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9700X為何節前攢機爆火?同價平臺對遊戲比14700K完勝

2025-01-24 10:32

年前這段時間科技圈異常熱鬧,CES 2025展會上羣賢畢至,各路豪傑紛紛出手拿出了不少乾貨,PC平臺RTX 50系顯卡、RX 9000系顯卡、鋭龍9 9950X3D等新品紛至沓來,上演了一場新品盛宴。不少玩家摩拳擦掌動用了自己的小金庫,準備狠狠地消費一波迎接未來的新平臺。想來現在確實正是攢機的好時機,不僅DDR5、PCIe 5.0這些新技術已經成熟,時間點上最近也臨近春節假期籌備年貨階段,在此時期,各大硬件還紛紛開啟促銷活動,此時不攢更待何時。

不過攢機是一件費時費力的事情,還是需要精挑細選才行,尤其是CPU這類核心硬件。很多玩家在選擇CPU處理器時往往會根據以前裝機的經驗來挑選,但是這兩年整個CPU市場格局風雲變幻,如果還按照傳統思維經驗無腦上XX處理器,雖然依舊能用,但可能會被折騰一番。

就用筆者最近玩的《魔獸世界:地心之戰》來説,最近應該有不少13、14代酷睿的裝機用户都收到了魔獸官方的警示,表示使用13/14代酷睿處理器的平臺需要更新最新的BIOS來解決潛在的不穩定問題,筆者戰網的朋友就有不少中招的。誠然這樣的問題不是每臺電腦都能遇到,但能引起官方的關注,只能説確實出現了太多這樣的問題,所以很多玩家這兩年轉投AMD平臺不是沒有原因。

當然有些玩家也會説AMD難道就沒不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麼?對此筆者只能説電腦是一種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硬件產品,遇見問題不新鮮,AMD平臺當然也有自己的毛病,比如之前的積熱就是衆所周知的問題。但像13/14代酷睿這種引得魔獸以及去年的黑神話官方發表了兼容性、穩定性公告的情況,目前這些年確實沒見到AMD平臺有過。

而一些老玩家還會拿以前的AMD古早處理器説事也大可不必,筆者以前都更認可英特爾處理器,甚至到了偏愛的地步,畢竟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性能強又穩定的產品誰不愛,除了價格高點沒啥缺點,而價格高還可能是自己的缺點而不是產品的缺點。但這些年不管是性能、還是遊戲穩定性上,AMD都一點一點趕了上來,進步市場有目共睹,9800X3D現在都在供不應求就是最好的證明。而且説實話,現在隔壁平臺用起來是真更折騰,倒騰BIOS、調電壓這些操作不難,但就是讓人身心疲憊,無比懷念那些開啟XMP就啥也不用管的酷睿。反觀AMD最新的鋭龍9000,開個EXPO即可,PBO現在板廠都在玩自動化,基本不用太調整就能跑滿性能。這也是「愛穩定就選AMD」這句看似倒反天罡實際纔是CPU裝機現狀的玩笑句子流行的原因。

爲了證明目前AMD性能以及穩定性表現,我們這次依舊給大家做個遊戲幀數對比,選擇去年鋭龍9000中比較火爆的鋭龍7 9700X這款處理器,對比型號則是隔壁14代酷睿i7-14700K,先來看一下兩款處理器參數。

價格會有波動請以實際爲準 價格會有波動請以實際爲準

從參數上看,AMD現在依舊保持全大核設計,是鋭龍7 9700X標準的代號7級別的核心線程配置,提供8核心16線程。酷睿i7-14700K則採用混合架構,使用雙倍能效核設計,目前達到20核心28線程。其他方面鋭龍7 9700X採用了更為先進的4nm工藝,主頻更高。酷睿i7-14700K優勢在於睿頻更高,緩存更大。此外鋭龍7 9700X功耗更低,酷睿i7-14700K則支持DDR4平臺。兩款處理器在參數上各有勝負,如果單純玩遊戲的話,從參數看其實很難看出兩款處理器誰更具優勢,核心線程數鋭龍7 9700X看似比酷睿i7-14700K低很多,但現在能吃滿處理器8核心的遊戲都寥寥無幾,所以不會帶來顯著差異。單核方面,而雖然酷睿i7-14700K最大頻率高0.1Ghz緩存也大1MB,但鋭龍7 9700X工藝更加先進,功耗也更低,反而有時候能發揮出更強的單核性能表現。

