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市場交易邏輯聚焦「避險」! 資金大舉涌向日元與黃金

2025-02-06 11:01

智通財經APP獲悉,全球貨幣市場經歷特朗普關税政策「反覆無常」的動盪一周之后,使得對衝基金紛紛退出美元交易,並將注意力轉向日元這一具備避險屬性的主權貨幣。隨着投資者們在特朗普關税升級威脅下尋求避險交易,日元與黃金重獲全球投資機構青睞,而另一具有避險屬性的貨幣美元則因處於高位以及特朗普關税不確定性而遭遇獲利了結拋售,有外匯交易員押注美元兑日元匯率短期內可能降低至147-150,意味着日元匯率較當前水平升值。

根據存管信託和清算公司(DTCC)的統計數據,周三日元交易倉位激增,成為與美元交易量最大的貨幣。與日元相關聯的外匯期權交易量幾乎是今年此前高點的兩倍,因近期公佈的優於預期的日本薪資數據增強了日本央行繼續加息的預期,日元兑包括美元在內的所有主要貨幣均大幅走強。

受到全球央行加速購買規模以及投資者們在特朗普關税升級威脅下尋求避險的推動,具備避險屬性大宗商品——黃金,實現連續五日創下歷史新高價位。在多數投資機構看來,避險情緒大幅升溫是推升國際金價近期上漲的最直接原因,並且市場預期美聯儲貨幣政策走向寬松的趨勢不變,黃金仍將以逢低買入持有為主。

德國商業銀行分析師卡斯滕·弗里奇指出,特朗普反覆無常的關税決定加劇了市場的不確定性,這有利於黃金作為「安全避風港」的避險投資吸引力。華爾街大行高盛的分析師團隊重申了對黃金價格的看漲觀點,認為美國關税升級的威脅將推動持續黃金購買需求,該機構看好未來12個月左右黃金價格觸及3000美元。

避險主權貨幣日元方面,外匯市場策略師們普遍指出,鑑於日本央行最近的加息舉措和未來的貨幣政策路徑偏向鷹派,而美聯儲、歐洲央行以及英國央行等全球主要央行政策都趨向寬松路徑,因此日元在今年仍有上行空間,這應有助於大幅縮小日本與其他主要國家之間的國債收益率差距。

野村國際證券駐倫敦市場的高級外匯期權交易員Sagar Sambrani表示:「本周我們一直在推薦短中期美元/日元看跌交易,目標為147-150區間,並收到了來自全球客户的濃厚交易興趣。」美元/日元周三收於152.61,盤中最低跌至152.12。

1738811045(1).png

日本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成員田村直樹周四表示,央行應在2026 年3月結束的財年后期將日本國內基準利率上調至1% 左右,日元匯率此后在他的講話次加下進一步上漲。

日本央行上個月如市場所預期的那樣選擇進一步加息,互換市場已經定價約75%的概率顯示最快將在7月再次加息。日本央行1月會議的委員會意見摘要顯示,該央行可能將繼續監控日元匯率,並可能再次加息以避免過度貶值和其對日本通脹的影響。

來自Monex的外匯交易員Helen Given表示:「儘管美聯儲可能不會像幾個月前希望的那樣大幅降息,但日本方面的任何積極主動變化都將有助於縮小國債收益率差距,並提振日元匯率。」

隨着市場上的外匯避險參與者以及投機勢力迅速減少處於高位的美元的外匯多頭頭寸,日元的投資吸引力正在增強。根據機構匯編的統計數據,彭博美元現貨指數在周三呈現連續兩日下跌,暗示投資者們繼續平倉美元交易。

野村國際駐倫敦市場的G10現貨交易主管Antony Foster表示:「美元多頭頭寸確實大幅減少,這與1月20日的情況非常相似。在最初的拋售之后,一部分市場參與者確實重新建立了多頭頭寸,但特朗普關税政策實施的延迟以及不確定性,迫使許多美元多頭退出市場。」

本周美元的疲軟因美國收益率下跌而加劇,周三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創下2025年以來的新低。在最新公佈的美國服務業活動衡量指標弱於市場預期后,利率期貨市場開始定價今年降息2次,而不是此前預期的2025年不降息,在降息預期推動下,各期限的美債收益率日內下跌至少10個基點。

周三,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特朗普政府在降低借貸成本方面的重點是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而不是美聯儲的基準短期利率。「他和我關注的是10年期美國國債,」貝森特被問及美國總統特朗普是否希望降低基準利率時表示,「他沒有呼籲美聯儲降低利率。」貝森特重申了他的觀點,即通過擴大能源供應,可以大幅降低通脹。

荷蘭合作銀行G-10外匯策略主管Jane Foley在一份報告中寫道:「預計日本央行可能將繼續加息,儘管加息速度適中,這也將進一步削弱日元作為融資貨幣的地位,使得日元套利交易規模進一步穩步下行。」儘管日元在日本央行貨幣政策會議后呈現劇烈波動,但Foley堅持認為,從12個月的角度來看,從加息預期與避險屬性推動下,美元兑日元匯率將降低到145,意味着日元大幅升值而美元貶值。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