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1-27 11:02
根據灼識諮詢數據,全球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市場規模將由2023年的2687億元提升至2028年將增至5609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5.9%。其中,中國市場規模由2023年的681億元提升至2028年的1642億元,複合年增長率將達到19.2%,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
其中,2024年是汽車由中低階智駕轉向高階智駕進化的關鍵一年,不僅資本市場迎來速騰聚創、如祺出行、黑芝麻智能、文遠知行、地平線、小馬智行、佑駕創新等一大批智駕解決方案公司,大批智駕芯片也進入集中上市周期,行業或迎來智駕全產業鏈的競爭新階段。
那麼,面對未來的智駕市場發展及需求,各家智駕芯片公司於2024年都推出了哪些新的芯片方案?
1、地平線:征程6、Horizon SuperDrive
地平線是國產大算力智駕芯片的頭部企業,繼征程3、征程5不斷開疆拓土后,征程6也終於走向落地階段。
2024年4月,地平線於2024智駕科技產品發佈會上,重磅發佈新一代車載智能計算方案征程6系列以及Horizon SuperDrive全場景智能駕駛解決方案,號稱要加速智駕平權。
征程6系列共推出6個版本,包括征程6B、征程6L、征程6E、征程6M、征程6H、征程6P,面向不同智能駕駛場景進行了計算方案的靈活配置,算力覆蓋10~560Tops。
據介紹,征程6系列首批量產合作車企及品牌包括上汽集團、大眾汽車集團、比亞迪、理想汽車、廣汽集團、深藍汽車、北汽集團、奇瑞汽車、星途汽車、嵐圖汽車等,以及多家Tier 1、軟硬件合作伙伴,已於2024年內開啟首個前裝量產車型交付,並預計於2025年實現超10款車型量產交付。
征程6系列的推出意義重大,不僅解決了征程5面臨的痛點,還在算力領域進一步縮小與國際大廠的差距,該芯片也被國內智駕市場寄予厚望,地平線有望憑藉該芯片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SuperDrive則於2024年第二季度與多家頂級Tier 1和汽車品牌達成合作,於第四季度推出標準版量產方案,並將於2025年第三季度實現首款量產合作車型交付。
2、黑芝麻智能:華山A2000、C1236、C1296
黑芝麻智能也是本土強有力的智駕芯片供應商之一,其於2024年迎來兩大里程碑:新品發佈和港股上市。
黑芝麻智能在2024(第十八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上隆重展示發佈於2023年4月的武當系列C1200家族的兩款具體型號——C1236和C1296。
C1236單芯片集成NOA域控的傳感器接入、算法加速、線速數據轉發、4K顯示等,可助力客户達成極致性價比。C1296內置安全隔離MPU,能夠以低成本實現典型艙駕泊融合,結合對Hypervisor的硬加速,可靈活滿足複雜多變場景的需求,助力車廠電子電氣架構順利演進。根據計劃,兩款產品均於2024年Q4量產。
全新A2000家族也同步問世,該芯片支持包括VLM和PRR模塊的高階版端到端系統的部署,為終端客户提供更高性能的智駕體驗,併爲L3和L4級自動駕駛做好準備,預計於2026年量產。
3、芯擎科技:星辰一號AD1000
本土企業芯擎科技於2024年3月推出旗下首款智能駕駛芯片——「星辰一號AD1000」,並於2024年10月成功點亮,預計將在2025年實現量產,2026年大規模上車應用。
該芯片擁有超過330億個晶體管,採用7nm車規工藝,符合AEC-Q100標準,CPU算力達250 KDMIPS,NPU算力高達512 Tops,通過多芯片協同可實現最高2048 Tops算力。在硬件配置上,AD1000集成高性能VACC與ISP,內置ASIL-D功能安全島,擁有豐富接口,可全面滿足L2至L4級智能駕駛需求。
4、輝羲智能:光至R1
2024年10月,在2024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WICV)上,輝羲智能發佈了首款高性能智能駕駛芯片——光至R1,這是國內首款原生適配Transformer大模型的高性能自動駕駛芯片。這款芯片採用7nm車規級製造工藝,集成了多達450億個晶體管,以其前瞻性的架構設計,實現了計算性能的顯著提升,相較於目前國外主流芯片,其計算性能翻倍,而成本更低。
