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必看!美銀羅列未來五年十大投資主題 這些風口不容錯過

2025-01-27 14:41

財聯社1月27日訊(編輯 瀟湘)美銀首席投資官Michael Hartnett近期發表了一份名為「2030年的世界」的研究報告,其中羅列了該行認為未來5年的全球10大投資主題。這份報告可謂乾貨滿滿,美銀還羅列了這十代主題下各自的市場風口:

image

以下不妨讓我們來一睹為快:

主題①:科技正在吞噬世界——AI智能體+推理+豐富的模擬+嵌入式人工智能=工業6.0

美銀認為,未來5年,科技將帶領我們進入新階段。在人工智能革命的推動下,我們將看到技術領域的定價暴跌。我們將看到人工智能融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將見證其在跨越式創新中發揮的改變遊戲規則的作用。AI智能體將影響就業市場,豐富的人工智能模擬將開發醫療保健、工業和金融服務領域的新產品。此外,人工智能將與物理環境互動,實現下一代自動化。

image

與此同時,我們可能會看到超級大國之間爆發一場科技戰爭「軍備競賽」,而全球化加速和科技保護主義以及隱私和人口問題將使情況變得更加複雜。

美銀解釋了其眼中的工業6.0——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干預。

美銀指出,AI大語言模型(LLM)革命加速了工業5.0的採用,該技術旨在通過將「以人為本」的方法融入工業流程,在工業4.0數字化時代的基礎上再接再厲。工業5.0強調人類與先進技術(如AI驅動的機器人)之間的協作,以優化工作場所流程。現在,人工智能已融入我們經濟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並使自動化流程 「人性化」。最終,這將使我們從人性化時代(工業5.0)帶入工業6.0——旨在通過基於下一代技術創建完全集成的智能製造系統來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干預。

主題②:壟斷見頂——隨着AI效益的擴大以及政治領域通過税收和監管對巨頭企業施壓,「七巨頭」的統治力將見頂

美銀指出,美國股市此前從未如此高度集中——由少數幾家超大市值公司(七巨頭)主導。 然而,隨着人工智能的效益擴大到更廣泛的企業,以及民粹主義政客通過税收和監管來緩解赤字和安撫人工智能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這些壟斷性科技公司對資本和回報的壟斷,將在未來幾年觸頂。

目前,美股七巨頭的總市值已升至18萬億美元——大致相當於中國的GDP,同時約佔標普500指數總市值的35%。美國股市現在是幾十年來集中度最高的市場。

過去兩年,標普500指數近60%的回報是由七巨頭公司推動的(跑贏該基準指數的公司數量已降至1998/9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此外,「七巨頭」的主導地位使美國股市佔全球股市的市值比重達到了67%的歷史新高,並導致了地區財富集中度的重大轉移。

image

(以企業市值分佈衡量的美國地圖)

主題③:數據不安全——人們最終將以隱私的「死亡」結束本十年

美銀表示,鑑於網絡黑客、AI智能體取代人類員工、假新聞的興起和通過深度偽造傳播錯誤/虛假信息,以及社交媒體成癮導致孤獨感等種種原因,許多人對科技風險將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焦慮。

預計到2029-30年,全球網絡犯罪成本將激增至1563億美元。與此同時,每5分鍾就會發生一次試圖進行深度偽造的攻擊。自2018年以來,深度偽造視頻的數量每6個月翻一番。預計到2027年,深度偽造造成的損失將達到400億美元。

image

美銀指出,由於人們對科技的依賴程度,網絡安全將是轉型世界中的頭號風險。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設法度過了新冠封鎖和物理社交距離,但如果無法訪問數字世界,這一切可能實現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興起現在創造了一個新的「威脅景觀」。例如,使用逾10000塊A100英偉達芯片的計算能力來訓練ChatGPT,今天只需1秒鍾即可破解密碼。網絡安全越來越成為國家安全問題,關鍵基礎設施更容易受到攻擊。

