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1-24 16:53
今年新能源車市的首個熱議話題,應該是悄然亮相官網的特斯拉新款Model Y,再加上一篇《煥新Model Y,儘管對比》的文章,讓雷軍、余承東等企業高管紛紛接下挑戰書。
關於新款Model Y的絕大部分信息已經公佈,新車在續航、配置、懸架等方面的升級還是比較明顯的,想必今年中型純電動SUV市場的競爭會很精彩。
日前,網絡上曝光了新款Model Y的實車圖。從尾標來看,這次曝光的車型並非官網的首發版,而是大批量生產的標準版,也就沒有首發版的專屬標識。
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是特斯拉官方刻意隱瞞了關鍵信息:新款Model Y將保留轉向燈撥杆,而且新車還會取消換擋撥杆,採用屏幕換擋。
電車通一度以為,新款Model Y應該會直接沿用新款Model 3的設計語言,畢竟降低成本可是馬斯克的拿手好戲,一個撥杆都不用也會在消費者的意料之內。
然而,特斯拉在新款Model Y上似乎不敢一步到位,2024款特斯拉Model Y用的還是已經停售的2022款Model 3的內飾風格,到了2025款也沒有捨得把轉向燈撥杆去掉。
對此,大部分網友認為保留轉向燈撥杆是喜聞樂見之事,但有特斯拉粉絲發文稱「特斯拉加回了轉向檔把,是先進生產力取代落后模式過程中的重大挫折」。
轉向燈撥杆和換擋撥杆到底有沒有存在的必要?電車通駕駛過的車型很多,其中就包含幾款沒有轉向燈撥杆和換擋撥杆的車型,接下來就淺談下撥杆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取消轉向燈撥杆?安全隱患大
在市面上推出完全取消轉向燈撥杆和換擋撥杆的Model 3之前,消費者對內飾的爭議集中在實體按鍵和大屏幕的關係上,無論右側撥杆是換擋撥杆還是雨刷器撥杆,都不會覺得左右撥杆的設計有什麼問題。
無論哪種設計,包含特斯拉的無撥杆設計,對於陌生的操作邏輯,駕駛者能正常使用不過是時間的問題,只是每個人所花費的學習時間成本不同。
電車通曾試駕過極越01,這款純電動SUV也是取消了轉向燈撥杆和換擋撥杆,但電車通從瞭解規格到熟練操作,再到上路駕駛也不過幾分鍾的時間。
因此,設計顏值、操作邏輯其實不在我們這次的討論範圍之內,安全性纔是電車通最想説的重點。
在正常行駛的情況下,按鍵式設計其實並沒有不妥,但面對需要快速變道的關鍵時刻,轉向燈撥杆設計比按鍵式轉向燈更快完成打燈動作。
原理很簡單,因為撥杆通過除了拇指之外的四根手指任意控制,按鍵式轉向則需要拇指來操作,而拇指周圍的肌肉含量佔據整個手部肌肉的39%,按鍵式轉向比撥杆式轉向會花費更多的力氣。因此從便捷性、反應速度這兩個層面來判斷,轉向燈撥杆設計要優於按鍵式設計。
為此,車企會設計出自動轉向燈功能,從而減輕駕駛者的疲勞感。
在試駕極越01的時候,轉彎時電車通要提前按下方向盤左側的轉向燈按鍵再變道,不過出現一個情況是,在經過有一定曲率的車道時,車輛即便沒有變道卻能自動打燈。
結果,電車通喜提右后方車主的五秒喇叭聲。
這一功能就是緩解用户疲勞感的自動轉向燈功能,Model 3也有,但依然存在誤判的可能性,出現轉向燈提前關閉或自動打開的情況。更重要的是,自動轉向燈功能看似很貼心,但實際上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方面,長期依賴自動補打轉向燈功能,駕駛者可能逐漸習慣不主動操作轉向燈,同時還會降低對轉向燈狀態的關注度。
另一方面,自動轉向燈功能是識別到有轉向動作纔會自動打燈,最快能做到打燈和變道同步進行,但要想真正提示到后方駕駛者,需要駕駛者提前幾秒打燈,而系統無法提前得知駕駛者的潛在意識,因此這樣的轉向燈能夠起到的提醒作用很小。
或許,支持自動轉向燈功能的部分駕駛者,可能本就不太需要轉向燈這一配置。
換句話説,從安全角度來看,只要汽車未能實現L4級自動駕駛徹底取消方向盤與剎車(即人類駕駛權限),轉向燈撥杆都是不可或缺的。
新款Model Y是特斯拉穩住份額的關鍵
在去年年底的特斯拉投資者會議上,特斯拉表明計劃在今年上半年推出一款補貼后定價低於3萬美元的Model Q,下半年還計劃推出包含在中國市場推出的三排長軸距Model Y新車型,並預計今年會將FSD引入國內市場。
