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2-05 21:17
財聯社2月5日訊(編輯 史正丞)面對各方施壓,瑞士金融市場監督管理局(Finma)周三表態稱,即將進行的銀行業監管規則調整不應把「銀行的全球競爭力」視作監管的政策目的。
作為背景,該國銀行業巨頭瑞銀集團周二發佈遠超預期的財報,去年最后3個月實現利潤7.7億美元,遠超分析師一致預期的4.83億美元。然而,面對瑞士政府「大而不能倒」的監管改革,以及可能出現的資本要求大幅增加,瑞銀宣佈30億美元回購計劃的同時強調,能否執行要看監管規則修訂的情況。
受此影響,瑞士銀行在歐洲和美國股市周二均下跌超7%,周三跌勢仍在持續。
監管發聲:增強行業穩定也是競爭力
在周三面對記者講話時,上任近一年的Finma首席執行官斯特凡·瓦爾特表示,確保瑞士銀行業競爭力的最佳方式,是通過良好的監管來增強銀行穩定性和信譽。
瓦爾特説道:「直接將競爭力作為政策目標會導致利益衝突、政治干預和被監管方的過度遊說。監管機構應更關注保護債權人和金融市場的運作。」
根據過往報道,這一次瑞士修訂銀行監管規則,可能會導致該國僅存的全球性銀行瑞銀被迫增加最多250億美元的資本金。
對此,瑞銀首席執行官安思傑(Sergio Ermotti)曾多次警告稱,這是政策對瑞信事件的「極端過度反應」,將損害銀行的競爭力,並使得服務變得更加昂貴。他也在周二強調:「在當前經濟似乎需要銀行系統作為穩定和力量的來源之際,進行這樣的監管試驗不太像是合適的時機。」
除了提高資本金外,瓦爾特也強調,瑞士金融監管的「工具箱」里,缺少其他國際同行類似的權力。他舉例稱,瑞士監管只能在提供政府資金維持銀行運作的前提下,才能限制銀行家的獎金數量。
他還重申了之前曾提出的要求,包括金融市場監管局需要對銀行施加罰款的權力,以及提早介入干預、對外公示已結案的執法程序等。
市場普遍預期,瑞士政府會在今年春季提交草案,闡明瑞士銀行具體需要如何提高資本要求。雖然金融監管部門提出了許多要求,但最終拍板決定結果的將是瑞士政府和議會。
與美國華爾街類似,瑞士銀行業和遊說組織正在極力反對更加嚴格的監管前景,並強調瑞士信貸危機的主要責任是監管部門沒有充分利用好已有的權力。在周二的聲明中,瑞士最大商業遊說團體economiesuisse表示:「對瑞銀集團施加限制,妨礙其在國際競爭中的表現是錯誤的。」
瑞銀目前仍在整合瑞士信貸的周期之內,包括客户遷移以及IT系統的統一,預計會在2026年完成。在近兩年前同意救助瑞信后,瑞銀集團的員工人數從不到7.5萬人猛增至12萬人。最新財報顯示,去年底瑞銀集團的全職員工數量為10.9萬人,安思傑曾表態會繼續推動裁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