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2024年公募基金四季報全量盤點:總規模攀升至32.41萬億 華夏基金以177.07億利潤居首(附重倉股)

2025-02-06 11:30

專題:聚焦2024年公募基金四季報 如何調倉換股?

  來源:天相投顧有限公司

  研究員 尹書揚

  郵箱:yinsy@txsec.com基金從業資格編號: P1007786100001

  研究員 任增光

  郵箱:renzg@txsec.com基金從業資格編號: A20231218010345

  公募整體規模方面,截至 2024 年四季度末,公募基金整體規模 32.41 萬億元,較 2024 年三季度末規模 31.71 萬億元增長 2.21%;

  基金分類規模方面,2024 年四季度,天相一級分類商品基金及其他基金(主要為REITs)規模環比增長較高,分別為 30.84%和 19.26%,而基金中基金(FOF)和混合基金規模環比下降 9.61%、7.32%;

  管理人規模方面,規模前十大管理人規模合計 12.96 萬億元,佔全市場規模 40.0%,佔比較上季度末減少 0.75 個百分點;

  主動權益方面(包含天相二級分類積極投資股票基金、偏股混合基金、靈活配置混合基金),2024 年四季度,銀河基金以 19.36%的規模加權季度收益率在百億以上基金管理人中表現較好;

  主動偏債方面(包含天相二級分類偏債混合基金、純債債券基金、混債債券基金),2024 年四季度,華泰保興基金以 4.40%的規模加權季度收益率在百億以上基金管理人中表現較好;

  管理人利潤方面,2024 年四季度,華夏基金、博時基金、國泰基金本期利潤合計排名前三,分別為 177.07 億元、91.91 億元、84.97 億元;

  重倉股方面(主動股混基金),寧德時代排名榜首,美的集團第二、貴州茅臺第三。公募增持市值排名中寒武紀第一、中芯國際第二、中興通訊第三;公募減持市值排名中際旭創第一、陽光電源第二、紫金礦業第三。

  2024 年,中國 GDP 同比增長 5.0%,總量首次突破 130 萬億元。滬深 300 指數全年上漲 14.68%,為 2021 年以來首次實現年度正收益。目前,公募基金管理人 2024 年四季度報告已基本披露完畢,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以下將對四季度公募基金規模、持倉、收益以及部分基金經理觀點等情況進行盤點。

一、基金市場規模情況盤點——總規模 32.41 萬億,大幅攀升

  截至 2025 年 1 月 22 日,共 161 家公募基金管理人披露了 2024 年四季報,整體規模為 32.41 萬億元(含估算,不含公募化集合產品),環比 2024 年三季度 31.71 萬億規模增長 2.21%,同比 2023 年四季度 27.31 萬億規模增長 18.68%。其中,天相一級分類商品基金及其他基金(主要為 REITs)規模環比增長較高,分別為 30.84%和19.26%,而基金中基金(FOF)和混合基金規模環比下降 9.61%、7.32%。

  剔除貨幣基金后,全市場非貨基金規模合計 19.15 萬億元,環比 2024 年三季度 18.92 萬億增加 0.23 萬億。

二、基金管理人規模情況盤點——前十合計 12.96 萬億元,佔比 40.0%

  截至 2024 年四季度末,規模前十大管理人規模合計 12.96 萬億元,全市場基金管理人規模合計 32.41 萬億元,規模前十大管理人規模佔比為 40.0%,佔比較上季度末減少 0.75 個百分點。近三年,前十大管理人合計規模佔比整體呈現下降趨勢,然而近一年波動較大。

  截至 2024 年四季度末,對 161 家公募基金管理人進行主動權益基金產品規模加權季度收益率統計 (包含天相基金二級分類積極投資股票基金、偏股混合基金、靈活配置混合基金)。主動權益管理規模在百億以上的基金管理人中,銀河基金 2024 年四季度規模加權收益率為 19.36%,表現較好。