有了這些新車和技術的規劃,特斯拉強調今年的銷量增長目標為20%~30%。
數據顯示,特斯拉去年在全球範圍內的銷量為178.92萬輛,國內市場累計售出65.7萬輛,佔比高達36.72%,美國市場的銷量佔比達到更高的38%。
特斯拉在美國電動車市場佔據近50%的份額,是美國消費者心中的首選電動車品牌,但在中國市場的環境則不同了。
雖然特斯拉Model Y是去年國內市場累計銷量最高的產品,但在同級別市場中,智界R7、極氪7X、阿維塔07、嵐圖知音在去年相繼上市,而且今年還有小米YU7這款全新產品推出,特斯拉Model Y面對的國內市場環境遠比美國市場惡劣,Model Y今年能否保住這個銷冠還真的不好説。
因此,特斯拉需要新款Model Y來穩住國內市場的成績,而保留國內用户更認可的轉向燈撥杆,完全可以看作是品牌迎合國內用户的舉措之一。
除此之外,特斯拉計劃今年推出Model Q,此舉顯然是特斯拉想進一步擴大品牌在國內純電動SUV市場的話語權,但Model Q要想複製Model Y的成功,仍存在着不少阻力。
一是25萬級市場的受眾羣體與15萬級市場的不同,前者願意為品牌影響力買單,而后者其實更希望獲得更舒適的出行環境、更低的補能成本。
作為特斯拉旗下的產品,Model Q大概率沿用猶如「毛坯房」的內飾設計,即便配置表現與Model Y一致,Model Q與國內市場的深藍S07、比亞迪宋L、極氪X等車型相比有很大差距。
二是特斯拉FSD技術能否在Model Q上全系標配。Evercore分析師表示,FSD的加入會使得整車的成本提高2000~3000美元,Model Q可能會與Model Y一樣提供FSD的選裝,但入門版爲了拉低購車門檻,完全有可能不支持FSD。
從去年年底開始,小鵬、廣汽埃安、廣汽豐田等車企嘗試將高階智能駕駛引入到15萬級別的產品上,現在看來15萬級別是高階智駕車型的價格極限,15萬元以內的產品仍無法達到全場景智能駕駛的水準。
低價和影響力應該會是Model Q的賣點,但國內市場中10萬級純電動SUV在不斷增加,Model Q若不能體現在配置方面的差異化優勢,就很難成為Model Y級別的爆款。
如果Model Q做不到這一點,特斯拉在國內的市場銷量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賴Model Y。
要想贏得消費者,車企不能爲了創新而創新
新款Model Y保留轉向燈撥杆是特斯拉傾聽用户聲音,不再「爲了創新而創新」的舉措之一。
其實不只是取消轉向燈撥杆這一設計存在問題,取消換擋撥杆也不是完美設計。電車通體驗下來,發現屏幕換擋並非不能接受,雖然存在誤掛擋的可能性,但掛擋過程中始終踩着剎車踏板,只要確認擋位再松開剎車踏板就基本不會出現問題,就是在停車的時候比較繁瑣一些,安全隱患沒有那麼大。但這個過程要反覆確實,其實體驗並不好。
在特斯拉為代表的電車上,類似於這樣的「爲了創新而創新」、「爲了不一樣而不一樣」的偽創新其實不少。如果車企一直不改變,終將被市場拋棄。
隨着技術的逐步深入,國內消費者已經逐步認可新能源的優勢,特斯拉作為新能源市場的知名品牌,在國內市場也獲得了巨大的擁躉羣體。
但這幾年國內新能源市場在悄然變化,小鵬、極氪等原本只推出純電動產品的汽車品牌官宣進入混動市場,這是由於國內依然有大批受眾羣體存在續航里程焦慮問題,爲了進一步擴大銷量,新能源車企亟需推出混動產品。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郭守剛表示,「在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同時,同步推動內燃機技術發展」,可見混動技術將會以過渡的動力解決方案長期存在。
堅守純電動市場的特斯拉,註定與部分消費者無緣。爲了照顧國內消費者的情緒,特斯拉不在新款Model Y上像Model 3那樣直接砍掉轉向燈撥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封面圖源:IT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