在計算能力方面,光至R1配置了CPU、NPU、GPU、ISP等多樣的協同處理加速器,具備高效的異構計算能力。在自動駕駛場景下,它能夠靈活分配對應的計算需求,使得算力能夠進行充分配合,從而滿足系統可靠性、穩定性的第一需求。具體而言,其NPU具備8核SIMT架構,CPU內置24顆Arm Cortex-A78AE核,可提供大於500Tops的深度學習算力及超過420kDMIPS的CPU算力。
5、為旌科技:VS919H
截至2023年末,為旌御行已推出VS909、VS919L、VS919三款產品,AI算力分別為8Tops、12Tops、24Tops,分別滿足前視攝像頭及泊車、單芯片行泊一體及CMS+流媒體后視鏡、單芯片行泊一體域控(高速NOP)或行泊一體+CMS域控等L2~L2+級智駕場景芯片方案選型需求。
2024年12月19日,為旌科技再推出一款更高性能、更高算力的智駕芯片——VS919H,據瞭解,這是一款行泊一體智駕芯片,算力達40Tops,攜手旗下其他智駕產品線重點聚焦於售價在7萬元~15萬元階段的主力銷量市場,隨着該款芯片的推出,為旌御行初步形成完整閉環。
6、星宸科技:SAC8712、SAC8901
星宸科技此前已針對輔助智駕系統推出了SAC8542、SAC8904等系列芯片,2024年12月20日再推出SAC8712、SAC8901兩款ADAS芯片,據星宸科技介紹,公司通過「產業鏈合作開發」的模式,提升了智駕算法公司開發的便利性,保證了方案應用的靈活性和合作夥伴價值最大化,據介紹,星宸科技正加速實現入門及腰部市場的差異化和智能化進展。
目前星宸科技的智駕產品線仍在快速延伸之中,預計2025年Q4會有一顆面向DMS(駕駛員監控系統)、CMS(電子外后視鏡系統)的芯片產品,而面向高階ADAS的大算力芯片SAC8905預計於2026年面世。
7、瑞薩:V4M、V4H、X5H
在TI、NXP、瑞薩三家傳統汽車芯片大廠中,TI的TDA4VM、TDA4VH至今仍是中低端智駕市場的主流選項之一;NXP於2022年推出的S32V后發力明顯不足,這兩家公司2024年在芯片方面沒有多少新進展。
不過瑞薩卻於2024年積極推進智駕芯片的推出,在V3H難達預期的背景下,此前佈局的V4M、V4H均於2024年進入量產階段,其中V4M的NPU算力覆蓋9~17 Tops,V4H算力覆蓋24~34 Tops,均為7nm製程工藝,有望在未來與Mobileye、中國智駕芯片公司等爭奪腰部智駕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瑞薩還於2024年發佈了全新一代智駕方案X5H,採用3nm製程工藝,算力高達400 Tops,被認為是「全球首顆3nm製程的車規SoC芯片」,根據設計,X5H的應用領域不侷限於ADAS,還適用於智能座艙、網關等場景,預計2027年下半年投產。
8、AMD:Versal AI Edge二代、Artix UltraScale+ XA AU7P
作為GPU領域英偉達的最有力競爭者,AMD也在積極推進智駕方案。
2024年4月,AMD在Embedded World 2024嵌入式峰會上正式推出第二代Versal AI Edge系列,允許使用單芯片解決方案處理自動駕駛系統的所有階段——檢測、感知、規劃和執行,每瓦Tops算力是第一代AI Edge系列的最多3倍,標量計算性能預計可比第一代提升最多10倍,預計2025年底上市。
2024年9月,AMD發佈的Artix UltraScale+ XA AU7P是一款經過成本優化的車規級FPGA,核心組件包括Artix UltraScale+、Zynq UltraScale+、Spartan 7、Zynq 7000,採用9×9毫米的緊湊封裝,成為AMD 16nm工藝FPGA系列中的最小成員,適用於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傳感器應用和車載信息娛樂。
9、高通:SA8620、SA8650、SA8775P、Ride Elite
在英偉達Thor量產不順的背景下,高通於2024年全速推進智駕產品線,欲與英偉達一爭高下。
SA8620、SA8650、SA8775P三款芯片均是2023年所發佈,算力分別為36Tops、50~106Tops、72Tops,於2024年實現量產,2024年也被認為是高通Ride智駕芯片的量產之年。
