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大眾為何深度綁定「特斯拉殺手」?

2025-01-22 09:23

轉自:中國經濟網

大眾將與「特斯拉殺手」Rivian深度綁定。

據外媒報道,日前,大眾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Oliver Blume對德國《明鏡周刊》表示,該公司正在考慮如何加深與美國電動汽車製造商Rivian的合作關係。「例如,我們正在考慮共享模塊和捆綁採購量。」

大眾汽車集團已表示,將加大對Rivian的投資力度,新增16%的投資至58億美元,以啟動雙方計劃中的合資企業,共同開發電動汽車架構和軟件。Rivian首席執行官RJ Scaringe表示,這將為Rivian提供財務保障。

雙方的合作始於2024年6月,大眾汽車宣佈向Rivian 投資50億美元。同時,兩家企業還將成立合資公司,由雙方「平等控制和擁有」,提供軟件和電動汽車架構。

2024年11月,大眾汽車對擬與Rivian共同開發電池驅動汽車的投資計劃追加投資8億美元。大眾和Rivian為其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合資企業任命了領導人,並展示了一款電動汽車原型車及表明承諾。

兩家公司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Rivian和大眾集團的合資公司將由Rivian首席軟件官本賽德(Wassym Bensaid)和大眾首席技術官赫爾賓(Carsten Helbing)共同領導。兩位聯合CEO將領導一個由兩家公司約1000名工程師組成的專門小組。

急於在智能化、電動化方面補課的大眾,聯手急需資金支持的Rivian,堪稱一場雙贏的合作。

大眾要補課

牽手Rivian,大眾顯然是想在智能化、電動化方面補課。

互聯網分析師丁道師告訴蓋世汽車,大眾這艘「船」太大了,大船要掉頭難度很大。目前看來,整個大眾汽車集團在電動化、智能化方面相比新勢力還有不足。

在丁道師看來,其實過去十幾年里,大眾早就認識到智能化、電動化是未來的趨勢,開始通過對外輸出資本、技術、或者成立合資公司等多種形式,來探索未來之路。

此前,大眾不斷通過輸出資本、技術的形式與小鵬合作。

2023年12月,大眾中國入股小鵬汽車,持有小鵬汽車約4.99%股本的大眾中國,成為小鵬汽車第三大股東。

2024年2月,小鵬汽車與大眾宣佈,將聯合開發兩款面向國內中型車市場的智能網聯車型,預計2026年上市,首款產品為SUV車型。

2024年4月,小鵬汽車宣佈與大眾汽車集團將基於小鵬汽車最新一代電子電氣架構,聯合開發並將其集成到大眾CMP平臺上。雙方聯合開發的電子電氣架構預計將從2026年起應用在國內生產的大眾電動車型上。

與小鵬合作,推出搭載聯合開發的電子電氣架構車型,對於大眾的電動化轉型具有較大推動作用。

而小鵬則通過技術輸出獲得了顯著收益。財報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小鵬汽車服務及其他收入為10億元,較2023年同期的5.2億元上升93.1%,環比上漲22.1%。

作為電動化的重要一環,「軟件病」也一直困擾着大眾。

2023年6月,大眾汽車集團CEO奧博穆公開表示,奧迪品牌目前落后於競爭對手,尤其是在電動汽車方面,而落后的最主要原因是軟件問題。

因此,從2022年開始,大眾用成立合資公司的形式補齊軟件方面的短板。

2022年10月,大眾汽車集團旗下軟件科技公司CARIAD宣佈將與地平線成立合資企業並控股。大眾汽車集團計劃為本次合作投資約24億歐元,該交易預計在2023年上半年完成。2024年4月,中科創達宣佈將與CARIAD在中國建立一家合資公司,該合資公司將首先滿足大眾汽車集團和CARIAD在中國的產品研發需求。

2024年2月,CARIAD中國宣佈,韓三楚將接任常青負責CARIAD中國的管理工作。韓三楚曾就職於長安汽車並擔任首席軟件架構師等職務,負責「軟件定義汽車」平臺的全面開發,在汽車軟件和「軟件定義汽車(SDV)」開發領域擁有豐富經驗。

Rivian能得到什麼

對於Rivian來説,與大眾深度綁定首先可以緩解資金壓力。

財報顯示,2024年上半年,Rivian淨虧損為29億美元,上年同期的淨虧損為25.44億美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Rivian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總額和短期投資為78.67億美元,上年同期為93.68億美元。

「幾十億美元的資金對於Rivian這樣一家新企業來説非常重要,能夠花錢買時間,向前邁進一大步。」丁道師表示。

丁道師認為,大眾還能為Rivian提供背書的作用。能夠得到大眾的重倉,其他投資人以及后續的融資環境對Rivian來説非常有利。

另外,大眾畢竟曾經是全球第一大汽車企業,其影響力、渠道都還在,Rivian可以大眾他協調起來,更好地把新能源汽車落地到更多國家和地區。

目前,與特斯拉競爭多年的Rivian,產銷量已趨於穩定。

2024年全年,Rivian共生產49476輛汽車,同比下滑13%,交付51579輛,同比下跌13.6%,符合管理層制定的全年目標,即生產47000至49000輛汽車,交付50500至52000輛汽車。

未來,Rivian還將更好地扮演「特斯拉殺手」的角色。

2024年3月,Rivian正式發佈新的中型車平臺,並計劃打造R2與R3兩款新車,新車不僅將搭載特斯拉始終難以突破良品率瓶頸的4680大圓柱電池,在定價上也直指特斯拉Model Y。尺寸更小的R3或將狙擊特斯拉廉價小型車。

爲了節省開支,保護了現金流,Rivian將R2在現有的Normal工廠進行生產。

丁道師指出,大眾與Rivian的合作就像之前百度與吉利合作一樣,造車企業提供主機廠的製造能力,互聯網企業提供新的智駕能力,雙方結合能夠造出好的產品,因為組織管理財務上出了問題纔出現崩潰,但這種合作模式本身是可行的。大眾也可以採用上述模式,大眾與小鵬的合作也正在進行,未來與Rivian的合作也值得一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