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巴菲特靠看年報買港股中石油:5年賺了7倍

2025-01-24 20:47

作者:長坡雪

來源:長坡雪(ID:fuli-qiji)

導讀:巴菲特投資中國石油,是一筆低估類投資,堪稱經典。

覆盤其投資過程,對投資者投資低估類品種有一定啓發意義。

1、關鍵信息就在「人人都能拿到的年報里」

2007年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中説:

去年(2007年)我們有一筆很大的賣出。在 2002 年和 2003 年,伯克希爾用 4.88 億美元買入中石油公司 1.3%的股權。按這個價格,中石油公司的價值大約為 370 億美元。

查理和我那時感覺該公司的內在價值大約應該為 1000 億美元。

到 2007 年,兩個因素使得它的內在價值得到很大提高:油價的顯著攀升;以及中石油的管理層在石油和天然氣儲備上下的大工夫。

到去年(2007年)下半年,公司的市值上升到 2750 億美元,在與其他大型石油公司比較后,我們認為這是公司應該有的價值。所以,我們把手里中石油的股票賣了,收回40億美元。

筆者粗略統計,2002年和2003年,巴菲特總價4.88億買入,2007年總價40億美元賣出;5年時間里,伯克希爾還收到了中石油約2.4億美元的分紅

粗略計算可知,這筆投資的年複合收益率高達54.1%。

那麼,巴菲特是怎麼發現中國石油的投資機會的呢?

他在股東大會上透露:我看了中石油的財報,它很容易閲讀。這是我唯一做過的事。我從未聯繫過任何管理人員,從來沒有參加過投資者介紹會之類的活動,從來沒有得到一份賣方報告,從來沒有徵求過任何人的意見。我的意思是,白紙黑字寫在那里,寫在任何人都能拿到的報告里。我們只是坐在辦公室里閲讀這些東西。

看到這里,大家應該跟筆者一樣,能深深理解了巴菲特的名言:像看《花花公子》一樣看財報;也能理解中國有句古話是沒有騙人的:書中自有黃金屋。

不是讀書沒用,不是財報沒用,而是要看對書,會看財報。

那麼,中石油財報中透露的什麼信息,讓巴菲特決定買入了呢?

2、內在價值1000億卻售價350億

巴菲特在2008年股東大會上説:(看完年報后)我得出的結論是,不難理解原油生產、提煉和營銷以及他們的化工業務。你可以對埃克森石油公司或英國石油公司或其中任何一家公司做同樣的事情,我對所有公司都是這樣做的。我得出的結論是它值 1000 億,然后我檢查了價格,它當時大約 350 億。

筆者對上述文字的理解是:

第一,巴菲特可以理解石油業務,能夠理解中國石油的公司經營。

第二,中石油的股價過於低估了。

巴菲特認為其價值1000億美元,而當時的市值才350億美元左右。

巴菲特稱,如果公司價值400億美元,而股票價格是350億美元,那麼此時就需要更多細節分析;但如果公司價值1000億美元,那麼我就不需要很精確的知道公司到底值970億美元還是1030億美元,因此350億美元的的價格擁有巨大的安全邊際。就好像如果一個人的體重是300磅,我可能不知道他具體多重,但我知道他很胖。

在繼續分析之前,我們先看看那幾年中國石油的經營情況。

該公司於2000年7月在港股上市,2000年到2002年,公司的收入在2400億人民幣左右,歸母利潤2000年、2001年和2002年分別為552.3億、468.1億和469.1億。

在公司經營相對穩定的背景下,中石油的股票波動巨大,PETTM在4倍到20倍之間變化。

巴菲特正是在中石油股票3、4倍PE左右時買入的;除了價格便宜,公司的分紅政策頗讓巴菲特心動。

巴菲特透露稱:在年度報告中,中石油公司說了一些很少有公司會説的話,但我認為這是相當重要的。他們説,他們將會派發他們盈利的45%作為股息。如果你能以 3 倍多的 PE購買它,然后分派 45%的股息,你知道,這相當於你在你的投資上獲得了 15%的股息收益率(33%盈利收益率的 45%)。

在筆者看來,極高的股息收益率+極低的PE+不高的資產負債率+中國石油業務的永續性等,促成了巴菲特的這筆投資。

3、巴菲特賣出后被大眾哄搶

2003年巴菲特建倉完畢后,當年中國石油的利潤就同比增長了48%,股價當年大漲209%。

到2007年,中國石油的歸母利潤由其2002年500億左右增長到1456億人民幣,增長近2倍。

如巴菲特在股東的信中所説:

到 2007 年,兩個因素使得它的內在價值得到很大提高:油價的顯著攀升;以及中石油的管理層在石油和天然氣儲備上下的大工夫。

淨利潤上漲的同時,中國石油的估值水平也大幅提升了。2007年中國石油的PETTM在10倍到24倍之間波動,巴菲特的買入PE僅為3、4倍。

投資中國石油,讓巴菲特享受到了利潤提升和估值提升的戴維斯雙擊。

2007年中國石油的估值不再便宜時,巴菲特賣出了股票。

巴菲特2008年時説:就像它值 1000 億的時候,我們能以 350 億到 400億的估值買下它一樣,當油價在每桶 70 美元、 75 美元的時候,我認為它的價值大約是2750 億到 3000 億美元,那我們就以這個價格賣出它。

巴菲特強調稱:和其他石油公司相比,我們不再覺得它被低估了,所以我們賣掉了我們的股票。

巴菲特賣出后,中國石油仍繼續大漲。促使其大漲的誘因之一是中國石油將要發行A股。

猶記得,彼時是中國A股大牛市的末期,2007年10月份,上證指數剛上衝到6124最高點,一個月后的11月5日,中國石油正式登陸A股市場。

當年不少人是打着價值投資的旗號買入中國石油的。

買入者們可能怎麼也想不到的是,中國石油上市當天的股價,竟然是其股價的最高點,直到2025年的今天,股價依然未衝破當天的價格。

版權聲明: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