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1-30 08:35
專題:聚焦美股2024年第四季度財報
微軟今天發佈了該公司的2025財年第二財季財報:營收為696.32億美元,同比增長12%;淨利潤為241.08億美元,同比增長10%(注:微軟財年與自然年不一致)。
詳見: 微軟第二財季營收696.32億美元 淨利潤同比增長10%
財報發佈后,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執行副總裁兼CFO艾米·胡德(Amy Hood)等公司高管出席了隨后舉行的財報電話會議,解讀財報要點,並回答分析師提問。
以下是電話會議實錄: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Keith Weiss:從本季度來看,商業訂單方面又是一個表現穩健的季度。不過,Azure的業績處於展望區間的下限,這還是讓我們有點失望。艾米,我希望你能深入分析一下其中可能存在的哪些執行方面的問題,以及管理層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另外,你此前提到下半財年業務會加速發展,我們現在對這一預測依然充滿信心嗎?
艾米·胡德:我先花點時間講講我們在第二季度的情況,以及關於我們所談到的近期執行問題的更多背景信息。首先,我需要明確的是,問題出在非人工智能的ACR(容器註冊表)服務組件上。而Azure人工智能服務這部分的業績比我們預期的要好,這要歸功於運營團隊的出色工作。在產能受限的情況下,他們甚至將部分產品的交付日期提前了幾周,這幾周的時間意義非常重大,從我們所取得的收入結果中也能看出團隊出色的執行力。
在非人工智能方面,挑戰主要集中在我們所説的規模化推廣環節,大家需要了解的是,這些客户主要是我們通過合作伙伴和其他間接銷售方式觸達的。其難點在於,這類客户一直不斷地在平衡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完成工作負載與持續推進他們現有工作之間的關係。在向雲上遷移和其他基礎性工作方面,我們在夏季調整了銷售策略,力圖助力客户平衡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在此過程中,我們和客户、合作伙伴共同摸索,以確定在何處進行投資、投入營銷資金數量,以及更重要的,就是如何合理安排人員覆蓋範圍,幫助客户實現過渡。
我們會做出一些調整,以確保達到平衡。我們在夏季所做出的這些調整,還需要時間才能在整個體系中發揮作用。屆時,我們就能看到這些改變的影響,以及是否實現了我們預期出現的平衡。目前,團隊正在解決這些問題,並且已經在進行調整。我預計,整個下半年都會受到一些影響,因為規模化推廣的調整需要時間。不過,我很欣慰團隊已經意識到這些問題並且正在努力解決。
此外,我們對於第三財季的情況也做出了一些展望,比如Azure業務的增長區間應該在31%到32%之間,第二財季增長了31%。我們對人工智能業務的成果感到滿意,並且在實現相關收入的能力也沒有變化。
同樣,在第三財季我們仍面臨產能受限的問題,這和去年10月我同大家交流時預計的情況一致。產能受限涉及兩個關鍵因素:一是空間,我通常稱之為長期資產,也就是基礎設施和場地;二是設備組件。
大家也看到了,我們的支出重點轉向長期投資,就是因為我們在電力和場地方面有所欠缺。隨着過去三年投資的逐步落地,到今年年底,我們將更接近產能平衡的狀態。所以,在人工智能業務的銷售和應用方面,我們仍然充滿信心,並且從各方面反映的情況來看,我們也備受鼓舞。我們現在就等着看非人工智能的ACR在下半年通過規模化推廣會有怎樣的表現。總體而言,目前唯一的變化就是規模化推廣這個環節。
薩提亞·納德拉:針對你的問題我補充一點,正如艾米所説,人工智能業務的增長率實際上比我們預期的要好。我們解決了供應方面的一些問題,更重要的是,一些工作負載的擴展情況良好。我們在深入研究這些人工智能工作負載的時候發現,即便是常規的存儲數據服務和應用服務,其在整體收入中的佔比也是很不錯的,比如與ChatGPT和微軟智能助手Copilot相關的收入,甚至是企業服務中新出現的人工智能工作負載相關收入都是如此。企業服務中的工作負載,無論同SAP(系統應用和產品)相關的,還是其他相關的向雲上遷移工作等,增長勢頭也都不錯,而問題就出在艾米提到的規模化推廣方面的細微差別。
至於如何在平臺轉型時期調整激勵措施和打入市場,我們需要確保抓住新的設計優勢,而不是一味地延續上一代的做法,這就是艾米所談到的要把握好平衡的藝術。可以這麼説,與其守着過去的成果,不如去爭取新的機遇,而且這也是我們一直會重點關注的方向。
伯恩斯坦分析師Mark Moerdler:能否請管理層詳細談一下是什麼推動了微軟人工智能業務收入遠超預期嗎?據我們估計,Copilot的表現比我們預期的要出色得多,增長速度也快得多,所以想知道微軟人工智能業務收入的具體構成有哪些。
艾米·胡德:沒錯,正如我們所討論的,這一成績比預期的要好。這其中有幾個因素,你也準確地提到了其中的一些。第一點就是我們剛剛提到的Azure部分,第二點是Copilot的出色表現。重要的是,正如薩提亞所言,我們在客户訂購該服務的席位數量上表現強勁,包括新席位和擴展席位,同時使用量也很不錯。雖然使用量不會直接影響收入,但隨着人們從中獲得越來越多的價值,它肯定會對收入產生一部分間接影響。此外,每席位的定價水平實際上也相當不錯,這是該產品價值的良好體現。
傑弗瑞分析師Brent Thill:薩提亞在開場發言中多次提到了DeepSeek,所以我想大家都很想聽聽你對它的看法,比如我們現在是否看到人工智能以更低成本進行規模化應用的可能性,還是説我們正在接近這樣一個節點,又或者我們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實現?
薩提亞·納德拉:在我前面的發言中,我提到了從某種意義上講,人工智能領域發生的事情與常規計算周期的發展並無不同,始終都是關乎優化產品、提升效率的問題。摩爾定律一直發揮着作用,並且在加速推進。除此之外,還有人工智能的縮放定律,再加上預訓練和推理時間的計算相互疊加,而這一切都離不開軟件。我在前面談到,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由於推理領域的軟件優化,每個周期都能實現10倍的性能提升,這就是大家所看到的情況。
我認為DeepSeek有一些真正的創新成果,其中一些成果甚至連OpenAI在o1版本中都有所借鑑。顯然,這些成果都已商品化,並且會得到廣泛應用,而在這樣的軟件發展周期中,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客户。從客户服務器模式到雲計算轉變的過程,其實是更多的人購買了服務器,只不過這些服務器換成了「雲」這個名字。
所以,隨着詞元(token)價格下降,推理計算的成本也隨之降低,這意味着人們可以使用到更多的計算資源,也會有更多的應用程序開發出來。很有意思並且很難想象的是,現在,也就是2025年年初這個時點,在個人電腦上已經能運行曾經需要龐大雲基礎設施支持才能完成的模型,這些優化意味着對於人工智能未來的應用,將更加無處不在,而對於像我們這樣的超大規模雲服務提供商和個人電腦平臺供應商來説,這些都是好消息。
(持續更新中。。。)
責任編輯:劉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