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2025年王健林艱難開局,險資成萬達廣場接盤主力

2025-01-23 19:12

圖片系AI生成

圖片系AI生成

新年伊始,萬達廣場的出售態勢仍在延續。自 2023 年至 2024 年,王健林已陸續出售超過 30 座萬達廣場。進入2025 年,這一出售節奏明顯加快,僅年初就有 7 座萬達廣場易主,平均每兩天就有一座被售出。

與此同時,王健林的資本運作也出現新動態。相關信息顯示,王健林名下新增了一項股權質押操作,他將自己持有的大連萬達集團的 240 萬股全部股權進行質押,質權方為珠海萬贏企業管理公司。

在年初之際,通過出質股權並加速出售萬達廣場,無疑也透露出萬達在應對財務壓力方面的努力。確實,誰不期盼能安然無憂地迎接新年呢?但眼下的情況卻不禁令人感慨。畢竟,作為商業領域的佼佼者,萬達的每一個動作都緊密關聯着整個行業的發展動態。

「債主們」接踵而至

過去一年,對年滿70歲的王健林而言,無疑是艱難的一年:永輝超市則因萬達擔保的36億元欠款久拖不決而焦慮不已;蘇寧同樣在催討50億元的款項;融創持續施壓,要求其償還95億元的回購款。「債主們」紛紛上門索債,使得萬達的財務狀況顯得尤為嚴峻。

2024年10月10日,永輝超市發佈公告稱,由於大連御錦未在約定時間內向其支付大連萬達商業管理集團第四期股權轉讓款永輝超市已經發函要求對方立即付款,並將向仲裁機構提起仲裁,追究大連御錦及王健林、孫喜雙及大連一方集團等擔保人的法律責任。

10月22日,ST易購(002024.SZ,蘇寧易購)發佈關於重大仲裁的公告,請求裁決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蘇寧易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蘇寧國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支付股份回購款50.4億元。然而,隨后一位接近萬達的知情人士表示,蘇寧並無要求萬達回購股份的相關依據,萬達沒有義務進行回購。

此外,2024年12月底,融創中國也向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提起對萬達集團的仲裁,要求萬達支付95億元的股份回購款。對此,萬達內部人士同樣表示,融創並無要求回購股份的合同依據,因此其要求回購的理由不成立。

一時間,萬達腹背受敵。不論這些債務是否「確有其事」,對王健林而言,萬達所面臨的危機遠不止於此。上百億的股權被凍結,還有數十億的執行款項如影隨形,隨時可能引發更大的問題。除此之外,萬達的正常運營項目也未能倖免於房地產行業的寒冬。再加上外部債務相繼到期,王健林除了股權出質,再一併加速出售萬達廣場以獲取現金流外,似乎已別無他法來緩解眼前的燃眉之急,遠水解不了近渴的困境愈發明顯。

股權出質作為一種高效的融資手段,為萬達集團帶來了急需的資金支持。尤為引人注目的是,此次股權出質的對象珠海萬贏,同樣隸屬於大連萬達集團體系,這表明王健林選擇在集團內部進行股權質押以籌集資金。從資金流動的角度來看,這可能是一種集團內部的資金調配策略,確保資源在體系內部的有效循環和利用。

就在去年9月底,同樣是珠海萬贏出手,出資31.42億從碧桂園手中買回了珠海萬達1.49%的股份,已經幫王健林化解了一次危機。想必這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助其再次度過難關。

險資持續抄底

而萬達廣場的拋售,無疑是萬達集團過去八年自救歷程的一個縮影。自2017年啟動輕資產轉型戰略以來,萬達逐步將其商業、酒店及文旅地產項目推向市場,以此減輕資產負債表的負擔。

伴隨着近日安陽萬達廣場投資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原股東萬達商管退出,新增坤華(天津)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為全資股東。至此,萬達開年以來,已經連續出售了7座萬達廣場。

也正是在這開年不足一個月的時間內,坤華基金已連續三次出手,先后收購了宣城、銅陵、安陽三家萬達廣場。

而這些收購行動並坤華基金今年的首次抄底嘗試。早在2024年全年,坤華基金已成功收購了全國範圍內的9座萬達廣場,包括淮北萬達廣場、成都萬達商業廣場、南京萬達茂、煙臺芝罘萬達廣場以及北京萬達廣場實業有限公司等。今年在安陽萬達廣場的收購完成后,坤華基金所擁有的萬達廣場數量已增至12座。

作為一家由保險公司背景的不動產私募股權基金,坤華基金自成立以來便專注於商業地產的投資,且其投資重心明顯偏向萬達系項目。

不僅坤華基金動作頻頻,險資企業在這一領域同樣表現活躍。新華保險陽光保險、大家保險以及橫琴人壽等多家保險公司均參與了萬達廣場的收購。在萬達集團已出售的30多座萬達廣場中,這些險企合計拿下了21座。

圖片來源:鈦媒體APP梳理並製圖

圖片來源:鈦媒體APP梳理並製圖

此外,部分險企還在積極擴大對其他類型商業不動產的投資版圖。例如,2023年友邦保險斥資24億元取得北京朝陽區「凱德·星貿」項目的控制權,平安保險則以股權投資方式涉足江門鶴山、江門蓬江及西安空港的三個物流園區項目,中國人壽更是以31億元的價格獲得了遠洋集團北京頤堤港二期49.99%的股權。同時,眾多險企還在積極配置REITs等不動產投資工具,對於不動產投資的熱情持續升溫。

近年來,在多重因素交織下,包括萬達集團在內的部分商業地產企業面臨經營困境。然而,商業地產項目因其長期穩定的收益屬性和抗周期性特點,仍被視為優質資產。在當前地產行業面臨挑戰的背景下,待售資產的數量和質量都有所提升,為險企提供了難得的投資機會。商業地產自然成爲了險資企業分散投資、優化資產配置的優選方向。

萬達的債務困境並非商業地產行業的孤例,高負債和流動性短缺等問題在商業地產領域內較為普遍,對企業的持續經營和發展構成了嚴峻挑戰。隨着商業地產市場加速向輕資產模式轉型,預計將有更多的商業綜合體尋求出售的機會以應對市場變化。

在地產行業風雲變幻之際,萬達集團一系列大刀闊斧的資產變動,無疑成爲了各界矚目的焦點。

30 多座萬達廣場被拋售,甚至連北京總部大樓也未能倖免。曾經承載着奢華與榮耀,被譽為 「海上勞斯萊斯」 的豪華遊艇公司,如今也不得不以五折的低價尋求買家。不僅如此,萬達在海外佈局的馬德里競技、AMC 影院等資產,只要一有合適的接手方,便迅速出手。甚至連萬達電影這一集團核心資產,也未能逃過被割捨的命運。

在這場關乎生死存亡的企業轉型過程中,王健林堅守着三條底線:確保項目不出現一座爛尾樓,不拖欠工人一分錢工資,保障每一位投資者不受損失。這份堅守,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一位軍人出身的企業家所具備的擔當與強烈的責任感。

早在 2017 年,當衆多房地產企業還在盲目追求規模擴張,沉浸在高速發展的美夢中。王健林卻憑藉着敏鋭的商業嗅覺,提前感知到房地產行業潛藏的巨大危機。他提出的 「房地產黃金時代即將結束」 這一觀點,在那時被不少人當作笑談。但隨后萬達的一系列動作,卻讓所有人對他的前瞻性判斷刮目相看。其中,萬達商管的輕資產轉型,便是有力的證明。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