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2-02 17:03
大地原點的快遞進村進行曲,涇陽西紅柿2024年寄出105萬件
■ 文/通訊員:駱延峰 蔡亞鋒
「前幾年取快遞要到鎮上去,如今在村里就取了,取快遞方便得很!」正在陝西咸陽市涇陽縣安吳鎮蔣路村快遞網點取快遞的薛大娘説。
涇陽縣地處關中平原中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所在地。作為陝西西紅柿種植第一大縣,西紅柿種植面積達10.85萬畝,年產量65萬噸,產值12.75億元。每年西紅柿上市季節,郵政快遞企業就會在田間地頭設點,為村民銷售西紅柿提供便利。藉助廣泛的寄遞網絡,西紅柿跨越山水走向全國。2024年,快遞發出西紅柿105萬件,銷售收入超過5200萬元。
這一成績的取得與咸陽市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密不可分。
近年來,咸陽市郵政管理局堅持市場主導,強化引導,統籌協調,穩步推進,助力鄉村振興。該局推動咸陽市政府印發實施《咸陽市加快推進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把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作為暢通經濟循環、釋放農村消費潛力、促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市政府多次召集相關部門推進工作,到縣區調研,出臺《咸陽市「十四五」物流業發展規劃》《咸陽市交通運輸領域市級與縣級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實施方案》等,對健全農村寄遞物流服務網絡、推進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工作予以政策保障。該市成立以分管副市長為組長的市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共同推進全市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工作。
涇陽縣以「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快遞進村」「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樣板縣創建」為抓手,有效整合縣域客貨郵資源,構建了「政府牽頭、協會推動、企業主營、黨建引領」的發展模式。成立了以分管副縣長為組長的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將客貨郵融合發展工作列入年度交通重點任務和「十四五」規劃。印發《涇陽縣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實施方案》,建立以交通運輸、發展改革、財政、公安、農業農村、商務、鄉村振興、供銷聯社、郵政公司、行業協會為主要成員的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部門聯席會議,及時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
涇陽縣交通運輸局和縣郵政分公司發起,成立快遞行業協會,吸納快遞企業負責人進入議事決策機構,對「快遞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等重大事項,堅持互通互融、共建共享。該縣積極發揮協會作用,推動客貨郵融合工作的組織、協調和運營,完善快遞物流行業業務規範和管理制度。該縣還成立涇陽縣快遞運輸行業聯合黨支部,以黨建為引領,引導企業合法合規經營,積極維護快遞從業者合法權益,增強快遞從業者的歸屬感、自豪感和凝聚力。
2023年,涇陽縣投入財政資金500萬元,用於縣級共配中心場所改造、全自動分揀設備採購、快遞進村轉運車輛購置和村級站點建設補貼等工作;建設3200平方米物流中心場地,購置自動化分揀線、鄉鎮快件運輸車輛,建設兼具自動化分揀、多口集中卸貨、直分到村等特點功能的縣級寄遞物流共配中心。郵政、中通、圓通、申通、韻達、極兔等寄遞企業入駐分揀中心,使用一套分揀設備、一班操作工作人員,實施鎮村末端共配投遞,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縣快遞協會王宏偉介紹:「集配中心每天快遞量約有15萬件,各企業在這里統一分揀配送,減少操作人工,時效有效提升,初步測算,平均每件快件節約成本0.04元。」
涇陽縣韻達快遞負責人李輝説:「業務旺季時每天快遞量達1.7萬件,比平時增長10%至20%,得益於集中分揀配送,業務旺季運轉穩定,不再擔心出現問題。」涇陽縣還購置新能源運輸車輛8輛,建設客貨郵便民招呼亭15個,試點投放農村智能快遞櫃2個,鼓勵引導客運、貨運物流、郵政、快遞、電子商務等市場主體加強合作,實現客郵運力共享、場站共用、驛站共建。吸引郵政、中通、申通、圓通、韻達、極兔等快遞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成立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集團公司。開通客貨郵合作線路15條,實行「小件公交帶、大件物流運」,其中城鄉公交帶貨線路4條,覆蓋20個村級站點;整合快遞物流貨運專線11條,覆蓋8個鎮60余個村級站點,快遞配送費用下降了5%,快遞配送時間縮短約2小時。為客貨郵便民招呼亭安裝了遠程視頻監控系統,實現客貨郵服務功能和服務信息的全面融合。「平常業務量1.7萬件,旺季業務量達到2萬件,一起共配,降本增效明顯。」涇陽縣極兔快遞負責人王為説。
同時,涇陽縣整合鄉鎮養護道班、城鄉公交招呼站、電商服務站等資源,建設了8個集寄遞服務、交通服務、代購代銷等功能於一體的便民服務綜合服務站。利用村商超、村郵站、供銷合作社等資源,建設了130個「一點多能、功能集約」的村級服務點,激發了農村消費潛力。為扶持激勵鎮村兩級快遞健康發展,免收鎮級服務站2年的房租費,各村服務點財政每件補貼0.2元,連續補貼2年。
隨着縣鎮村三級寄遞物流體系的建立,快遞業新創造就業崗位300余個,實現了農村羣眾就近就地穩定就業,月均增加收入2500元,成為羣眾增收的新渠道。涇陽縣三渠鎮雪河村快遞進村點依託村百貨商店設立后,代投中通、韻達、極兔、申通等品牌快遞。「現在每天接近400件快遞,收入超過100元,成為店里穩定收入來源,村民取快遞的時候還會順便買東西,在我們這兒放快遞是真的好。」商店老闆劉秋紅説。
得益於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的成效,農村消費市場潛力得到發掘,村民線上消費需求愈發增強。2024年,涇陽縣農村市場投遞量較往年增長50%以上,農產品銷售渠道不斷拓寬、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農特產品產業鏈發展轉型升級加快提速,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咸陽市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儘管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我們有信心、有決心加快推進全市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羣眾的用郵需求,以實際行動助力農民創收增收,促進農村消費升級,為推進鄉村振興、暢通經濟循環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