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華潤隆地香港攻略這一年

2025-01-25 07:3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華潤隆地在物管方面的運營年限要比華潤萬象生活長得多,也和華潤萬象生活相似,既包含物管業務,又囊括商業運營。

2024是華潤隆地相對高調的一年。

從物業到商業,從收併購到設立合資公司,從研究自動駕駛清掃車到涉足充電樁業務,華潤隆地2024年不是在擴大規模路上,就是在擴張業務邊界途中。

談及華潤集團物管平臺,2017年成立的華潤萬象生活早已成為代表名詞。實際上,華潤隆地在物管方面的運營年限要比華潤萬象生活長得多。

該公司最早可以追溯至1982年成立的隆地企業有限公司,而隆地企業則是爲了解決香港華潤大廈建成后物業運營管理事項設立的平臺。

到了2002年3月,隆地企業進一步更名至「華潤物業」,成為華潤集團最初以「物業」冠名的平臺。直到2023年8月,最新啟用「華潤隆地」。

歷經近43年發展,華潤隆地主營業務已經從單一的寫字樓管理拓展到物業租賃、生活服務、酒店業務、中藝高端零售四大板塊,業務分佈中國香港、內地及泰國。

據物聊社瞭解,華潤隆地與華潤萬象生活的直接控股股東華潤置地層級相同,被劃撥為城市建設運營業務。

1月22日,華潤隆地在香港召開2025年度工作會議,同時對外公開2024年全面收入及回報指標數據。

具體來看,華潤隆地2024年營業額同比增長12.2%,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2.7%,淨利潤同比增長37.3%。住宅在管夥數達20.9萬夥,在港員工8294人,在管夥數、停車場管理數量已躍居香港物管行業前二名。

2023年同期,華潤隆地營業額同比增長20.0%,略高於預算目標1.7%;利潤總額同比提升35.7%,大幅超出預算57.7%。

當時,華潤隆地主要經營的物業包括香港華潤大廈、商鋪、山頂豪宅、木棉花服務式公寓以及灣景中心住宅等,物業管理面積超1億平方呎,在香港物業行業市場排名第四位。

經歷大膽擴張的一年,華潤隆地在2023年數據基礎上再次錄得正向增長,更幫助華潤集團進一步鞏固在香港的物管、資管競爭力。

華潤隆地目前並未上市,具體業績數據亦未公佈,但根據2023年8月發佈的《2022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截至2022年末,公司資產總額308.9億港元,全年營業收入24.68億港元,利潤總額6.29億港元。其中,物管業務年總營收已超過11億港元。

經物聊社粗略計算,華潤隆地2024年營業收入大約在36億港元上下,利潤總額約為11億港元,物管業務年總營收或許也在逐步上升。

據華潤隆地官網資料,主營業務包括綜合物業管理平臺、資產管理平臺以及生態圈業務。

目前,華潤隆地綜合物管平臺擁有三大物管品牌,分別為華潤物管、昇捷物管及領先物管,在管夥數約20萬夥,在管面積已超1.4億平方呎。

三個品牌中,華潤物管更偏向商業物業管理方向,所轄項目涵蓋寫字樓、山頂豪宅、星級酒店、商場等;昇捷物管是華潤隆地於2021年底向昇捷控股收購的物管公司,主要提供公共服務;2022年,華潤隆地又收購了領先管理有限公司股份,整合成為領先物管,提升了華潤隆地在公營房屋和政府項目板塊業務的競爭優勢。

縱觀華潤隆地2024一整年的動態,大多集中在商業物業收購上,市場上時有收購傳聞流出,完成交易便有3宗,引起市場最大關注的莫過於計劃斥資90億港元收購尖沙咀K11 Art Mall。

但行至2024年末尾,這則交易消息始終未得到證實,亦再無后續傳來。

按市場上大多物業公司發展路徑而言,追求規模通常出於兩方面原因。

其一,該物企成立年限較短,本身規模較小,需要通過擴大規模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其二,該物企處於加速發展階段,擴大規模的目的轉變為提高市場佔有率。

但華潤隆地不是純粹的物管企業,並不能直接將物企擴張規模邏輯套在身上。深究如今的業務框架,其實和華潤萬象生活相似,既包含物管業務,又囊括商業運營。

通過收購商業物業自持進行物業運營向來不是華潤的作風,但從商業視角看,頻頻出手收購商業物業,或許是為謀求商業REIT上市。

2024年2月,華潤隆地向本地投資者羅守輝手中收購了位於新界的葵芳匯基座商場,交易總額為3.1億元,項目總建築面積約2.2萬平方呎,包含11個已全部出租的鋪位。

8月,斥資約5.4億元收購麗新發展和帝國集團擁有的將軍澳藍塘傲中海濱商業中心Greenwich Village和停車場,總建築面積約10.25萬平方呎。

12月底,完成對香港房屋協五個屋苑商場的收購,包括土瓜灣欣榮商場、長沙灣喜薈、喜韻、喜盈及喜漾共五個社區商場在內的商業零售資產包。

目前,華潤隆地已將收購物業冠上香港社區商業品牌「Brim 28」名稱。

高調收購背后,華潤隆地或許將被打造成「港版華潤萬象生活」

(轉自:觀點)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