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主動不及被動」!基金經理正面迴應:不再以行業大偏離求超額收益

2025-01-23 07:26

「主動管理基金大幅跑輸基準,落后於ETF,這對公募主動管理形式提出挑戰。」在1月21日發佈的基金2024年四季度報告中,基金經理坦誠表露心聲。

從券商中國記者觀察來看,這是自2024年三季度被動指數基金超過主動權益類基金后,基金經理首次對「主動不及被動」情況做出正面迴應。從焦巍、李曉星、周克平等多位知名基金經理四季報情況來看,他們普遍在四季度大幅加倉,有的股票倉位大幅提升逾10%,但業績不及基準情況普遍存在。

他們在反思中坦言,2024年的損失部分來自於主動行業選擇偏離后,又被打回原形的交易損失。他們表示,「未來不再以以往的對某一行業的大幅偏離重配來尋求超額(收益)」。但他們也説到,長期來看市場仍是個股的稱重器而非投票機。選股人的職業仍將長期存在,絕對收益策略,可能成為主動管理人相對於ETF的優勢之一。

管理組合偏防禦,「924」后明顯落后

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銀華基金焦巍的公募管理規模約為155億元,和三季度末的規模基本持平,其中銀華富裕主題混合A份額規模就超過了110億元。2024年四季度,該基金A份額淨值下跌1.14%,不及-0.88%的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包括四季度在內,A份額過去六個月、過去一年的淨值增長率分別為-1.06%、10.34%,同期的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分別為12.05%和13.80%。

針對此,焦巍在四季報里表示,以2024年9月24日為節點A股開啟了急促反彈,但由於他管理的組合偏防禦,「924」之前表現較抗跌,之后的急漲中則明顯落后。包括自身在內,焦巍看到2024年三季度以后主動管理基金出現了大幅跑輸基準,落后於ETF的現象,這對公募主動管理形式提出了挑戰。他表示,行業和個股的漲跌,更多取決於其在指數的權重和被主動管理產品偏離配置的程度,2024年的損失部分,來自於這種主動行業選擇偏離后又被打回原形的交易損失。

截至四季度末,銀華富裕主題混合的股票倉位93.78%,較三季度末的83.02%大幅提升逾10個百分點,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中國移動招商銀行工商銀行美的集團中國海油福耀玻璃中國銀行宇通客車中國太保海爾智家。其中,宇通客車海爾智家為四季度新進重倉股,調出了交通銀行格力電器

銀華基金旗下另一名基金經理李曉星,同樣是四季度進行了大幅調倉。以銀華心佳兩年持有期混合為例,四季度末該基金股票倉位依然延續90%以上,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寧德時代雲鋁股份中國宏橋北方華創華潤電力五糧液立訊精密洛陽鉬業中國海洋石油三峽能源。其中,有7只重倉股為四季度新進重倉股,分別為雲鋁股份華潤電力五糧液立訊精密三峽能源洛陽鉬業中國海洋石油

李曉星在四季報中表示,去年四季度加大了組合中消費股的配置比例,適當減持了一些估值過高和漲幅較大的科技股,其中互聯網、新消費和擁有紅利屬性的消費股是增持重點。業績方面,去年四季度銀華心佳兩年持有期混合淨值下跌3.09%,跑輸-1.05%的業績基準收益率,過去六個月和過去一年收益率分別為11.20%和-1.52%,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分別為12.32%和15.08%。

調倉后業績仍不及基準的情況不少見

實際上,主動管理基金不及基準的情況在去年四季度並不少見。除上述兩位基金經理外,還有華夏基金周克平、屠環宇等人。

截至四季度末,周克平管理的華夏創新未來混合基金(LOF)的規模為21.87億元。去年四季度,該基金淨值下跌7.14%,較-0.68%的基準收益率落后6.46個百分點。過去六個月和過去一年,該基金淨值增長率分別為10.13%和-16.89%,基準收益率分別為12.57%和12.76%,過去三年淨值增長率和基準增長率分別為-54.99%和-11.60%。

四季度,該基金股票倉位接近80%,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寧德時代立訊精密金蝶國際華友鈷業比亞迪丘鈦科技圖南股份固生堂三諾生物菲利華。和三季度相比,比亞迪丘鈦科技圖南股份菲利華為四季度新進重倉股。新泉股份澳華內鏡科鋭國際等個股調出了前十大重倉股。

針對上述業績表現,兩位基金經理並沒有在四季報做出分析,四季報僅有寥寥數語:9月底隨着政治局會議召開,中國宏觀政策轉向明確,市場開始反彈,11月隨着特朗普當選,市場出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開始逐步下跌。報告期內,該基金降低了一定的倉位,繼續持有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消費電子、生物醫藥、雲計算、國防軍工的長期具備成長性的公司。

此外,廣發基金劉格菘管理的廣發小盤成長混合,A份額去年四季度下跌3.34%,業績比較基準微漲3.50%。過去六個月上漲15.18%,業績比較基準上漲20.29%。截至四季度末,廣發小盤成長混合的股票倉位為94.19%,股票持倉規模約55.13億元,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賽力斯聖邦股份德業股份億緯鋰能(維權)晶澳科技錦浪科技福萊特華秦科技振華科技江淮汽車晶澳科技江淮汽車為四季度新進重倉股。

絕對收益策略或是主動管理相對優勢

實際上,早在2024年三季報發佈時,部分主動管理基金不達預期情況已被市場關注到。隨着2024年四季報的披露,這一情況從三季度延續到四季度,持續引發業內關注。在上述涉及的四季報,相關基金經理實際上已對這一情況做出深入反思和新年展望。

針對四季度主動權益基金業績不及ETF現狀,焦巍給出兩方面分析:一是對此要持續性予以尊重,回到重視基準的道路上來,不再以以往的對某一行業的大幅偏離重配來尋求超額(收益)。二是從長期來看,市場仍然是個股的稱重器而非投票機。只要標的能夠提供長期回報,或者即使是指數的權重標的但無法長期提供正回報,市場最后還是給予了正確定價。

基於此,焦巍認為,選股人的職業仍將長期存在,基金管理人將在尊重基準行業和能力圈範圍的雙重限定下,尋找個股的阿爾法收益。拉長來看,絕對收益策略可能,成為主動管理人相對於ETF的優勢之一。

2025年展望方面,李曉星認為,2025年市場關注的重點是綜合考慮內生動能、外部衝擊和政策應對,名義增長能否回升。在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的效用下,好的因素會逐漸積累,經濟回升預期會逐步抬升,權益市場或將迎來更多的資金青睞。連續四年表現欠佳的消費股有望獲得超額收益,過去三年跑輸市場的質量因子有望在未來帶來超額。

劉格菘表示,隨着總量政策和行業供需規範性政策逐步落地,接下來有望看到行業進一步向好。隨着更多的經濟促進政策有望繼續推出,對政策的力度、中國優勢企業的成長韌性均有信心。

劉格菘特別提及,在經濟結構轉型過程中,科技製造等成長行業有望涌現出一批擁有卓越研發能力、顯著產品力優勢的中國公司,有理由相信他們將在中國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充分受益,茁壯成長,不遠的將來中國具備全球比較優勢的製造業終會擺脫重重困境,重新開啟新的周期。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