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新一輪汽車國補落地,車企備上數萬元「厚禮」促消費

2025-01-23 11:46

2025年汽車「兩新」政策落地,讓車市的熱鬧延續到新一年。

「馬上過年了,打算換一輛新車,聽門店人員説現在買還有廠家的限時補貼,能省不少錢。」在北京合生匯新能源汽車展廳,前來看車的李女士逛了3家門店,詳細詢問價格、續航並經過一番對比后,她確定了意向車型,「預約了試駕,如果合適就考慮置換。」

最高萬元補貼正打動更多車主。2024年,全國汽車報廢和置換更新超過650萬輛,新能源乘用車國內市場滲透率從6月份開始連續7個月超過50%;全年國內零售量達到1100萬輛。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認為,2025年新一輪政策標誌着汽車以舊換新工作已經進入了「深化再加強」的新階段,商務部等部門積極做好政策銜接工作,穩定市場預期。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專務副祕書長許海東表示,「政策紅包」較為及時,這也意味着相關政策將覆蓋2025年全年,對市場的促進效果將比2024年更為明顯。

汽車補貼「擴容」,車企2.5萬元優惠加碼攬客

1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發布《關於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9天后,2025年「兩新」政策細則落地。

根據商務部等8部門1月17日發佈的《關於做好2025年汽車以舊換新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將符合條件的國四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納入可申請報廢更新補貼的舊車範圍。對報廢符合相關條件舊車併購買新能源乘用車的,補貼2萬元;對報廢符合相關條件燃油乘用車併購買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的,補貼1.5萬元。

與2024年政策相比,2025年「兩新」政策有着明顯變化。其中,從報廢範圍來看,燃油車從國三及以下擴至部分國四及以下(並非全部國四車輛)。從報廢車輛時間限制來看,燃油車擴展了1年,新能源車擴展了8個月,還明確了報廢機動車持有時間要求。

此次《通知》統一設置全國汽車置換更新最高補貼標準,2025年對個人消費者轉讓登記在本人名下的乘用車併購買乘用車新車的,給予一次性補貼支持,購買新能源乘用車補貼最高不超過1.5萬元,購買燃油乘用車補貼最高不超過1.3萬元。

1月20日,王先生在極氪北京王府井體驗中心諮詢極氪7X。「通過廠家新春購車優惠政策,極氪7X 605公里續航版本可直接減免1萬元,分期購車還能免息貸款,可以節省不少成本。」當天,北京亦莊一家奔馳4S店銷售人員介紹,購買奔馳相關車型,除了國補外,廠家還會提供現金補貼、購置税補貼等優惠。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梳理看到,補貼政策出爐后,不少汽車品牌加碼促銷。1月期間置換嵐圖知音可享至高2.5萬元現金優惠,還包括0元終身免費充電等優惠。極氪汽車推出可享全系車型滿20萬元減1萬元全國補貼,還可享受至高1.5萬元置換補貼以及2年0息金融政策。理想汽車則表示1月定購併交付理想車型的用户,在3月31日前「購車發票所在地未推出地方置換補貼」或「購車發票所在地推出地方置換補貼,用户不符合地方置換補貼條件」,可享受理想汽車給予1.5萬元/輛的現金補貼。此外,比亞迪多款車型推出限時優惠價、限時置換禮等優惠福利,消費者購車最高可享受8000元-30000元的置換補貼。

補貼標準設上限避免各地無序競爭

「相比往年,今年春節前的購車熱潮來得更早一些。此前不少有意向的消費者年前都在觀望,期待2025年的補貼政策。1月補貼政策明確了,廠家也推出了新優惠政策,多重因素疊加推動銷售熱潮。」北京合生匯新能源汽車展廳一家門店工作人員介紹。

實際上,在國家「兩新」政策出爐前,車企為爭奪市場增量空間已在持續加碼優惠,不少車企拋出了置換補貼政策。從1月伊始,包括蔚來、比亞迪、小鵬汽車、理想汽車、上汽大眾、吉利汽車、阿維塔、深藍等在內的數十家車企相繼推出以舊換新「限時兜底」政策,現金優惠從數千元到數萬元不等。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簡稱「乘聯分會」)祕書長崔東樹認為,1月是車市波動較大的時點,目前處於政策的過渡期,消費者觀望情緒較高,而新一輪「兩新」政策的出爐為1月汽車銷售推波助瀾,車企的優惠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消費者的觀望情緒。

在國家政策出臺后,多地以舊換新補貼細則接續出臺。截至目前,廣東、安徽、四川、江西、海南、黑龍江、河南、陝西和廣西等20多省份出臺了2025年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細則或跨年度銜接相關政策。

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看來,此次「兩新」政策明確補貼標準上限和舊車持有時間要求,有效解決了2024年個別地區無序上調補貼上限的競爭行為,堅持全國統一大市場。許海東則認為,此舉能夠更好地避免消費者跨區域消費,給市場帶來不必要的擾動。

崔東樹表示,《通知》擴大報廢更新補貼範圍,有望進一步釋放汽車消費需求,而統一設定置換更新補貼標準,有效實現了各地補貼政策的平等化,使各地市場的競爭更加均衡,也使消費者能夠得到更好的政策支持。

多家車企立下銷量翻倍目標,「兩新」有望釋放車市潛力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表示,2025年「兩新」政策加大中央資金支持,補貼總規模較2024年會有大幅增加。

許海東認為,隨着「兩新」政策出臺,將進一步釋放汽車市場潛力,預計2025年汽車市場繼續呈現穩中向好發展態勢,汽車產銷將繼續保持增長。

基於對車市預期的看好,1月伊始,多家車企公佈了2025年的銷量目標。華為鴻蒙智行2025年銷量目標為100萬輛,目標增長率為125%。小米汽車2025年目標為30萬輛,目標增長率為122%。蔚來汽車則計劃在2025年挑戰銷量翻倍,即增長100%。理想汽車2025年銷量目標為70萬輛,目標增長率40%。零跑汽車銷量目標為50萬輛,目標增長率70%。小鵬汽車銷量目標為35萬輛,目標增長率83%。

傳統車企方面,吉利汽車2025年計劃衝擊271萬輛銷量目標,奇瑞汽車則是維持2024年增長目標,即超行業10-20個百分點。東風集團、長安汽車廣汽集團的2025年銷量目標分別為300萬輛、300萬輛和230萬輛。

在許海東看來,《通知》對2025年國內車市的拉動作用將是決定性的。崔東樹表示,補貼政策的延續一方面持續擴大燃油乘用車的報廢更新規模,對於進一步支持老舊車輛的報廢更新有着直接意義;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報廢更新補貼延續了去年的補貼標準,有利於更新政策的穩定。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預測,現存符合報廢更新政策補貼申領條件的國三及以下乘用車大致有1200萬輛。今年放寬範圍后,新增符合條件的國四乘用車超過1000萬輛,新能源乘用車也增加100萬輛左右。整體來看,2025年享受報廢更新補貼的乘用車超過500萬輛,享受置換更新補貼的乘用車超過1000萬輛。

許海東預測,2025年中國汽車總銷量將達3290萬輛,同比增長4.7%。其中,乘用車市場預計銷量2890萬輛,同比增長4.9%。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王琳琳 張冰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劉軍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