  從全市場角度看,大部分主動權益公募基金管理人在 2024 年四季度實現正收益,規模加權季度淨值增長率在 -10%到 20%之間,規模較大的管理人集中分佈在-5%左右。

  對 161 家公募基金管理人進行主動偏債基金產品規模加權季度收益率統計(包含天相基金二級分類偏債混合基金、純債債券基金、混債債券基金),華泰保興基金以 4.40%的季度收益率在百億規模以上表現較好,所有基金管理人均實現盈利。

  對基金管理人 2024 年四季度的利潤按天相基金一級分類進行匯總,如下圖所示。華夏基金的季度合計利潤排名第一,為 177.07 億元。

三、基金持倉情況盤點——混合基金股票倉位小幅上升,至 79.08%

  2024 年四季度,全市場混合基金股票平均倉位較上期增加0.03 個百分點,由上季度的79.05%上升至79.08%;債券平均倉位較上期增加 0.15 個百分點,由上季度的 12.21%增加至 12.36%。本季度 A 股行情持續震盪,混合基金繼續保持高股票倉位運作。

  從基金管理人角度看,益民基金、德邦基金、路博邁基金、國融基金、渤海匯金資管、朱雀基金、恆生前海基金、合煦智遠基金、富達基金、農銀匯理基金,增加了股票的持倉比例;永贏基金、蜂巢基金、中科沃土基金、合煦智遠基金、富榮基金、格林基金、華泰資管、博遠基金、弘毅遠方基金、國壽安保基金,增加了債券的持倉比例。

四、全市場重倉股及增減持情況——寧德時代、美的集團、貴州茅臺居重倉股前三

  截至 2024 年四季度末,主動股混基金(包含天相一級分類中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且不含指數型基金,下同)的重倉股TOP10 如下表所示,寧德時代排名榜首,美的集團第二、貴州茅臺第三。

  2024 年四季度立訊精密漲幅超過 10%,寧德時代、美的集團、寒武紀和北方華創的漲幅超過 6%。重倉股 TOP10 中僅持有寧德時代和美的集團的基金數量在 1000 只以上。2024 年四季度末以來,榜單中絕大部分股票下跌,其中五糧液跌幅最大,為-6.92%。

  2024 年四季度,主動股混基金增持前三是寒武紀、中芯國際和中興通訊,增持市值分別為 96.32、70.81 和

  56.42 億元;減持前三是中際旭創、陽光電源和紫金礦業,減持市值分別為 156.03、142.84 和 114.41 億元。從四季度漲跌幅來看,增持 TOP10 股票除通威股份外均上漲,其中寒武紀、中芯國際、恆玄科技麥格米特的漲幅超過 50%;減持 TOP10 股票除瀾起科技外均下跌,其中中際旭創和陽光電源的跌幅超過 20%。

五、熱門基金經理觀點及持倉變動

  2024 年四季度多位受到市場關注的基金經理進行了倉位調整,以下列出 3 位基金經理(排序不分先后)四季度市場回顧、倉位調整及后市展望。

  1、鍾帥——華夏行業景氣混合

  鍾帥觀點表示:四季度以來在管理層對於經濟和資本市場的一系列利好政策刺激下,市場整體出現較大幅度反彈。雖然這些政策的實際落地效果仍然值得進一步觀察,但畢竟在態度上是一個巨大的轉變,結合目前相對較低的估值水平,市場給予了這些政策較好的預期,期待國內經濟能夠止跌回升。同時,人工智能技術仍然在不斷取得激動人心的進步,人工智能技術必將對全球經濟和人類社會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我們應該給予人工智能

  技術超過經濟周期本身更多的關注。報告期內本基金繼續維持了TMT 板塊相對較高的投資比例。同時政策層面明確表示大力支持併購重組,組合加大了對於具備長期投資價值的中小市值股票的關注。儘管困難重重,我們依然認為中國經濟具備較強的內生增長潛力,希望經濟刺激政策能夠進一步釋放市場活力,以使得經濟基本面能夠得到切實改善。組合將繼續圍繞人工智能技術及其相關產業鏈挖掘潛在受益投資標的,在保持TMT 板塊相對較高配置比例的同時加大對於具備長期投資價值的中小市值公司的關注。

