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申萬宏源策略】電子持倉佔比18%,歷史行業配置20%上限壓力是否重現?——2024Q4被動和主動權益型公募基金持股分析

2025-01-24 18:52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主要結論

一、被動資金ETF規模顯著提升,持股市值佔比已超過主動權益型公募基金。

股票型ETF當前總規模為2.7萬億元,持股市值佔比已達3.6%。主動權益型公募基金持股市值在2021年達到最高峰(6.2%)后一路下行,24Q4降至3.2%。24Q4寬基ETF中證A500擴容近2500億份,帶來1800億元左右的增量資金,創業板指ETF規模也有小幅增加。行業ETF中,24Q4銀行、醫藥、消費,消費電子、信創軟件和人工智能,光伏、機器人、軍工等行業ETF環比增加明顯。

24Q4主動權益基金淨贖回擴大,可能向被動基金遷移:發行僅22億份,為2014年以來單季新發最低水平;同時存量贖回2185億份超過21Q2水平,單季度淨贖回2163億份。結合被動基金和ETF工具份額在24Q4同期增加的情況,可能出現主動基金贖回向被動投資遷移。

二、主動權益型基金的淨值表現:

連續兩年負收益后,2024年收益率中位數回正至4%,中位漲幅跑贏全市場個股漲幅中位數,但跑輸主要寬基指數。基金倉位維持高位運行(普通股票型、靈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基金倉位分別為87.6%、74.0%和86.5%),主動權益淨值經歷三年半調整后修復。本輪公募基金已從2021年2月的高點持續調整了3年半左右,累計淨值漲幅中位數回撤幅度到2024年9月達到36%,2024年9月18日低點至今(截至2024年1月22日)反彈18%左右。

三、板塊配置:

加倉港股(佔比14.5%達到歷史最高,主要加倉電子和汽車)和科創板;A股加倉先進製造/科技/消費,減倉金融地產/醫藥/周期:先進製造(26%,1.46)>科技(26%,1.52)>消費(18%,1.35)>周期(14%,0.58)>醫藥醫療(10%,1.55)>金融地產(6%,0.29)(括號里分別為持倉佔比和配置係數)。

四、行業配置:

1)主動權益電子和汽車持倉比例達到歷史最高,整體配置向科技集中;而北向資金加倉核心資產和金融。公募配置與外資偏好對比:24Q4均減倉煤炭、石油、化工和公用等周期行業以及通信,共同加倉傳媒、計算機和電力設備;但公募加倉的電子和機械被北向資金減倉。

2)當前主動公募產品中電子持倉佔比達到18%的歷史高位,行業配置20%上限壓力是否重現?2023年3月16日發佈的《單一行業持倉佔比超過20%閾值之后的行業輪動覆盤及啓發》報告中,我們首次提出「單一行業公募持倉上限為20%,且逼近或達到這一極限后行業或可能至少經歷2年的調整期」的規律,併成功規避了新能源調整行情。當前電子的持倉佔比將近18%,逼近20%。於此同時電子和通信連續2年正收益且排名前五,又面臨「事不過三」的股價壓力(無法連續3年排名前五且有正收益);2025年放緩的業績增速和超過30倍的動態PE估值,以及海外貿易摩擦的不確定性帶來業績下修的風險,當前隱含預期或已充分,2025年全年維度來看人工智能硬件端並非最優,應用端的投資機會或將更好,當前計算機和傳媒的持倉佔比2.9%和0.9%,配置係數0.65倍和0.55倍。具體分析詳見2024年12月13日發佈的《低估反轉——2025年行業比較投資策略》。

3)大眾消費品和地產產業鏈明顯低配。美容護理、社會服務、紡織服飾、商貿零售、房地產、建築、建材、輕工製造的持倉佔比均少於1%。醫藥和食品飲料的持倉佔比10%和8.5%(處於歷史14%和22%分位數),是環比24Q3減少最多的行業,同時剔除行業主題基金后的全行業基金對醫藥生物、食品飲料的配置顯著降低(持倉佔比為5%和6.3%),配置係數更是低於1倍。

五、主題配置:

加倉高股息和新質生產力的低空經濟與機器人:24Q4低空經濟指數和人形機器人指數配置係數分別提升0.16和0.17至1.31和1.61倍。商業航天、儲能、光模塊和AI算力邊際減倉。出海領域減倉且配置佔比下滑,海外風險擔憂下重回低配:按照海外收入佔比大於80%個股組合來看,當前公募對其持倉31%,配置係數0.83倍。

風險提示:1)公募基金僅為市場資金的一部分,不具有全面代表性;2)基金季報數據有時間滯后性;3)本文分析均以基金季報披露的前十大重倉股為口徑,與基金全部重倉股相比存在一定誤差。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