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1-24 23:27
要點:
特斯拉在本月初於中國推出新款 Model Y 后,又在北美和歐洲正式發佈。此次發佈的特別之處在於,同時接受新舊款車型的訂單。在北美和歐洲,僅在在線配置器上為 「Launch Series New Model Y」(即中國先行推出的版本)新增 「裝飾」 選項,而中國僅售新版本。
特斯拉Model Y 美國官網(來源:Electrek)
新款 Model Y 的 EPA 續航提升至 320 英里,高於舊款長續航全輪驅動版的 311 英里。在起售價、內飾、座椅等多方面都有升級,如起售價提高,內飾增添環繞式氛圍燈等,座椅功能增多,還配備了第二代懸架和降噪硬件。新款長續航全輪驅動版 Launch Series 售價 59999 美元,比舊款貴 12000 美元,購買者還能獲得特殊徽章。
觀點:
特斯拉同時售賣新舊款 Model Y 的策略獨特,旨在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以舊款價格優勢吸引價格敏感者,靠新款升級配置吸引追求新體驗的消費者,從而擴大市場份額。新款顯著的配置升級,彰顯其提升競爭力的決心,有望在競爭激烈的電動汽車市場保持領先。不過,較高的價格可能影響部分消費者購買決策,其市場表現仍有待觀察。
要點:
Rivian 在周四舊金山新的 Rivian Space 開幕活動上,由首席執行官 RJ Scaringe 透露,計劃今年推出可實現脱手駕駛的新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類似特斯拉的完全自動駕駛(FSD),並於 2026 年推出 「eyes-free」 系統。現有 Rivian R1S 和 R1T 車主能否使用新系統與車型代際有關,2024 年及以前生產的是第一代,2025 年及以后的為第二代。
去年夏天推出的第二代 R1S 和 R1T 全面升級,引入自研的 Rivian Autonomy Platform,由 11 個攝像頭、5 個雷達和預測性人工智能驅動,性能強勁,已具備盲點監測等功能,更多功能也將陸續推出。所有 R1S 和 R1T 支持 OTA 更新,但第一代車型因硬件軟件限制,部分功能無法使用。脱手和免注意力的自主高速公路駕駛功能將在 2026 年上半年推出的 R2 小型電動 SUV 上應用,起售價約 45000 美元。
Rivian SUV(來源:Electrek)
觀點:
Rivian 積極佈局自動駕駛領域,體現出緊跟行業技術發展趨勢、提升產品競爭力的決心。類似 FSD 的脱手駕駛和 「eyes-free」 系統,有望吸引對自動駕駛功能需求高的消費者,擴大市場份額。然而,「 eyes-free」 系統在推出前可能面臨監管障礙,其功能最終能否順利實現以及市場接受程度如何還不確定。而且,第一代車型功能升級受限,可能會影響部分老用户的體驗和忠誠度。從整個電動汽車市場來看,Rivian 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會加劇行業競爭,推動技術不斷創新進步。
要點:
美國暢銷電動汽車品牌現代和通用攜手合作,以應對 2025 年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周四,現代證實與通用的交易接近達成,其中涉及電動汽車車型的重新貼牌。公佈 2024 年第四季度財報后,現代確認即將達成向通用出售商用電動汽車的協議,這將助力現代進軍北美商用車市場。合作的背后是美國政策的不穩定,特朗普上臺后取消電動汽車 「強制規定」,威脅取消 7500 美元聯邦税收抵免,還考慮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徵關税,儘管現代稱政策變動對其銷量影響小於日本競爭對手。