  由上表可知,四季度華夏行業景氣混合前十大重倉股變動較大,有 6 只為新增,排名前三位的傳音控股勝宏科技鉑科新材佔淨值比分別為 6.45%、5.92%和 3.31%,整體持倉較為分散。

2、嚴凱——東方人工智能主題混合 A

  嚴凱觀點表示:隨着數字經濟和人工智能(AI)技術的迅猛發展,半導體產業正日益成為支撐新一代信息技術(如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能)應用的關鍵基礎。高性能半導體芯片為人工智能提供了強大的算力支持,推動了這一產業的快速增長。因此,半導體產業不僅是現代製造業的基石,更是數字經濟轉型的核心支柱。在推動 AI、大數據、雲計算等行業迅猛發展的過程中,半導體芯片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隨着 AI 應用場景的日益多

  樣化和深度發展,對更高算力、更低能耗和更高集成度的芯片需求也日益增長,這迫使半導體產業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尤其是在集成電路的先進製造工藝方面。隨着技術不斷突破,半導體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增長機遇。在全球科技競爭和供應鏈安全的背景下,國家對半導體產業的支持也愈加堅定。從政策引導、税收優惠到人才培養,各項舉措有力促進了半導體產業的國產化進程。自主研發和製造國產芯片不僅有助於減少對外部供應鏈的依賴,更能確保技術自主可控,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支撐。在全球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的背景下,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崛起進一步加速了這一進程。本基金在佈局時應聚焦產業鏈中的短板環節,尤其是半導體設備、材料和零組件等領域。這些環節在技術壁壘和市場競爭中具有較大優勢,並且得到國家政策的強力支持。隨着技術的進步和政策的持續扶持,關注國產化趨勢和技術創新帶來的長期回報機會。

  由上表可知,四季度東方人工智能主題混合 A 前十大重倉股變動較小,僅新萊應材為新增,除了精測電子之外的其他重倉股佔淨值比的變動幅度絕對值均不超過 1%,排名前三位的中科飛測中微公司和北方華創佔淨值比分別為 9.25%、9.19%和 9.15%。

3、張璐——永贏先進製造智選混合發起 A

  張璐觀點表示:四季度市場整體震盪波動,10 月上中旬,政策預期經過假期發酵,市場熱情達到頂點,后續逐漸調整。10 月下旬,市場風險偏好有所提升,以新質生產力為代表的科技板塊帶動大盤階段性反彈。11 月以來,美國大選結果引發外部不確定性,國內穩增長政策持續加碼,國內政策定力對衝海外擾動下市場整體偏震盪。12 月中旬開始市場有所調整,風格從前期的小微盤強勢、主題持續演進切換到「大盤佔優」的防守型風格。行業方面,市場分化顯著,其中商貿零售、電子、計算機、通信、傳媒等行業漲幅居前,而醫藥、房地產、食品飲料、煤炭、有色金屬等行業領跌。四季度,國內外機器人產業鏈共振,機器人板塊整體表現較好,中證機器人指數單季度上漲 7.99%。隨着人形機器人量產接近,本產品重點關注的是擁有供應鏈優勢、技術具有護城河、價值量較大的優質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公司,包括機器人總成商、絲槓及設備、減速器、傳感器、電機、靈巧手等。

  由上表可知,四季度永贏先進製造智選混合發起 A 前十大重倉股變動較小,僅貝斯特偉創電氣肇民科技為新增,其他重倉股佔淨值比的變動幅度絕對值均不超過 2%,排名前三位的北特科技兆威機電鳴志電器佔淨值比分別為 7.37%、7.33%和 5.03%。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