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5-02-05 21:31
美國1月ADP就業人數增加18.3萬人高於預期;三大股指期貨周三盤前走弱,標普500主連 $ESmain 跌0.42%,道指主連 $YMmain 跌0.14%,納指主連 $NQmain 跌0.76%。
中概股盤前集體回調,理想汽車跌超4%;拼多多盤前跌幅收窄至2%,此前一度重挫7%,美國郵政服務將於2月5日繼續接受來自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的包裹。
多隻業績股盤前股價巨震, $AMD 績后暴跌9%,谷歌績后重挫7%,優步 $UBER 跌超5%。
美國郵政服務將於2月5日繼續接受來自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的包裹。此前美國郵政暫拒收內地及香港包裹,市場預期這可能會延誤或阻止Shein和拼多多(PDD)旗下Temu等零售商的包裹發貨,拼多多盤前一度重挫7%,現跌幅縮窄至2%。
谷歌母公司Alphabet第四季度營收約964.69億美元,同比增長11.8%;雲業務收入119.55億美元,同比增速從三季度的35%放緩至約30%,亦低於分析師預期的121.55億美元。另外,谷歌預計2025年資本支出將高達750億美元,意味着同比增加42.7%,遠高於分析師預期的579億美元。
AMD第四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4%至76.6億美元,創新高,超過市場預期的75.4億美元;調整后每股收益1.09美元,符合市場預期。期內數據中心部門收入同比增長68%至39億美元,創新高,但不及分析師預期的40.97億美元。
蘋果 盤前跌超2%,根據彭博社的報道,國家市場監管總局(SAMR)正在調查包括蘋果對應用內消費抽成高達30%的政策,以及阻止第三方支付服務和應用商店的做法。
理想汽車盤前跌4%,蔚來汽車跌3%,小鵬汽車跌2%。特斯拉今日推出Model 3史上最大力度的優惠組合方案:「限時保險補貼8000元+5年0息政策+特享充電權益」。同日,小鵬汽車推出業內唯一的「五年0利息0首付」購車優惠措施。
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稱,將2025年英偉達GB200出貨量從此前的3萬~3.5萬件大幅下調至2萬~2.5萬件,最差的情況出貨量可能低於2萬,可能導致GB200供應鏈的市場影響達300億至350億美元。
據報,面對美國可能加徵的芯片關税及不斷增加的生產成本,臺積電2025年先進製程報價漲幅或將由原本預計的5%~10%調高至15%以上。
美聯儲副主席Philip Jefferson表示,只要經濟和勞動力市場保持強勁,決策者在調整利率時保持謹慎就是合適之舉。Jefferson發表講話時稱,「我仍然認為,隨着我們朝更加中性的立場邁進,逐步減少對經濟的貨幣政策限制是最有可能的結果。我認為我們不必急於改變立場。」
據媒體周三報道,如果特朗普實施對歐盟加徵關税的威脅,歐盟正考慮採取報復措施,可能針對美國的科技巨頭等服務業。歐盟委員會正在考慮使用其所謂的「反脅迫工具」(ACI)來應對與華盛頓的潛在爭端。
全球人工智能峰會將於2月10日和11日在法國巴黎召開,所有人都在密切關注,看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是否能與中國和其他近100個國家就人工智能的安全發展達成共識。另外,會議討論的重點還包括如何通過法國初創公司Mistral和中國的DeepSeek等公司生產的更便宜的模型,將人工智能的好處分配給發展中國家。
摩根士丹利首席投資官表示,由於宏觀經濟前景的一系列挑戰可能使美股難以大幅上漲,今年年初的幾個月里,美股市場將難以保持2024年的漲勢。威爾遜預計,標普500指數未來三到六個月將在5500-6100點之間交投。而這意味着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標普500指數最多將下跌8%,或最多上漲1%左右。
黃金期貨日內漲0.85%突破2900美元,現貨黃金漲1.11%,報2874.05美元/盎司。國信證券指出,黃金市場格局重塑,全球央行持續購金、特朗普加徵關税推升避險情緒,黃金價格中樞進入上行通道。
相關閲讀:美股大行評級 | 潛在漲幅148%!ZBI獲機構首予"跑贏大市"評級,目標價19美元
1、Palantir $PLTR :隔夜漲23.99%,Q4其調整后每股收益達到14美分,營收達到8.28億美元,均超出市場預期。且Q4 Palantir的客户數大幅增長,遠超前三季度表現。
2、Coinbase $COIN :隔夜跌1.41%,其中COIN_250516_C_290.0 行權價在290.0美元、2025年05月16日到期的看漲期權,成交2.25萬張,該張期權跌7.03%。
相關閲讀:期權掃描丨Palantir績后爆升24%!期權成交量大增1.3倍;AMD、谷歌隔夜期權成交火爆
美股財報
盤后:微策略、福特汽車
以上就是今天的美股消息,歡迎留言討論,祝您投資順利!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