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OpenAI發佈智能體Operator:可以自主購物、填表,月費200美元用户可用

2025-01-24 07:53

1月24日消息, 美國時間周四,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宣佈,其智能體「Operator」已面向部分用户開放試用。這款智能體能夠自主完成諸如採購雜貨、提交費用報表等任務,旨在通過自動化操作提升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Operator屬於新一代AI智能體,能夠代表用户執行多種操作。通過內置瀏覽器訪問互聯網,它可以模擬人類的操作行為,如點擊、滾動頁面和輸入信息。Operator的潛在應用場景廣泛,包括預訂餐廳、遷移公司數據等。

除了OpenAI,其他科技公司也正在開發類似的AI智能體功能,試圖在這一領域佔據一席之地。

目前,Operator以「研究預覽版」的形式向美國的ChatGPT Pro訂閲用户開放。這表明該產品仍處於測試和優化階段,可能會出現使用中的錯誤或問題。ChatGPT Pro的訂閲費用為每月200美元。

在接受採訪時,OpenAI首席運營官布拉德·萊特卡普(Brad Lightcap)表示,Operator旨在通過自動化處理常見任務,為用户節省時間。他強調,家庭和職場中的自動化應用藴藏着「巨大的潛力」。不過,當前階段,OpenAI希望Operator能夠首先服務於最活躍的用户,這些用户「更能理解並接受產品仍處於研發預覽階段的特性」。

萊特卡普説道:「這代表着人與計算機交互方式的一次根本性變革。這是一個巨大的技術挑戰,而衡量成功的關鍵在於其實際的實用價值。」

OpenAI還宣佈與Instacart、Uber、eBay、Priceline、OpenTable和Etsy等科技公司展開合作,通過Operator主頁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訪問途徑,快速引導他們至這些公司的網頁。萊特卡普明確表示,這些合作並未涉及任何財務層面的合作關係。

Operator的推出標誌着OpenAI正式進入競爭激烈的AI智能體市場。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包括微軟、Salesforce和Workday在內的多家商業軟件巨頭也推出了各自的AI智能體。這些智能體能夠完成撰寫報告、聯繫潛在客户、篩選求職者等多種任務。

近期,谷歌與AI初創企業Anthropic相繼推出了與OpenAI智能體Operator類似的產品。這些AI智能體同樣具備瀏覽網頁並與頁面上的菜單、按鈕進行交互的能力。

在這些競爭者中,用户規模成為一項重要的競爭優勢。ChatGPT每周活躍用户高達3億,OpenAI去年秋季還宣佈其付費企業客户數量已突破100萬。這一龐大的用户基礎為Operator觸及更廣泛的用户羣體提供了顯著優勢,相較於部分競爭對手,這無疑是其核心競爭力之一。不過,OpenAI並未披露訂閲其ChatGPT Pro套餐的具體用户數量。

Operator採用了OpenAI最新的AI模型——「計算機使用助手」(Computer-Using Agent,簡稱CUA)。據OpenAI介紹,該模型融合了GPT-4o的視覺能力和「高級推理」功能。在過去一年中,公司對模型的圖像識別和推理能力取得了顯著進展。CUA經過特別訓練,能夠與網頁上的文本、按鈕及菜單實現高效交互,為用户提供更智能化的操作體驗。

儘管AI智能體承諾能夠通過執行任務為用户節省時間、提升效率,但其普及仍然面臨諸多挑戰。目前,大多數用户尚未在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這些智能體。例如,蘋果去年秋季在iPhone操作系統中推出了AI助手Apple Intelligence,但至今尚未成為完成日常任務的主要工具。即便是在企業場景中,大多數AI智能體也僅處於測試階段或有限應用狀態,以降低數據泄露和網絡安全風險。

針對這一現狀,萊特卡普表示,OpenAI未來可能會為企業客户引入更多控制和保護措施,但目前的重點是優化首批用户的體驗。他強調,Operator已內置隱私、安全及控制功能,這些功能能夠確保智能體嚴格遵循編程指令,同時最重要的是,讓用户始終保持對AI的絕對掌控權。

OpenAI指出,Operator可能面臨的濫用風險包括:被用於設計欺騙用户的網站、用户試圖欺騙AI智能體,以及「提示注入」攻擊。這些攻擊可能引導用户向惡意網站泄露敏感信息或發送資金。

為應對這些風險,Operator配備了名為「接管模式」的功能。在需要輸入支付信息或登錄憑據時,該功能要求用户手動完成操作。OpenAI表示,在執行高風險任務(如發送電子郵件)之前,Operator會主動請求用户確認。此外,Operator不會參與銀行交易或工作申請決策等敏感領域。OpenAI進一步強調,Operator在執行任務時,不會利用用户此前與ChatGPT共享的數據,從而保護用户隱私。

對Instacart而言,通過Operator實現其雜貨配送服務的便捷訪問,使得該公司能夠藉助AI智能體的潛力,同時利用OpenAI龐大的用户基礎,而無需獨立開發類似技術。Instacart首席產品官丹尼爾·丹克(Daniel Danker)明確表示:「我們無意自行開發AI智能體。」

與此同時,Uber首席產品官薩欽·坎薩爾(Sachin Kansal)表示,與OpenAI的合作「為我們提供了引導產品開發方向的機會」。

儘管Operator目前仍存在一些功能限制,但OpenAI在花費大量時間確保產品質量后,認為Operator已具備有限發佈的條件。(小小)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