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潮汕火了

2025-02-02 15:10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投資界;作者:楊文靜

「這也許是全國年味最濃的地方了。」

2025年春節,一位福建好友第一次嘗試帶父母旅遊過年,把地點選在了潮汕。這片廣東沿海小城,憑藉一段英歌舞意外爆火后,成爲了春節最火旅遊地之一。

春節前三日,天南海北的遊客擠爆潮汕——72.43萬平方米的汕頭小公園人頭攢動、南澳島被圍得水泄不通;甚至潮汕附近酒店價格漲幅堪比海南,一間155元的連鎖酒店房間價格飆漲至688元。

從汕頭到潮州,新一代網紅城市誕生。繼淄博燒烤、哈爾濱冰雪等火遍全國的旅遊城市之后,潮汕地區憑藉獨特的春節氛圍,承接了一波流量。此時此刻,春節城市搶人大戰打響。

今年春節,潮汕被擠爆了


春節假期開啟,來自貴州的李藝和男友踏上前往潮汕的旅途。兩人在春節期間自駕遊覽了汕頭、南澳島、普寧等潮汕打卡點,最后在普寧看到一場英歌舞。

震撼,是不少遊客描述潮汕春節活動時常用的詞匯,「一場英歌舞、一場舞獅,讓人看得熱淚盈眶,這種喚醒羣體記憶的東西很能抓人。」李藝最初聽説潮汕只是因為潮汕牛肉丸,但時至今日,這里早已通過另一種方式在全國爆火。

早起嘗一嘗潮汕特色美食、看一場氣勢恢宏的英歌舞者同台「鬥舞」,跟着當地人熱熱鬧鬧地「營老爺」,晚上再到海邊看一場煙花秀……追尋濃烈的「年味」,成為不少遊客來這里過年的唯一理由。

截至發稿前,小紅書上「潮汕春節旅遊攻略」已經有約1400萬篇筆記,抖音「潮汕過年」等相關話題播放量超過1.6億,微博「潮汕英歌舞」屢屢登上熱搜,甚至不少網友也在短視頻里跟着潮汕「賽博過年」。

通常而言,潮汕的春節從農曆12月中下旬開始一直持續到元宵結束,在這長達一個月的時間里,各地社區、村鎮都會組織活動。隨着今年「非遺」文化出圈,潮汕在春節期間愈發火爆,如今,已經有不少人自發在社交平臺上整理出潮汕各地的春節節目單。

「春晚收視率最低的地方,除了海南,就是潮汕。」這里也被稱為春節氛圍最濃的地區。對於外地遊客來説,在家鄉或其他旅遊景區過年,大年三十的街上通常冷冷清清,而潮汕街道廣場的演出活動卻年年爆滿。

今年春節,從汕頭小公園到廣濟橋、南澳島等多個景點更是人山人海,相關話題評論區打趣「今年這里恐怕來了1億人」。

隨着遊客暴漲,潮汕酒店和民宿房價也水漲船高。一位春節回鄉的潮汕朋友郭汕告訴投資界,平時80-120元一間的連鎖酒店房間,今年春節已經漲到了800-2000元,甚至有遊客曬出最高價格過萬。即便如此不少酒店和民宿也在春節還沒到來前就被搶購一空。

此外,各色小吃、飯店門口再現排隊盛況,多個景區附近甚至一度陷入堵車狀態,「放眼望去,一路上全是外地車牌」

其實這一盛況在兩年前就已經出現。一組數據顯示:2023年春節汕頭小公園單日接待量就已經突破30萬人次,潮州廣濟橋燈光秀門票提前一周售罄;2024年潮汕三市酒店入住率達98.7%,民宿平臺出現「一房難求」的盛況,甚至催生了「住汕尾、遊潮州」的跨城住宿模式。僅2024年春節黃金周,潮汕三市旅遊總收入就超60億元。

今年遊客更是擠爆潮汕各個景點,以此來看,這組數據或許還將更高。有人感嘆,在幾座小小的南方城市里,年輕人終於找回了「年味」。

為何是潮汕?


長久以來,潮汕在外地人眼里都是一個略顯神祕的地方。所謂潮汕地區並不是一座城市,而是由潮州市、汕頭市和揭陽市三市(廣義包括汕尾)構成,地處廣東東南沿海,這片總面積1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宗族文化和傳統習俗被完整保留了下來。

這是吸引遊客絡繹而來的主要原因。

2023年,一場英歌舞火爆全網。與其他傳統舞蹈不同,英歌舞結合舞蹈、南拳套路、戲曲演技於一體,表演剛勁豪放,再加上色彩鮮艷的服飾和整齊有力的節奏,屢屢在短視頻平臺刷屏,甚至海外點擊量早已破億。