現代Ioniq 5(來源:Electrek)
去年 10 月,現代位於佐治亞州的 76 億美元電動汽車工廠投產,然而上周美國能源部取消其部分車型的税收抵免資格,現代計劃擴大生產並增加混合動力汽車產量。雙方去年 9 月簽署諒解備忘錄,計劃在動力系統等領域合作,並將於 2025 年第一季度簽署約束性合同。
此外,有報道稱雙方討論聯合開發皮卡,現代的 ST1 電動商用車平臺或成通用商用電動汽車基礎。現代在美國零售銷量連續四年創新高,去年現代汽車集團電動汽車銷量超通用和福特,而通用的 Brightdrop 商用電動貨車銷量遠低於福特 E - Transit 和 Rivian EDV。
觀點:
現代與通用的合作是雙贏之舉。對現代而言,為通用供應重新貼牌的商用電動汽車,為 ST1 等車型開闢了可靠銷售渠道,利於拓展美國市場,解決自身難以直接面向美國商業車隊買家銷售的問題。對通用來説,藉助現代產品能提升自身在商用電動汽車領域的競爭力,改善銷量不佳的狀況。從市場層面看,這種合作體現了車企在政策不明朗時通過合作降低風險、謀求發展的趨勢,同時也將加劇美國電動汽車市場競爭,推動行業技術與產品的進步。
起亞電動SUV(來源:Electrek)
起亞車主原本定於 1 月 15 日獲得使用特斯拉超級充電站的權限,卻因時間線推迟而未能實現,此前部分車主利用現代和起亞電動汽車基於相同 E - GMP 平臺且 2025 款 EV6 與 2025 款 Ioniq 5 都配備原生 NACS 端口的相似性,通過將車輛信息設置為現代並藉助第三方適配器在超級充電站充電,但如今這個漏洞已被關閉。
北美電動汽車行業正朝着由特斯拉推進、SAE 標準化的 NACS 充電標準過渡,近期多個品牌加入 「即將接入」 名單,大眾和本田也宣佈即將獲得接入權限,而起亞原本計劃 1 月 15 日推出的超級充電站接入服務推迟到本季度晚些時候。這表明在北美電動汽車行業向 NACS 充電標準過渡進程中,起亞接入特斯拉超級充電站計劃的波折,反映出行業在技術對接和標準統一過程中的複雜性,儘管不斷有品牌加入,但實際操作層面仍面臨諸多挑戰與調整。
稀土磁鐵(來源:Electrek)
捷豹路虎的投資部門 InMotion Ventures 向稀土磁體回收公司 Cyclic Materials 投資 200 萬美元,使后者 B 輪融資達 5500 萬美元,此前 InMotion Ventures 已在供應鏈追溯等技術領域佈局,此次涉足稀土磁體回收。其董事總經理邁克・斯米德表示 Cyclic Materials 在創建可持續供應鏈上領先,其技術滿足稀土磁體回收關鍵需求,助力汽車行業邁向更清潔、更具韌性的未來。
Cyclic Materials 將用這筆投資加速在北美和歐洲的業務擴張,提升處理能力並優化回收技術,此次融資是在之前獲寶馬、微軟和日立支持的 5300 萬美元融資基礎上進行的。稀土磁體由稀土元素合金製成,在電動汽車牽引電機等諸多領域至關重要,目前稀土元素回收率不到 1%,但全球需求超供應且預計到 2030 年增長兩倍,而 Cyclic Materials 憑藉專有的 MagCycle 和 REEPure 技術從報廢產品回收稀土元素,建立循環供應鏈。捷豹路虎的投資體現汽車行業對解決稀土磁體回收問題的重視,有助於緩解資源供需矛盾,推動汽車行業可持續發展,也反映在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背景下,企業通過投資相關技術完善產業鏈、提升競爭力的趨勢。
日產Ariya(來源:Electrek)