其中SA8650對標英偉達Orin N、地平線征程6E,合作企業包括Momenta、均聯智行、毫末智行、中科創達、暢行智駕、縱目科技、諾博科技、德賽西威和卓馭等,被認為是2025年最合適做行泊一體的芯片方案之一,預計於2025年至2026年之間大規模上車。
SA8775P則是艙駕一體方案,預計2026年高通還將發佈SA8797、SA8799等艙駕一體平臺,並配合Ride Flex實現最高2000Tops的超高算力。
2024年10月,高通還重磅發佈了下一代智能駕駛Ride Elite解決方案,使用自研Oryon CPU,NPU支持多模態AI處理器,能夠接入超過40個傳感器,包括車外多個1600萬像素的攝像頭,以及面向乘客的360度全景紅外攝像頭,預計2025年面世。
10、Mobileye:EyeQ6L
曾經的智駕芯片王者Mobileye今年過得並不如意,EyeQ4系列由於算力過低,被市場拋棄風險愈發凸顯,EyeQ5系列也在苦苦支持,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Mobileye於2024年終於有了新動作。
首先是於4月正式推出量產版EyeQ6L,這款芯片設計了兩塊CPU內核和五個高計算密度加速器,算力是EyeQ4M的4.5倍,體積僅為EyeQ4M的一半左右,功耗則維持在相似水平,被認為是EyeQ4的替代品,預計未來幾年內將裝備在4600萬輛汽車上。
不過,EyeQ5H的替代品EyeQ6H未能同步量產,預計要到2025年初才能實現。
11、蔚來汽車:神璣NX9031
2024年7月27日,在2024蔚來創新科技日上,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宣佈,全球首顆車規級5nm高性能智駕芯片蔚來神璣NX9031流片成功。作為業界首款採用5nm車規工藝製造的高階智能駕駛芯片,神璣NX9031擁有超過500億顆晶體管,芯片和底層軟件均已實現自主設計。
據介紹,這款芯片採用32核心CPU架構,內置LPDDR5x8533Mbps速率RAM,可實現「高動態範圍高性能ISP」,擁有6.5GPixel/s像素處理能力,處理延時小於5ms。李斌表示,神璣NX9031不論是綜合能力還是執行效率,一顆自研芯片能實現四顆業界旗艦芯片(注:英偉達Orin X)的性能。
12、小鵬汽車:圖靈芯片
2024年11月6日下午,小鵬汽車在2024小鵬AI科技日上公佈了圖靈AI芯片的最新進展,小鵬汽車表示,小鵬圖靈芯片專為AI而生,擁有40核處理器,可本地運行30B參數的大模型,集成2個NPU以及面向神經網絡的特定領域架構。
據小鵬汽車介紹,圖靈AI芯片可同時應用在AI機器人、AI汽車、飛行汽車上,號稱與英偉達Orin X相比一顆頂三顆,自動駕駛、智能座艙大模型都可驅動,10月份,小鵬已經在圖靈芯片上跑通了智駕功能。小鵬汽車還稱,經過深度定製,圖靈芯片算力可達到100%極致利用,未來AI汽車將搭載至少3顆圖靈芯片。
小結:艙駕一體元年開啟
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共有10家獨立智駕芯片方案商以及2家主機廠推出新的智駕芯片或解決方案。
盤點這12家企業發現,市場已分為兩派別,一是以為旌科技、星宸科技、Mobileye、TI、瑞薩為代表的企業,主要聚焦腰部智駕市場;二是以芯擎科技、輝羲智能、高通、蔚來、小鵬為代表的企業繼續發力大算力方案,加速L3、L4級高階智駕落地。
其中,高通於2024年動作最大,在SA8540P的基礎上,加快了SA8620、SA8650、SA8775P的量產進程,同時積極佈局SA8797、SA8799、Ride Elite、Ride Flex等下一代產品及解決方案,算力上對標英偉達,配合其在智能座艙領域的一家獨大,預計在2025年開始對其他智駕芯片方案商形成強有力競爭。
值得注意是,艙駕一體方案開始落地,2024年相關新品即包括黑芝麻智能C1296、瑞薩X5H、AMD Artix UltraScale+ XA AU7P、高通SA8775P等,市場分析認為,2024年是艙駕一體芯片元年,其中,黑芝麻智能C1296已率先落地。
另外,智駕芯片的工藝製程整體由此前的12~16nm加速向目前的7nm過度,未來將加速向3~5nm進擊,對本土企業而言,地緣政治影響加劇背景下,供應鏈穩定性或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