不過參數看不出遊戲實際表現,但價格方面還是很清晰明瞭,鋭龍7 9700X比酷睿i7-14700K低了600元,差距蠻大,同預算打造主機足夠鋭龍7 9700X平臺配置提升一個級別。

下面開始測試,測試平臺如下:

這次測試我們依舊主要對比遊戲性能,我們選擇《無畏契約》、《賽博朋克:2077》、《CS2》以及《魔獸世界:地心之戰》、這幾款遊戲進行測試,分辨率為對CPU影響最大的1080p分辨率,畫質預設最高。這次我們雙方平臺都使用了最新的BIOS,而之前根據官方的説法,13/14代酷睿更新BIOS后性能可能會下降,最多10%,不過功耗會顯著降低,並且不會再出現崩潰的問題,因此這次測試酷睿i7-14700K幀數表現比之前要低的話也不奇怪。

遊戲方面,經過實測我們發現鋭龍7 9700X在測試的這幾款遊戲中幀數表現都要更好。而且別的不説,《無畏契約》這種遊戲能領先幾十幀甚至更高説明目前AMD平臺這些年開始起勢了。竟除了硬件本身,遊戲自身的優化也是重中之重,AMD在市場越來越受歡迎后,遊戲廠商更有可能針對AMD平臺本身做出優化,讓其能在自家遊戲上發揮出120%的性能表現。

照目前的趨勢,以后肯定還會有更多遊戲針對鋭龍進行優化,這種戰未來的投資才更有盼頭,這點從Steam硬件調查的處理器佔比就能看出來。

幾年前,AMD在Steam硬件調查中的處理器佔有率還不足10%,如今已經來到了37.7,接近40%,要知道Steam可是千萬量級的市場,説明最近幾年AMD平臺已經被數以百萬的玩家們所認可,目前與隔壁的差距也只不過是對手佔據市場更早而已,遊戲廠商對如此龐大的玩家羣體做出照顧也合情合理。

當然除了遊戲之外,我們也對比了雙方的拷機功耗對比,如下圖所示。

酷睿i7-14700K在新BIOS下,電壓給的不再激進,因此功耗和温度對比之前大幅降低,不過可惜相較於鋭龍7 9700X還有一定差距,鋭龍7 9700X的温度和功耗表現都要更好一些,目前能耗比方面,鋭龍7 9700X沒有什麼可説的,確實整體有明顯優勢。

綜合來説,AMD平臺目前受歡迎的原因大家應該也能看出來,這次測試鋭龍7 9700X在更低功耗和温度下測試的4款遊戲中幀數表現都要強,遊戲玩家攢機選哪個一目瞭然。

目前鋭龍7 9700X價格還更便宜,過年攢機選擇的話無疑是更具性價比的選擇,我們也給大家做了一份平臺配置單對比,看完你就對目前鋭龍7 9700X的優勢更瞭解了。

價格會有波動,請以實際爲準 價格會有波動,請以實際爲準

可以看到雙方平臺價格一樣,不過鋭龍7 9700X因為板U省出來的差價,將顯卡升級成更高一級的型號。差價主要在主板和CPU上,鋭龍7 9700X對於主板要求不高,B650即可發揮出大部分實力,也支持開啟105W功耗、PBO這些進階玩家超頻設置。但對於隔壁酷睿i7-14700K來説,B760和Z790差距就很明顯了,想要解鎖這款處理器更多進階玩法,只能選擇Z790主板,所以鋭龍7 9700X平臺才整體更具性價比,同價攢機性能更強。

目前AMD消費級平臺戰略十分明確,產品在性能相當甚至更強一些的情況下,通過保留處理器性價比來增加產品競爭力,這種戰略在隔壁產品力不斷下降的情況下終於獲得成效,在最近一兩年得到了機會,鋭龍7000和鋭龍9000相繼成功讓AMD獲得了大量市場,所以就像我們説的開頭一樣,攢機買U的「無腦選XX」傳統思維該摒棄了,我們要看新時代處理器的進步再來做出選擇。

總的來説,今年整個PC市場大換新的時代,AMD鋭龍9000表現的依舊十分有競爭力,既有9800X3D這種遊戲神U,還有鋭龍7 9700X這類性價比以及同級別能耗比性價比都拉滿的遊戲利器,節前要攢機過年的玩家可以開始行動起來了。而且與隔壁已經換了全新插槽的平臺不同,AMD這兩年一直採用AM5插槽,未來還會保留至2027年+,無縫升級新U,換代不愁人,這或許纔是戰未來的真正意義。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