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1-30 16:32
轉自:上海證券報
新華財經上海1月30日電 2025年以來,摩根士丹利、瑞士聯合銀行、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花旗集團、匯豐投資、德意志銀行、法國巴黎銀行等知名外資機構頻頻調研A股上市公司,為全年投資佈局做準備。從數據來看,外資調研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消費、電子、新能源、醫藥等板塊。
外資巨頭頻頻現身調研名單
今年以來,多家外資巨頭頻頻現身A股上市公司的調研名單。從行業分佈來看,外資機構調研的上市公司主要涉及消費、電子、新能源、醫藥等板塊。
以摩根士丹利公司為例,摩根士丹利公司近日調研了周大生、華工科技、祥鑫科技、水晶光電、中際旭創、健民集團等個股。
瑞士聯合銀行調研了隆基綠能、安琪酵母、實豐文化、漢鍾精機、中集車輛、杭州銀行、中控技術等多隻個股。
美國傑富瑞投資銀行調研了中控技術、華明裝備、中科軟、宏華數科、步科股份等個股。
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調研了奧普特和華潤三九。
花旗集團公司調研了奧普特和新宙邦;匯豐投資銀行亞洲有限公司調研了温氏股份;德意志銀行調研了北汽藍谷;霸菱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調研了易點天下;法國巴黎銀行調研了中控技術。
積極挖掘結構性機會
業內人士認為,外資重點關注的行業,往往是具有較高增長潛力或正在發生重大變革的行業。從近期多家外資機構發佈的投資展望來看,其重點關注的領域與上述機構調研的方向較為一致。
摩根中國優勢混合基金經理杜猛表示,站在產業發展的層面上,新質生產力無疑是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也是其未來的投資重點。他將持續關注以人工智能為驅動力的科技產業,新能源產業、高端製造業、以創新葯為主的醫療健康產業,並在其中維持較高倉位。
「人工智能產業繼續保持快速發展態勢,在海外我們看到各大科技巨頭的模型、應用軍備競賽持續升級,在國內我們看到科技公司們也紛紛下場,加速推動模型訓練和應用推廣。我們有望在2025年看到人工智能在海內外雲側和端側應用的多點開花。」貝萊德先進製造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經理鄒江渝稱。
鄒江渝表示,與此同時,中國的優質公司也有望在2025年政策支持和經濟企穩的背景下,實現較好的盈利增長。
安聯中國精選混合基金經理程彧表示,他將繼續重點配置高股息資產與優質成長資產,也將階段性重點配置企業盈利有望超預期的資產。
「在行業方面,我們主要看好高股息資產相關的銀行、電信運營商、上游資源品等行業,優質成長資產中分佈相對較多的TMT、新型機械設備、新消費(尤其是服務消費)、新材料等行業。」程彧稱。
編輯:羅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