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2-02 13:06
過去一年,手機廠商們集體迴歸直屏,vivo X200、OPPO Find X8、榮耀Magic7等一眾旗艦,全都從前代的曲面屏回到直面屏。屏幕形態的變化,帶來了另一項熟悉又陌生的較量:窄邊框。
2024年9月,蘋果iPhone 16 Pro正式發佈,得益於全新封裝技術的加持,其邊框最窄處僅1.44mm,成為史上邊框最窄的iPhone Pro;僅隔一個月,OPPO Find X8憑藉1.45mm的極窄邊框記錄,幾乎與iPhone 16 Pro打成平手。但時隔十余天,小米15以1.38mm窄邊框刷新了2024年整個手機市場的極窄邊框記錄。
手機廠商們對極窄邊框的探索還未停止。微博數碼閒聊站透露,目前已有2K+LIPO窄邊框方案出爐,即刷新高分辨率下窄邊框參數的新紀錄。不得不説,隨着直面屏的迴歸,窄邊框已經成為視覺、手感上的一大重要指標,而新技術的加持下,極窄邊框還能「卷」到何處?我們能在短期內看到「無邊框」手機的到來嗎?
新技術落地,比窄更窄的邊框來了
屏幕封裝技術,簡單來説,是一種將驅動芯片、電路連接和顯示模組緊密集成的製造工藝。它主要負責兩項指標:屏幕邊框的寬度和屏佔比的高低。當然,從用户的角度來看,邊框越窄,所帶來的視覺衝擊就越高。在直面屏已是大勢所趨的情況下,極窄邊框帶來的優秀握持手感也是用户們所追求的。
然而,屏幕封裝並非易事,它面臨着諸多技術難點。首先是空間極限的問題。在極窄邊框設計中,驅動芯片、電路佈線與顯示面板的佈局必須精密到極致,每一毫米的優化都很困難。
在功能手機與智能手機的初期,COG封裝技術是當時最主流的屏幕封裝技術。它的優勢是技術成熟,精度要求不高,直接在屏幕玻璃基板上封裝驅動芯片,技術成本也更低。而在iPhone X時期,蘋果引入了COP封裝技術,這項技術與柔性OLED面板可彎曲的特性結合,能進一步縮窄屏幕邊框,尤其是下邊框,這也是iPhone能堅持做到四邊等寬的祕密。
在iPhone 16 Pro上,蘋果首次在手機產品線上嘗試了LIPO封裝技術。簡單來説,LIPO封裝技術通過優化顯示驅動芯片和電路佈局,將屏幕邊框寬度壓縮到極致,甚至接近實現物理或視覺上的「四邊等窄」。
傳統的COG和COF封裝技術通常將驅動芯片放置在屏幕邊緣,導致需要額外的空間來容納芯片和信號佈線。而LIPO技術通過將芯片進一步摺疊或隱藏在屏幕后部,減少了對邊框的空間佔用,節省的空間能給屏幕邊框留有足夠的空間收縮,做到極致的窄邊框。另外,LIPO採用了更高密度的連接設計,顯著減少了信號傳輸通道的數量和長度,從而縮小了邊框寬度,同時保持了信號傳輸的穩定性和高速性。
也就是説,LIPO封裝能讓邊框變窄,但也不容易造成丟失觸控信號和減弱傳輸速度的情況,在遊戲、快速滑動等高靈敏觸控場景里,保持一定的穩定性。
不過,無論是iPhone 16 Pro、小米15、OPPO Find X8還是榮耀Magic7,這些率先用上LIPO封裝技術的旗艦機型們,幾乎都沒有使用2K分辨率的顯示面板。相對而言,高像素面板對封裝技術的精度要求更高,例如邊緣像素排列不均勻,導致顯示亮度或顏色偏差、信號傳輸的穩定性不足,影響邊緣顯示效果等。
因此,在LIPO封裝技術已經逐漸在旗艦機型上應用后,下一步就是要開拓高像素面板與大屏面板的應用,比如數碼閒聊站透露的2K分辨率6.8X英寸顯示屏,這可能會是接下來影像旗艦的標配。
「無邊框」手機,或許真的離我們不遠了
早在2015年,努比亞就在Z9上實現了視覺上的「無邊框」,但由於LCD材質不可彎折的特性,即便是應用了時下最先進的邊框控制技術和獨特的光學折射設計,也沒法避免極窄邊框帶來的問題。次年,小米MIX的到來,首次實現了三面無邊框效果,也正式讓智能手機進入到全面屏時代。
為何手機廠商都在追求極致的窄邊框效果呢?
首先,極窄邊框能夠顯著提升屏佔比,帶來更強的視覺沉浸感。比如,小米初代MIX帶來了91%的屏佔比,而十年過去,小米15的屏佔比已經達到94%。別看進步似乎只有3%,但視覺效果已經雲泥之別。在消費者眼中,高屏佔比意味着更現代化、更高級的產品形象。
其次,極窄邊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已經成為高端機型的標誌之一。隨着智能手機市場逐漸飽和,消費者對手機外觀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邊框寬度成為判斷設計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爲了在旗艦機型中突出差異化,各大廠商都投入大量資源研發更先進的封裝技術,力求在視覺效果上超越對手。
小米爲了讓小米15的窄邊框能達到驚人的數字,不僅用上了成本較高的LIPO封裝技術,還專門定製了全新的封裝材料,甚至應用AI技術定製封裝參數,這才使其做袋1.38mm的極窄邊框。
在未來,手機邊框越變越窄一定是趨勢,但真的實現科幻電影中的「無邊框」手機的設計嗎?
實際上,假如不考慮使用、耐用的問題,無邊框手機與我們的生活並不遠。正如小米15、OPPO Find X8、iPhone 16 Pro這類採用了LIPO封裝技術的機型,只要在封裝材料上做出優化,一定能做到更窄,甚至是隻留下一塊屏幕。
什麼是「無邊框」手機普及的攔路虎?
但就目前而言,完全無邊框並不是單純依賴封裝技術就能實現的。顯示模組仍需要驅動芯片和排線支撐,即使柔性基板可以部分隱藏這些組件,物理邊界的存在依然無法避免。此外,邊框在當前手機設計中不僅是視覺上的存在,還承擔着保護屏幕的作用。沒有邊框的屏幕在跌落時更容易受損,耐用性成為需要克服的現實問題。
即使這些技術難點得以解決,量產化和成本問題仍是一個巨大的障礙。如今,能夠實現極窄邊框設計的封裝技術大多集中在旗艦機型上,且高分辨率屏幕基本還沒有采用LIPO封裝技術,這些都是有待改進的問題。
可話說回來,無邊框手機固然在視覺上令人震撼,但消費者對這一設計的實際需求如何?在高端機型中,極窄邊框已經成為品牌展示技術實力的核心競爭點。然而,對於普通用户來説,邊框的存在並不總是負擔。適度的邊框寬度可以減少誤觸,同時提升耐用性,尤其是在當下手機廠商都在追求耐摔、耐用,極致的防水和抗刮擦的情況下,相信多數消費者都不會願意降低防護性去換那0.X毫米的窄邊框,除非有兩全其美的方案出現。
在直面屏迴歸的浪潮下,手機廠商很難去探索極窄邊框之外的提升視覺效果的方案,畢竟直面屏不同於曲面屏,幾乎無法通過光學來製造視覺差,形成視覺上的「無邊框」手機。但隨着封裝技術的提升、新封裝材料的應用,無邊框手機也一定會與我們相見,小雷相信,這一天一定不會太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