「只要英歌舞的鑼鼓敲響,年味就足了。」今年的春晚,英歌舞登上舞臺,更吸引了一批慕名前來一睹為快的年輕人。

「大約從2023年開始,來潮汕過春節的遊客開始瘋漲。」郭汕告訴投資界,此后,潮汕成了春節旅遊的必去榜單,幾乎每一年汕頭小公園等幾大景點都會被遊客擠爆。

另一邊,隨着90后、00后逐漸成長為經濟主力,他們開始尋找兒時缺失的「年味」。曾經因物質匱乏而在春節體驗到的快樂,隨着消費升級逐漸消散,而Z世代是一個「體驗至上」的羣體,因此,一批年輕人正通過各種方式在這個古老的傳統節日里搜尋氛圍感。

滿滿「非遺」味道的潮汕就此出圈。據中國旅行社協會聯合途牛旅遊網發佈的《2025春節旅遊消費趨勢報告》,春節期間,非遺民俗文化、非遺手工技藝等體驗活動展現出了極高的人氣,成為遊客的熱門選項。其中潮汕英歌舞等超「燃」的廣東民俗最受年輕人追捧。

顯然,潮汕抓住了這波機遇。

曾幾何時,因地處「省尾國角」,珠三角地區的虹吸效應吸納了大量潮汕人才和資源;儘管潮汕經商文化盛行,潮汕商人遍佈全球,李嘉誠、馬化騰、黃光裕等一大批知名企業家從這里走出,然而卻少有人回鄉創業。潮汕經濟一直不温不火。

這其中,獨特的宗族文化一定程度上或許制約了當地新產業的發展,但也成就瞭如今的潮汕。當非遺習俗陡然出圈,潮汕各地迅速抓住英歌舞這一文化IP,開始逐漸向文化旅遊轉型。

以汕頭為例,今年春節汕頭策劃了近3000場文旅活動,除了英歌舞、舞龍舞獅、營老爺、粵劇表演等非遺展示外,就在剛剛過去的正月初二,汕頭煙花秀瘋狂刷屏:內海灣海面超5000架無人機,近10萬發煙花,持續30分鍾的煙花秀表演,再次讓這座城市火出圈。

過去幾年里,潮汕三市文旅迅速佈局,通過重修歷史街區、升級交通、舉辦文化活動、開發旅遊線路、智慧旅遊建設等措施,試圖抓住這波「潑天富貴」。但不得不提的是,擁擠的交通、洶涌的人流和飛速飆升的酒店價格也成了不少遊客的「勸退貼」。

流量與熱度之外,等待潮汕地區的或許還有更大的考驗。

另一種競賽

中國批量誕生網紅城市


潮汕爆火背后,春節旅遊熱潮正在悄悄興起。

最近幾年,年輕人開始「反向過年」,正如前文提到,90后、00后已經成為最大的經濟主體之一,而他們也逐漸開始挑戰父輩的節日文化和消費模式。當老家千篇一律的春節活動不再吸引年輕人,難得的春節長假自然就被「讓渡」給了外出旅遊。

有趣的是,今年還出現「分段式過年」的現象,即年前旅遊,除夕回家陪父母,正月再開啟第二段度假之旅。根據去哪兒大數據顯示,春節期間購買多張機票的旅客比例同比增長了50%。

於是,第一波網紅城市賺翻了。作為最先爆火的城市之一,哈爾濱的冰雪旅遊熱度從去年開始就貫穿了整個春節假期,一羣「南方小土豆」北上過冬,讓這座中國最北端的城市一度在春節期間聚集超1000萬遊客,旅遊總收入超160億元。

一直以來穩坐冬季度假勝地的海南也承包了大部分春節遊客。只要翻開朋友圈,海南風景必成為打卡常客之一,去年甚至還因遊客爆滿而導致航班延后。除此之外,昆明、西雙版納、西安不夜城、山西太原等一批氣候適宜、節日氛圍濃厚的地區也躍升春節旅遊必去榜單。

春節旅遊熱成為不少城市「搶人」的新年第一戰,也為城市破圈爆火提供了最新路徑。追溯起來,這同樣是「網紅城市」崛起的又一案例。

自從重慶、長沙等城市在抖音一炮而紅;淄博燒烤、天水麻辣燙、哈爾濱冰雪經濟憑藉獨特的消費體驗和極致的服務出圈,「網紅經濟」滲透進了城市旅遊之中。此時,吸引年輕遊客的不再只有絕美的風景,更多是城市帶來的人文氣息與特色體驗。

儘管也有不少偶然,但此后的城市爆火邏輯異曲同工——《去有風的地方》帶火雲南大理;《我的阿勒泰》如法炮製新疆阿勒泰;火遍全球的遊戲《黑神話悟空》帶火山西旅遊;非遺文化帶火潮汕、泉州等地。依照這一邏輯,各地文旅開啟了「搶人大戰」

長遠來看,網紅旅遊或許並不能完全支撐起一座城市,重慶、長沙、武漢等曾經的網紅城市GDP更多仍依賴於其他優勢產業。但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能看到憑藉旅遊經濟殺出一席之地的淄博正在反哺其他產業,更多新興產業佈局逐步展開,或許一切只是開始。

畢竟在注意力稀缺的當下,只有「看見」,才能「留住」,這又未嘗不是潮汕城市們彎道超車的機會。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