主題④:科技的指數級增長需要更多的資源,如基礎設施、算力、帶寬、人力資本、能源、水、技能和數據中心

美銀表示,轉型中的世界有着轉型中的需求。技術的飛速發展將需要更多的資源和基礎設施,再加上人口增長帶來的日益增長的需求。尤其是人工智能AI的興起,加速了對數據、計算能力、帶寬和能源、水、商品和數據中心等擴展基礎設施的需求。

image

這些領域已經出現了一些瓶頸,以及實現這些目標所需的技能和人力資本方面的缺口。需要新技術和解決方案來避免2025年至2030年之間的結構性短缺。

指數級科技發展需要的一切都變得更多:簡而言之,隨着人口增長,科技採用的深入意味着我們需要更多資源,來最終實現人工智能和未來技術帶來的生產力增長和經濟增長潛力。

主題⑤:重建一切——到2040年,需要94萬億美元的資金來重建老化資產並擴展支持新技術的基礎設施

全球基礎設施需要擴大和現代化,以適應人口、可持續性和創新趨勢的融合。但存在資金缺口——到2040年,全球需要94萬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除現有公共資金外,每年還需要5000億美元。

這涉及幾個結構性趨勢——包括脱碳、電氣化、顛覆性技術、迴流、人口結構變化和現有資產老化——所有這些都需要大幅增加基礎設施投資。

image

在能源領域,全球能源系統正在向更加多樣化的發電和儲能來源轉型,這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和技術。全球投資趨勢已開始反映這一點,2023年將有近2萬億美元投資於一系列清潔能源資產(是2020年的兩倍)。然而,還需要做的還有很多。研究機構BNEF預測,根據現有技術/政策,2023-30年的投資需求將平均增加到每年3萬億美元,如果出臺進一步的政策,平均每年的投資需求可能達到5萬億美元。2023年,發電、電動汽車和電網佔這一投資的約90%,但行業範圍正在多樣化,例如清潔能源行業(鋼鐵、氨、生物塑料)、儲能和電熱。

主題⑥:「除了債券什麼都投」(ABB)時代的終結——自我驅動或市場強加的政府財政過剩時代終結,資產市場ABB的原始主題逆轉

美銀表示,隨着歷史上利率最低點時代的終結、財政過剩、通貨膨脹……「除了債券什麼都投」的交易是過去5年華爾街最強勁的趨勢;而未來5年,無論是自我驅動還是市場強迫,美銀都相信政府財政過剩的時代終將結束,資產市場「除了債券什麼都投」的定價將被逆轉。

大政府是2020年代迄今最大的主題之一。在過去五年,美國聯邦預算赤字平均佔GDP的9%,過去兩屆政府的赤字是自20世紀30年代/40年代羅斯福任期以來最大的。美國年度財政支出達到了近7萬億美元,若按GDP計算,幾乎可以算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大政府助長了名義GDP的大幅增長(過去五年增長了近50%)。這一趨勢是全球性的。出現預算盈余的政府已經變得罕見……上一次美國出現預算盈余是在2001年,日本是1992年,法國是1974年,意大利是1905年。

image

主題⑦:民粹主義捲土重來——現任掌權者在2024年全球的32場選舉中,有26場被選下臺……民粹主義意味着全球化、移民和央行獨立性的減少

美銀表示,2020年代,民粹主義在政治上非常受歡迎。未來幾年的民粹主義政策意味着全球化程度降低、移民減少、央行獨立性降低,以及美國(政府支出減少)與歐洲(政府支出增加)之間的財政政策分歧。

