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財經分析】今年春節旅遊「文化味」更濃 2025年旅遊消費將持續向上態勢

2025-02-02 12:07

轉自:新華財經

新華財經北京2月2日電(記者丁雅雯、李唐寧、吳慧珺)逛博物館、體驗地方民俗活動、嘗試非遺手工藝製作......今年春節假期,旅遊消費十分火爆,「文化味」越來越濃厚。

業內人士指出,春節假期「文化遊」熱度空前高漲,彰顯了遊客對探尋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預計2025年全年,旅遊消費將持續向上發展態勢。

春節假期「文化遊」持續升溫

「大年初一我們來到廣東湛江,剛好趕上當地的新春祈福活動。看舞龍、品小吃,年味一下子拉滿了。」來自北京的王女士説。

美團數據顯示,自2025年1月1日起,「春節旅遊」整體搜索量同比上漲328%,其中「非遺」相關搜索量同比增長174%,尤其是「非遺體驗」和「非遺手工」的搜索量分別增長了168%和321%,大同、揚州、泉州、景德鎮等「非遺目的地」城市的機票預訂單量均翻倍增長。

在敦煌沙洲夜市,記者看到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跟着民間手藝人研磨礦物質顏料,繪就鹿王本生圖、伎樂圖等莫高窟「同款」壁畫。

「去大理學扎染、到鳳翔學木板年畫、去自貢看花燈、去河南聽豫劇......越來越多年輕人踏上旅途,深度體驗傳承千年的非遺年俗。」美團相關負責人表示,近期,平臺上「火壺表演」「白族扎染技藝」「瓦貓製作」「甲馬木刻版畫」等非遺體驗搜索量大幅飆升。

「春節申遺成功,激發了人們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熱情與關注。今年春節,文化遊熱度空前高漲,非遺民俗文化、非遺手工技藝等體驗活動展現出了極高的人氣。」途牛旅遊網副總裁齊春光説,此外,文博場館也延續了高熱度,故宮博物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南京博物院、陝西曆史博物館等成為遊客爭相打卡的熱門景點。

品嚐美食也是「文化遊」的重要組成。美團數據顯示,2025年1月1日以來,「非遺菜」搜索量同比上漲604%。

在「鼎膳·匠宴」蘇州高鐵新城店,每一個包廂都融入了不同的中式文化元素。據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幾年,非遺特色菜被越來越多消費者關注。今年春節,諸如蘇式重青燜肉鍋飯等含有非遺元素的菜品點單率較高。

2025年旅遊消費或持續向上發展態勢

業內人士指出,今年春節,「年味遊」成為新趨勢,民俗文化、非遺手工技藝等體驗活動展現出極高人氣,凸顯了遊客對探尋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預計2025年旅遊消費將持續向上發展態勢。

春節期間,多地推出了市集、演出、展覽、非遺體驗等主題文化活動,豐富遊客的節日體驗。如,四川省自貢市推出了200余場特色年俗文化活動,包括非遺展演、年貨集市和民俗體驗等;安徽省阜陽市舉辦「夢迴宋朝璀璨西湖」首屆迎春燈會,並推出雙清灣夜遊、八里河景區「潁上·行」實景演藝等十大沉浸式演藝新場景,以及跨年巡街晚會、非遺燈火秀、雪地音樂節等活動。

「作為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申遺成功為我國的文化自信增加了新的籌碼,也進一步激發了人們對體驗傳統文化的熱情和興趣;此外,不少地方推出了市集、演出、展覽等文化活動,推動了春節年味的迴歸和文旅消費的增長。」星圖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説。

付一夫表示,展望2025年,預計旅遊消費將保持高景氣度,並呈現出文化遊、冰雪遊繼續升溫,入境遊消費持續增長,品質化需求日益增長等趨勢。

齊春光指出,今年春節文化遊熱度空前高漲,彰顯了廣大遊客對探尋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與熱情。近幾年,遊客對於高質量出遊體驗的需求仍在不斷升級,越來越多遊客更希望通過「沉浸式體驗」深入探索目的地的文化與風土人情,預計2025年旅遊業將持續向上發展態勢。

「濃厚的節日氛圍,不僅為文旅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也讓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新的生機。」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表示,不少城市藉助春節這一關鍵時期,通過社交媒體平臺,推廣本地民俗文化和地域特色,這一舉措不僅提升了城市的「能見度」和地域影響力,還促進了本地文化的發展。

中國旅行社協會副會長、祕書長孫桂珍認為,當前消費者更注重品質,高端定製遊、私家團等產品更受歡迎,在住宿、餐飲、遊玩項目上更追求舒適體驗和「文化味」。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