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座艙監測知多少:新能源車型引領IMS普及,自主品牌佔據主導地位

2025-01-28 16:30

隨着汽車行業向智能化、安全化邁進,IMS 座艙監測成為焦點。它憑藉先進的傳感器與算法,讓汽車更懂駕乘者。當前,隨着技術的革新以及市場需求的轉變,IMS 座艙監測市場也隨之呈現出動態的發展趨勢。

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報告顯示,2024年1-11月,座艙監測功能(IMS)滲透率持續攀升,國內乘用車IMS功能滲透率接近20%,相較於2023年1-11月的13.7%,同比增長率為44.9%,有望成為車企在智能座艙領域實現差異化競爭的焦點。在車型細分領域,新能源車(NEV)的IMS滲透率最為突出,達到了34.7%,較2023年同期的30.3%,實現進一步增長。混合動力車(HEV)和傳統燃油車(ICE)的IMS滲透率分別為5.6%和6.9%。

新能源車的高滲透率與混合動力車和傳統燃油車之間的差異進一步拉大,顯示出新能源車在智能化領域的技術優勢與市場競爭力,成為當前推動座艙監測功能加速上車的主導力量。 

座艙監測細分領域,2024年1-11月DMS(駕駛員監測系統)、面部識別等功能滲透率較高,其中,DMS滲透率達到了19%,較2023年同期增長了7.1個百分點。面部識別技術從2023年1-11月的7.0%增加到11.6%,增長較為顯著。OMS(乘客監測系統)的滲透率則保持穩定增長,從3.9%增至5.7%。手勢識別技術也有一定的滲透率增長,從4.6%增加至5%。情緒識別功能的滲透率相對較低。

總的來説,當前DMS是目前座艙監測領域的主要增長點,未來隨着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市場需求的增加,DMS有望保持增長態勢,進一步提升其在智能駕駛和安全監測系統中的應用,引領行業發展。

2024年1-11月,國內乘用車標配DMS功能在不同價格區間、動力類型和品牌派系的車型中的應用和普及情況有所不同。分價格區間來看,10-30萬元區間的車型在DMS功能的搭載方面佔比達到了73%,相比2023年同期佔比進一步提升。顯示出DMS功能已經從高端車型逐漸滲透到中端市場,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中等價位的車型上可以享受到智能駕駛安全功能。同時也顯示出智能駕駛技術的普及性和市場對智能安全系統的需求不斷增長。

分動力類型來看,新能源車(NEV)在DMS功能的搭載上佔比最大,由2023年1-11月佔比80%提升至2024年同期的83%,反映出新能源汽車在智能化技術方面的持續領先。相比之下,2024年1-11月傳統燃油車(ICE)和混合動力車(HEV)在DMS功能搭載上的佔比較低,分別為15%和2%。

在不同品牌派系的劃分中,2024年1-11月,自主派系車型依舊在DMS功能應用中扮演核心角色,佔比為76%,顯示出國內車企在智能化技術領域的主導地位。日系車型的DMS搭載率提升明顯,佔比由1%提升至5%,顯示出日系品牌在智能化技術上的加速佈局。歐系車型保持穩定,DMS功能搭載佔比為3%,而美系車的佔比則略微下降,從2023年1-11月的18%降至2024年同期的16%。

2024年1-11月,不同品牌車型在標配DMS功能方面也呈現出較大差異。特斯拉依然在DMS功能的搭載領域處於領先地位,銷量達到579,492輛,依託自身銷量優勢而穩居第一。

理想以446,007輛的銷量緊隨其后,滲透率為100%,相比2023年同期,理想進一步鞏固了在座艙監測領域的領導地位,實現了全系車型DMS功能標配。問界的銷量為355,526輛,排名第三,增長顯著,滲透率維持在100%。此外,蔚來在2024年1-11月的銷量為183,616輛,滲透率提升至100%,位列第五。

2024年1-11月,國內乘用車市場中,比亞迪標配DMS的車型銷量為268,786輛,位列第四,DMS功能滲透率為8.6%;本田標配DMS的車型銷量為152,624輛,DMS功能滲透率為20.4%;長安則為129,474輛,DMS功能滲透率為16.6%。

整體來看,2024年DMS的普及度顯著提高,尤其是在理想、問界、蔚來等新勢力品牌的推動下,部分品牌的DMS功能已實現全系標配,滲透率達到100%。比亞迪、長安、本田等傳統品牌憑藉整體銷量優勢躋身前十,但其DMS功能滲透率仍然偏低。

從DMS供應商分佈來看,在DMS系統集成方面,2024年1-11月,特斯拉依然佔據市場領先地位,市場份額為15.1%,仍處於行業前列。理想汽車以11.6%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二,比亞迪以9.3%的市場份額位列第四,顯示出二者作為新能源車企在DMS系統集成方面的強大自主研發能力。

華為技術在DMS集成方面的進步也相當顯著,2024年1-11月其市場份額達到11.6%,排名第三,相比2023年同期的3.8%有了顯著提升。華為的技術在座艙監測領域的廣泛應用,進一步加強了其在國內汽車智能化轉型中的戰略地位。

在DMS算法領域,商湯絕影繼續保持領先地位,2024年1-11月市場份額為23.5%,顯示出其在座艙監測算法中的持續技術優勢。虹軟排名第三,市場份額為13.0%,相較2023年增長顯著,顯示出其在座艙監測和安全算法方面技術實力的提升,併成為國內DMS算法的主要供應商。

總體來看,2024年DMS市場中的競爭格局逐步明晰,特斯拉、理想、比亞迪等新能源車企在集成方面表現突出,華為技術作為供應商的崛起也進一步加強了國內企業在智能汽車領域的市場份額。而在DMS算法領域,商湯絕影繼續佔據主導地位,與虹軟等第三方軟件算法廠商成為國內乘用車的主流選擇。隨着技術的持續進步,預計未來DMS市場將繼續擴展,國內廠商在這一領域的自主研發能力和市場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