12%,報收11.50港元。消息方面,微軟、聯想的AIPC都已接入DeepSeek。根據Canalys數據,其預計2025年AIPC出貨量有望達1億台,佔比40%,到2028年AIPC出貨量有望達到2.05億台,佔比70%,2024-2028年複合年均增長率高達44%。

此外,國泰君安發佈報告稱,近期Deepseek開源模型的硬件適配成本更低且推理表現優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