日產在電動汽車業務上動作不斷且情況複雜。近三年前,日產計劃向密西西比州坎頓工廠投資 5 億美元生產新款電動汽車,原本今年開始生產,卻因對盈利能力和市場需求的擔憂,去年 1 月將時間推迟到 2026 年,如今據《麥迪遜縣日報》報道更是推迟到 2028 年,並且《汽車新聞》稱日產還取消了在美國生產定位在聆風與艾睿雅之間的小型電動 SUV 計劃,轉而專注需求更大、更具盈利能力的項目。
不過,日產仍在積極佈局,計劃從 SK On 購買 20 千瓦時電池,足夠為在美國銷售的約 30 萬輛電動汽車供電,還在擴大美國供應鏈為未來電動汽車做準備。這一系列操作,反映出日產在市場需求、盈利能力和戰略規劃間艱難權衡,也體現出當前電動汽車市場競爭激烈,車企需謹慎決策、不斷調整策略,預示着未來電動汽車市場發展充滿不確定性。
特斯拉在加拿大宣佈對其全系車型進行重要漲價,原因是加拿大的電動汽車補貼政策取消以及加元疲軟。加拿大電動汽車市場因聯邦補貼計劃取消本就面臨困境,而該國補貼力度最大、使該省成為加拿大電動汽車普及領先地區的魁北克省的補貼計劃也面臨同樣情況。
特斯拉(來源:Electrek)
作為在加拿大電動汽車銷量領先的品牌,特斯拉宣佈全系漲價,其中 Model 3 長續航后驅版漲 4000 加元,長續航全輪驅動版漲 8000 加元,高性能版漲 9000 加元,Model Y、Model S 和 Model X 均漲 4000 加元,不過購買新的 Model Y、Model S 或 Model X 使用推薦碼仍可享受 1300 加元的優惠。
特斯拉對價格變動從不置評,據推測,加元在過去幾個月相對美元貶值是漲價原因之一,且宣佈 2 月 1 日漲價的時間點讓一些人將其與特朗普總統暗示對加拿大發起的關税戰聯繫起來,特朗普稱計劃對加拿大進口商品加徵 25% 關税,加拿大也表示將採取報復措施。這對加拿大電動汽車市場顯然不利,補貼取消已衝擊市場,如今該國最受歡迎的特斯拉電動汽車在補貼前基礎價格又上漲,加拿大電動汽車市場今年形勢嚴峻,希望待關税戰真正開始后情況能穩定下來,變得更加明朗。
Fiat 600(來源:TopGear)
菲亞特 600 從名字便能看出比 500 稍大,其名稱可追溯至 1955 年,早於 500 推出,某種程度上 500 可視為縮小版的 600。它最初定位為更寬敞實用的家庭旅行車,在 60 年代,600 Multipla 作為一款三排六座的小型車延續了這一定位。
Fiat 600(來源:TopGear)
在市場定位上,它不是簡單放大的 500,難以將其歸為超小型車或 SUV,而是處於兩者之間。設計上,它有類似 500 俏皮的前大燈、有質感的后尾燈、復古前端等元素,但車身多處的 「600」 標識顯示它並非 500 的變種,實際尺寸尤其是長度和寬度比 500 大很多,可搭載多人。
Fiat 600(來源:TopGear)
平臺方面,它是 Stellantis 旗下開發的首款完整車型,與集團內其他車型共享部件,其平臺曾助力標緻 208 和 Jeep Avenger 兩次獲得年度汽車獎(600 與 Jeep 同生產線),共享平臺雖動態性能不突出,但保證了可靠性,還能控制成本,其電動系統是其他車型改款推出的第二代配置。
內飾方面,復古風格沒有完全延續,雖有像儀表板中央儲物處 iPad 式蓋子這樣不錯的設計,但整體是菲亞特 500 和 Jeep Avenger 的混合,后排空間欠佳,不過若將其視為 500 的升級版,仍令人印象深刻。菲亞特 600 憑藉獨特市場定位,在小型車與 SUV 間開拓新市場,融合經典設計與集團共享平臺優勢,傳承品牌特色並降低成本、保障可靠性,然而內飾設計和后排空間有待改進,未來市場表現取決於能否滿足消費者對獨特車型及空間、內飾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