2024年,舉行大選的國家佔世界人口的40%,佔世界GDP的60%,佔世界股票市值的 80%。特朗普在美國總統大選中橫掃全場,這是民粹主義取得的最重大勝利,但值得注意的是,選民在2024年的32場選舉中的26場中將「現任掌權者」趕下臺,這一年主流政黨贏得的選票份額在英國降至了191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57%),在法國降至了194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36%)。

image

美銀預計,2月23日的德國大選似乎將成為下一個民粹主義里程碑。德國經濟已經停滯了10 年,「極左」和「極右」政黨最近獲得了超過40%的地區選舉選票。

主題⑧:戰爭與和平——貿易保護主義將繼續;但「永無休止的戰爭」將會結束,美國優先政策將引發亞洲和歐洲的刺激政策和改革

美銀預計,全球貿易和科技保護主義將繼續存在;對特朗普來説,關税將解決「不公平貿易行為」,提高美國進口税收收入,實現非貿易目標;但美國的「永無休止的熱戰」即將結束,歐洲將從中受益;美國優先政策也將引發亞洲和歐洲的刺激政策和改革。

美銀指出,1990-2010年的和平與全球化時代在過去10年被貿易戰、軍事戰爭和更嚴重的地緣政治衝突所取代。美國的保護主義愈演愈烈,2018-2019年的貿易戰導致美國徵收的關税百分比出現自1930年斯姆特霍利關税法以來的最大增幅。中美爭奪經濟、技術和地緣政治主導地位的紛爭擾亂了全球供應鏈,導致中國將出口轉移到世界其他地區,遠離美國、歐盟和日本,並催生了2020年代初的產業迴流主題。

image

主題⑨:Z世代和嬰兒潮一代崛起——美國嬰兒潮一代的淨財富=世界GDP的約80%。到2030年,65歲以上的人和Z世代的消費總額可能達到約28萬億美元

美銀指出,未來10年,預計全球消費支出將增加,尤其是Z世代(1995年至2009年間出生的一代人)和老齡化的嬰兒潮一代(1946年至1964年出生的人)。

這是為什麼呢?先看嬰兒潮一代,他們已經積累了大量財富並將在退休期間釋放這些財富。例如,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美國嬰兒潮一代的淨資產已達到82萬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全球65歲以上人羣的年支出將達到近15萬億美元,高於2020年的8.7萬億美元。

同時,未來幾十年,年輕一代將受益於大規模的財富轉移。到2045年,老一代可能會向年輕一代轉移約84萬億美元的財富。

未來10年,Z世代將繼續成為全球人口中最大的羣體,佔比約為30%。他們的全球收入水平將是所有世代中最高的,從2023年的9萬億美元增至2030年的36萬億美元,再增至2040年的74萬億美元。這一代人的支出也可能在2024年至2030年間出現最大增幅,增幅達2.7萬億美元,達到12.6萬億美元。

image

未來10年,Z世代和老齡嬰兒潮一代的財富和支出水平將大幅增長,他們的消費模式將對全球經濟產生重大影響。Z世代的偏好正在從舊經濟轉向技術兼容性、可持續性和新媒體。人口老齡化意味着醫療保健、老年護理、休閒和金融方面的支出將增加。

主題⑩:健康新財富——到2030年,全球將出現1000萬醫務人員短缺。人口老齡化將使資源捉襟見肘

美銀認為,醫療保健將是未來5年受人工智能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人工智能藥物研發可以將研發時間從數十年縮短至數周。到 2030年,AI智能體可以填補全球1000萬醫務人員短缺的問題。然而,改變醫療保健的不僅僅是AI,還有人口趨勢,重點是健康。

現在,醫療保健市場比許多其他主要行業(包括綠色經濟、IT、體育和製藥)更大——健康市場價值6.3萬億美元,是全球製藥業(1.6萬億美元)的4倍,比綠色經濟(4.8萬億美元)也高出了30%。

image

GLP-1藥物很可能成為關鍵的「生活方式」推動因素。到2030年,嘗試過GLP-1藥物的美國人將比目前整個加拿大人口還多。除了治療肥胖症外,我們還看到許多其他行業受到間接影響,如消費品、食品零售商、餐館、服裝零售、博彩、酒精、菸草、老年生活。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