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太倉:臨空「振翅」 低空「騰飛」

2025-01-23 04:53

1月22日,太倉港飛行營地建設啟動。同時,長三角的天空中又多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太倉港—浦東雙向低空載客航線試飛成功。這不僅是太倉低空經濟發展在應用場景上實現了實質性新突破,更標誌着太倉搶抓「低空經濟」新賽道開啟新篇章。

上午9時52分,一架深藍色的飛機從上海浦東星野飛行基地起飛,10時17分抵達,縮短行程1個多小時。這意味着太倉與上海浦東之間將新添一種高效、便捷的交通方式。

「飛行很快,也很平穩。」太倉港—浦東航線試飛首批體驗者,上海新空直升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洋分享他的乘坐感受,「直升機是垂直起降,一騰空,城市就會像微縮景觀一樣展開。上海的高樓大廈、太倉江南魚米之鄉的美景,就在腳下!」

低空載客運輸「飛」入尋常百姓家。據瞭解,待正式起降建成后,太倉港—浦東雙向低空載客航線將常態化運營,單程票價在1000元左右,隨着客座率上升,未來價格將更加親民。服務內容包括從太倉港區至上海浦東機場直升機的單程聯運服務,以及增加落地后機場內「一對一」專人全流程服務等。

作為低空經濟產業鏈的關鍵部分,當天,太倉港飛行營地建設正式啟動。該飛行營地選址位於鄭和公園內北側地塊,總規劃面積約282畝,將開展航空器產品驗證、生產測試、交付試飛、醫療救護、搶險救災、物流運輸、航空研學等業務,建成后將為長三角地區再新增一處低空經濟產業服務型起降點。

低空經濟是新質生產力的代表,更是產業風口。近年來,太倉依託高端裝備製造、先進材料兩個千億級產業基礎和「兩校多院」科研力量,充分發揮對德合作和臨江沿滬區位優勢,積極探索「航空+低空」雙輪驅動、「產業+創新」雙向融合發展模式,率先構築低空經濟綜合生態,「做航空到太倉」的產業名片持續擦亮。

太倉低空經濟扶搖而上,可以説是先天資質較優、起步較早。作為蘇州唯一佈局發展航空航天產業創新集羣的地區,早在2022年7月,太倉就出台了《太倉市航空航天產業創新集羣2025行動計劃》,明確將低空經濟主體——通用航空產業作為重點發展領域。

搶抓低空機遇先建先試,去年1月,太倉率先出台了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及專項政策。不久后的4月18日,太倉民用無人機試飛運行基地獲得華東民航局授牌,成為蘇州首家、省內第二家民用無人機試飛運行基地。該基地空域面積50平方公里、真高600米,內設垂直起降區、起降跑道,已形成智能互聯低空數字化服務體系,可滿足多機型無人機試飛、訓練、培訓和演示需求。截至目前,太倉已開通低空物流航線2條、醫共體航線8條。今年,太倉還將打造全省第一家600米真高空域的低空智聯網檢測中心。

作為太倉市低空飛行企業的代表,星際智航(太倉)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聚焦油電混動多旋翼無人機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落户太倉高新區的3年時間內,公司完成了無人機載重從50公斤到200公斤的「進階」,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星際智航生產的無人機,藉助導航系統,具有自主飛行、自主降落、自動避障等功能,並且藉助高性能航空發動機更好提升無人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解決了傳統無人機荷載小、航時短的痛點。

隨着市場需求的增長,應用場景的擴產,星際智航2024年新開發了4款產品。在訂單接連交付的同時,新研發的電動多旋翼無人機也在金倉湖試飛基地升空測試。

目前,太倉已集聚雲聖智能無人機、點石航空、南華機電、奧科賽通航飛機等低空經濟產業鏈上下游企業108家,去年累計簽約低空項目77個、簽約總額達188億元。同時,太倉還拓展了雲聖智能無人機巡檢系統、天之翼航標燈更換、朋岳生物醫療專送、格勒普應急消防低空巡查等低空應用場景15項,推動低空經濟起勢成勢。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太倉將與雲聖智能合作建設「低空慧眼」無人機助力城市治理民生實事項目;依託健雄學院、華夏雲翼建設低空實訓基地,探索構建多機型的低空培訓體系。

當天的太倉港飛行營地建設啟動儀式現場,太倉奧科賽航空有限公司M2型輕型運動飛機生產許可證進行揭牌,首架風翎水陸兩棲輕型運動飛機進行交付。在奧科賽航空的創始人毛一青看來,企業發展離不開太倉這塊創新創業的熱土,「太倉優良的營商環境和政府的專業服務吸引了我們,特別是太倉對企業的支持讓我深有感觸。企業遇到發展問題,有專員對接。」

正如企業的感受,太倉低空經濟快速發展的背后,是優秀的營商環境作為。太倉致力打造「5E·太舒心」服務品牌,成立了企業服務中心、航空航天人才服務中心,為產業高層次人才提供一站式、專業化服務,設立了總規模近300億元的54只股權投資基金,為產業發展提供充足的金融活水,提供了1萬套拎包入住式人才公寓,打造「人到太倉就有房」品牌,創業者可以在太倉干得順心、過得舒心、留得開心。

與此同時,太倉堅持創新導向,依託西工大「三航」領域技術優勢,發揮西工大太倉長三角研究院、西工大三航科創中心等「兩校多院眾平臺」科研實力,正全力打造長三角低空創新成果轉化基地。西北工業大學太倉長三角研究院獲評蘇州低空經濟創新示範機構;堅持平臺賦能,太倉航空產業園、太倉港低空經濟產業園、智匯谷·科創園等一批高品質產業載體已建成投運。

如今,一張上游低空製造、原材料加工製造,中游低空飛行、實踐應用,再到下游低空保障、綜合服務的低空經濟產業鏈圖譜已在太倉徐徐展開。龍美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